净界法师讲经_教观纲宗讲记(13)

2025-05-18

(一)如是相:首先,我们跟这一念心一接触,我们可以观察到我们这一念明了的心它有「相状」——表现于外谓之「相」,就是我们这一念明了的心,它表现于外的,就叫「相」。例如:贪,染着为相状;瞋,憎恚为相状;善也有善的相状,总括来说,善念的相状,都是寂静的相状(随顺于涅盘的);恶念的相状都是扰动不安、不寂静的相状。故知观察我们这一念心,5 第一个是「如是相」,表现于外有各式各样的相状。

(二)如是性:「性」隐藏于内,不表现出来,它有一种习性,所谓「习久成性」也。经常会表现出来一种相状,这背后就是有一种习性在支持。它不表现出来,但是它有一种力量,这就是「性」。智者大师把我们一般的习性分成四种性:一、定恶聚。容易起恶念的人,而且恶念坚固(多数刚从10 三恶道出来)。「定」是表示很难改变。二、定善聚。很容易生起善念的人(多数从人天来)。三、出离心: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其自度不愿度人。习性是好乐出离、好乐寂静的人(多数是二乘种性)。四、菩提心:这种人随时随地想到「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悲智双运的思想(多数是多生行菩萨道之人)。

「习性」是习久成性,经常起的念头,起久了它就有势力,就变成是我们的「习性」。

「相」者,表现于外;「性」者,隐藏于内,合起来就是「体」。故知「体」就是性、相的合和。从「观心」的法门来说,「体」就是「现前一念心性」。不管表现在外的善念、恶念、寂静、扰动,或者内在的习性是什么情况,20 内外的合和,就是「现前一念心性」的「体」。我们的这一念心,就是有如是的相,如是的性,跟如是的体。主要的本质叫作「体」。(以上是这一念心一个「总相」的观察——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以下作「别相」的观察:

如是力与如是作:「力」就是一种功能,造种种善、恶、染、净等业的功能。25 「作」就是运作。「功能」是约潜伏的势力。而「作」是表现于身、口、意 15


净界法师讲经_教观纲宗讲记(1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24高考政治精刷单元测试卷(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