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讲经_教观纲宗讲记(11)

2025-05-18

2     p.1 候也会生起善念,精进用功,用功过后,善心也是了不可得。)从「这一念心」的变异、生灭,我们可以作出一个结论:「现前一念心性」没有真实性。 无不变性:就是「心」的无常变异。变异性可以从两方面来观察,粗分而言;败坏无常的变异(前一生是男人,有男人的思想、习气;下一生是女5 人,有女人的思想、习气,业力经过熏习,「这一念心」也是会有变异。)就细分而言;「这一念心」其实是剎那、剎那变化(前一念与后一念不会是一样的。)从这一念心的变异性,我们知道「现前一念心性」无不变性。 无独立性:我们这一念心不能离开所缘境,可以单独活动。(想恩人时这一念心是欢喜的,想冤家时这一念心是不欢喜的,没有对象时﹙所缘境﹚,「这10 一念心」自己生不出什么来。)所谓「心随境转」,我们这一念心没有办法独立活动。

「这一念心」不与诸法为伴侣——圣人的无分别智去见真如时的境界。 我们从我们这一念心的观察,它是生灭的,虚妄不真实的,它是无常变异的,它是必须假藉因缘才能够活动的,我们也可以知道「这一念心」当体15「即空」。

「空观」的主要目的,是为破除我们内心当中「我见」的颠倒。是转凡成圣的关键。「空观」照真谛,你是不是可以把你内心的真谛理显现出来,唯有将内心的真谛理显现出来,方能转凡成圣。三乘的圣人,祂这一念心都是安住在毕竟空的,这也是「根本智」。 20 智者大师将「空观」排第一,也正是说明断烦恼是最重要的,一切的烦恼,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而衍生出来的,当你去观察「我」不可得,内心马上就寂静下来了。

(二)假观——照俗谛

「空观」是大小乘共修的法门;「假观」是大乘不共于小乘之处。第二种智25 慧「假观」,菩萨必须修习「假观」来照察世俗谛。根据智者大师之解:


净界法师讲经_教观纲宗讲记(1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24高考政治精刷单元测试卷(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