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理具事造,二重三千。
智者大师根据《法华经》的思想,认为我们「这一念心」具足十法界,这当中有理具十法界跟事造十法界,「理具」是性德,「事造」是修德,「理具」意思是;不管造不造作,它理体上本来就具足这样的功能。「事造」是修的,要经过造作才能够表现的。(喻:黄金。黄金从「理具」上来说,它具足了5 作佛像的功能,也可以作成碗或杯子;但是你不作,黄金就是黄金。它是黄金,但它的本能上具足很多功能,这些功能没有表现出来。就「事造」这一方面来说,你有各式各样的工具、模具,就能把它创造成佛像、碗、杯子等,当它表现出佛像、碗、杯子时,这就是「事造」。虽是「事造」,但是黄金的理体上如果不具这样的功能,也是造不出来的。故知黄金本身10 也具足很多很多的德能——就「理具」(理体)上来说,假藉因缘把它塑造出来,这就是——「事造」。)
我们的「这一念心」亦复如是;有成佛的可能性,也有到地狱的可能性,它也有很多很多的可能性,至于它到底会变成怎么样,就看我们怎么去「事造」,亦即你怎么去造作它?!这就是「这一念心」理体上它具足十法界的15功能,但是从「事造」上,它也具足十法界的作用。
诸多古德都把「心」的作用讲到这样而已——「一念具足十法界」。但是智者大师根据《法华经》又把每一个法界开展出「十如是」。这是智者大师不共于他师之处,在「观心」这部分,他讲得特别微细。
「十如是」者,每一个法界又具足: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20 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有十种的「如是」。
智者大师于《法华玄义》广泛就着十法界,但是在《摩诃止观》只发明现前一念,亦即现前一念具足十如是。
我(净界法师)现在的讲法是根据《摩诃止观》,就是「观这一念心」,这25 一念心具足十法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