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
师:引起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和借口是什么呢?
生:回答略。
师:对了,是林则徐虎门销烟。
1、林则徐虎门销烟
师:林则徐为什么销烟?
学生可能回答为: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危害太大。
师: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生:纷纷回答略。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
英国在17世纪中期,实现了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60年代以开展了产业革命。19世纪初,英国的工业,首先是棉纺织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到19世纪中期,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业生产,生产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强大的工业生产能需要寻找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正是英国理想的侵略对象。起先,英国商人主要向中国输毛织品和印度棉花,而从中国输入茶、丝等物品。由于中国社会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加上政府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和防范的闭关锁国政策,英国商人未能在中国为自己的商品打开市场,因而出现贸易逆差。后来,英国商人发现鸦片可以获得比成本高得多的利润。由于 鸦片的激增,中英间的贸易逐渐发生了变化,英国由贸易逆差(即入超)变为顺差(出超)。
师:鸦片有什么特性?
生: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回答。(略)
师:阅读课本的大、小字部分有内容,进行分组讨论: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造成什么危害?
生:活动过程略。
师:展示现代影片《中华之剑》,鸦片输入后当时有关图片,进行总结:损害身心健康;吏治败坏,军队战斗力下降;白银大量外流,造成政府统治危机等。正是因为鸦片私严重威胁到清政府的统治,所以,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去广州查禁鸦片。
假如你是林则徐,想象一下你怎么禁烟最有效?
生:活动过程略。
师:禁海口,禁吸食的禁烟方法,都很难彻底禁绝鸦片泛滥。经过调查研究,林则徐决定从禁货源入手。禁货源就是要把英国鸦片贩子囤积在广东海面趸船上的鸦片查缴,以彻底禁绝鸦片,这一禁烟方法无疑是最有效的,但也是最需要勇气和决心的。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用自己的语言对课文内容进行重组。概述林则徐广州禁烟的史实。活动略。
师:在学生概述后,总结为:(1)决心坚定。(2)措施有力。查缴鸦片,严惩贩运,虎门销烟。
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大家的语言表达能力,请同学们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体会林则徐爱国主义精神。
学生:活动过程略。
师:虎门销烟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可是虎门销烟却成了英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
中英《南京条约》
生:在教师引导下自由讨论“鸦片战争的起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