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全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17)

2025-08-28

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运用列举、图示等方法,去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全过程;通过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等爱国将领的主要事迹及分析相关史实,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进而掌握如何透过事物的表面看其本质的基本方法;同时,通过分析、对比等方式来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要对外扩张而一手挑起来的;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瓜分狂潮使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和已有经验情况的分析:学生在学习“鸦片战争的烽烟”“劫难中的抗争”两课时,对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标志;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再次战败,再次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资本主义的侵略本性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初二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的分析:初二学生的感知、兴趣、道德情感等多为感性体验,并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大作用。因此,结合实际,利用电影、图片及教科书的内容和有关资料进行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在中国近代史中,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中国处于一次次被动挨打的局面,进而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课程资源的重组和教材的选择

对于甲午中日战争,学生不易理解掌握,所以在“黄海海战”一目的教学过程中,插入《甲午风云》中有关黄海海战的精彩场面,将反映当时情况的电影展示给学生,以增加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感性认识。

关于“瓜分中国的狂潮”一目(楷体字部分),因为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是百日维新的直接原因或历史背景,正是由于掀起这一狂潮,才有光绪的变法举动、义和团的壮举,也才上演八国联军的悲剧。所以,尽管这一目的知识只作为了解的内容,但它能让学生对此时的中国有更清楚的认识,更便于对以后知识的理解。 教学内容的构思

课前准备:从教科书、课外读物及有关影视作品(如《甲午风云》)中收集有关甲午中日战争的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难点 如何理解《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教学方法〗

鉴于对《标准》的理解,对教材、教学环境、学生等因素的分析,确定在本课中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启发、引导为主,图表法、多媒体课件演示为辅,引导学生的思维由集中到发散,由发散到集中,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学生的活动为分析讨论、撰写历史小论文等形式。 多媒体在本课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展示《甲午风云》中有关黄海海战的精彩场面、“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简表”“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简表”“邓世昌的生平简介”《时局图》等。


八年级历史上册 全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1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第2节算法的基本结构及设计第二课时变量与赋值-张晋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