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展示“鸦片战争英军入侵路线图”,教师据图讲述鸦片战争的经过。 (设计意图: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
中英《南京条约》
教师指导学生看书并归纳《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指导学生用关键词来记忆历史知识) 学生回答《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多媒体课件展示《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割地:香港岛
赔款:2100万元
五口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关税协定:丧失主权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影响。
学生回答:
领土完整和主权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通过《南京条约》的内容来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和迁移,学会论从史出,防止死记硬背) 学生回答的同时多媒体课件动态展示:
割地:香港岛――领土完整遭破坏
赔款:2100万元――财政负担增加
五口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
关税协定――主权丧失
思维拓展:
鸦片战争给中国近代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
学生合作探究并各抒己见:略。
教师引导、归纳:
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政治上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经济上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中国人民开始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因此,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教师设疑:
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学生回答略。
思维拓展:
请为中国开一剂药方。
(设计意图:创设历史情境,拓展思维,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授:
当时有一位开明的思想家叫魏源,就为中国开了一剂药方,写了一部书叫《海国图志》。他提出的救国之策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
“师夷长技以制夷”。
教师提问: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什么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