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1.本节课是在讲述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已经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再次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因此,本节课是上两节课内容的进一步深化,也为以后学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奠定基础,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中国人民一次次进行反侵略反封建的英勇斗争作了铺垫。在中国近代史上,资本主义国家共发动了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即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而本课的内容正是其中关键的一个环节。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课程标准〗
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民族危机加深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说出《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对民族危机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了解义和团反侵略斗争的史实,对比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认识中华民族危机及全面加深的重要原因,培养学生探究学习、交流合作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充分挖掘本地乡土历史资料,将“青岛的总督府、教堂”等资料引入课堂教学中,形象、生动、直观,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使学生感受到“历史就在我身边”。
通过由学生主讲、编“顺口溜”、表演“山东快书”、动手设计“历次侵华战争、签订的条约及影响”的知识结构图等形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体现了“活动、民主、自由”的新理念,使学生“乐学”“善学”“会学”“巧学”。
运用图表,比较历次侵华战争,得出中国正在遭到越来越多的国家侵略的史实。比较历次战争签订的条约内容,得出中国人民遭受的灾难越来越深重的史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八国联军的暴行给中国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向清政府进行的又一次穷凶极恶的敲诈勒索;处于弱势的中国人民是不畏强暴的,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应勿忘国耻,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难点 《辛丑条约》的影响;如何理解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任务,学生从教科书、互联网、课外读物、影视作品当中搜集有关义和团的资料;搜集有关青岛德占时期的资料。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及搜集的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