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业考试复习指导建议
初中数学的总复习工作一般是在4月中旬开始,分三个阶段进行,那么结合这三个阶段的特点,我提出如下建议,希望能对我们的教师的总复习工作有所帮助。
第一个阶段:以教材为依据,系统掌握基础知识
1、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3)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3)过基本技能关。使学生能够准确确定解题方法。
2、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训练专题化,专题规律化。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1)可将代数部分分为六个单元: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与概率等;(2)将几何部分分为六个单元: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 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圆等。
(3)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3、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业考试难度降低, 知识点也比较基础,可是失分的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基础不牢,概念不清。无论是容易题、中等题、还是较难题的解答都是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区别就在于直接应用或综合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准确和迅速。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对课本中的典型题必须甄选,并强化学生逐题过关。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关键的强化练习。(切记不加选择的把练习题抛给学生随意做,一定要在学生做之前教师先筛选,避免大量的重复,讲题要注意顺序,不要推着讲,缺少系统性。)
(4)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有利于大面积提高复习质量。(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从而造成课堂上教师的主观臆断,使复习效率降低。)
(5)从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即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 第二个阶段:系统整理,提高复习效率
1、假如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2、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可进行专题复习,如“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
“统计类的应用题”、“几何综合问题”,、“探索性应用题”、“开放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以便学生认识、适应这类题型。
3、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因而专题划分要合理
(2)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有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3)注重引导学生解题后的反思。(反思错误的原因,反思不同的解题方法从而强化学生的思维培养)
(4)以题代知识,由于第二轮复习的专题化,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会造成程度不同的知识遗忘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题代知识。
(5)专题复习的适当拔高。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但要兼顾各种因素把握一个度:有深度不偏离,有广度不超标。
(6)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不能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不能急于赶进度。
(7)加强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注重资源共享。
第三个阶段:综合训练,争取最佳效果
注意的问题:
1、提高解数学综合题的能力。为了能把学过的各种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融会贯 通,进而用于解决复杂的数学综合题,我们要在复习中有意识地注意加强“审题”、“分析”、“表述”、“检验”、“总结”这个“解题五步骤”的训练,从而达到解一题得到多种收获的目的,具备了把综合题拆成基本题;把复杂图形分解成基本图形的能力,解题的思路方法就得到了训练,解题能力就提高了。
2、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
3、立足一个“透”字。一个题一旦决定要讲,有四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做好,一是要讲透;二是要展开;三是要跟上足够量的跟踪练习题;四要以题代知识。切忌面面俱到式讲评。切忌蜻蜓点水式讲评,切忌就题论题式讲评。
总之:一个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论采用什么复习方法都要做到“五要五不要”:
一、要突出重点,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二、要串联有关知识,不要孤立地复习;
三、要相互比较,不要混淆概念;
四、要适当练习,不要搞“题海战术”;
五、要多角度思考,不要满足于“会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