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县高刘至机场公路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汇报
要及时拆除,避免影响河道行洪或造成新增水土流失危害。做好排水和沉沙等临时措施,并注意与现有公路排水措施的衔接;临时堆土应做好拦挡、排水等临时防护措施。
(三) 取(弃)土场区:加强取土场防护措施设计和组织管理;做好排水和剥离表土防护等临时措施,剥离表土要集中堆放,以作覆土之用;取土时应保持边坡稳定;排渣结束后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及当地发展方向及时进行迹地整理,恢复土地利用。
(四) 施工营地区:加强施工场地的临时防护措施,做好临时堆土区的临时拦挡、遮盖、排水等防护措施,缩短裸露地表的搁臵时间,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迹地清理平整,恢复耕地。
(五) 施工道路区:施工道路应尽可能利用原有道路,对于新建道路坚持“先拦后填、先挡后挖”原则,做好排水系统的设臵工作;施工结束后,应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及时进行土地清理整治,恢复植被及耕地。
各类施工活动要严格用地范围内,严禁随意占压、扰动和破坏地表植被;做好表土的剥离、集中堆放、拦挡、排水、苫盖及回覆等措施;施工结束后要对施工迹地进行清理平整、复耕或恢复植被,废弃土方禁止随意倾倒。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和临时防护,严格控制施工期间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 六、同意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进度安排。下一步应将水土保持方案融入主体工程初步设计,并严格按照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所确定的进度组织实施水土保持工程。
七、基本同意水土保持监测时段、内容和方法。下阶段要做好监测设计,突出监测重点,细化监测内容。 八、基本同意水土保持投资估算编制的原则、依据和方法。本工程水土保持估算总投资为5879.53万元(其中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68.5万元、监测费46.11万元、监理费7.53万元)。
九、建设单位按照批复的方案落实资金、管理等保证措施,做好本方案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工作。
十、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 按照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做好水土保持工程后续设计和施工组织工作,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与管理,切实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并接受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二) 本项目的规模、地点等发生重大变动时,建设单位应及时修改水土保持方案,并报我厅审批。
十一、编制单位应按规定将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分送项目所在的地市、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并与30日内将送达回执报我厅水土保持处。
坡进行防护。施工中,对损坏的堤防和河道岸坡及时修复,并采取护坡和护岸等措施防护。桥梁下部结构避开汛期施工,工后及时拆除施工围堰。
㈢ 取(弃)土场区:弃土场选择在地势相对开阔平缓,且远离项目沿线河流和崩塌体等不良地质段,从而保证堆渣不受洪水冲刷和不良地质灾害的影响,并做好拦渣墙设计。工后根据当地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做好复垦工作。
㈣施工营地区:合理布设做施工营地,做好施工场地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工程结束后及时恢复原有功能。
㈤ 施工道路区:施工道路尽量利用原有道路进行,对整修和新建道路加强生态和工程防护措施。对不能结合当地交通利用的施工道路,恢复原有土地功能。
施工过程中加强组织管理,避免在用地范围外作业;结合施工道路、地方路网建设等合理消化弃渣。工后,进行迹地恢复。
六、按批复意见执行。按照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组织落实水土保护工程。
七、按批复意见执行。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八、按批复意见执行。在本项目概算中列计相关费用。
九、按批复意见执行。下一步深化、细化资金、管理等保证措施,做好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工作。
十、按批复意见执行:配合建设单位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十一、按批复意见执行:配合编制单位做好报批工作。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 16 ?
肥西县高刘至机场公路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汇报
十二、建设单位要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6号)的规定,在工程投入运行之前及时向我厅申请水土保持设施验收。
十二、按批复意见执行:协助建设单位做好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
4.3压覆矿产资源储量评估结论
根据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皖国土资函[2012]155号文《关于印发<肥西县小庙至高刘公路改建工程压覆矿产资源调查评估报告>评审意见书》的函:本项目未压覆探矿权、采矿权及矿产资源。
4.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论
2011年9月,安徽省地勘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出具了《肥西县小庙至高刘公路改建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根据评估结论,项目区域内现有地质灾害主要为膨胀土灾害,其危险性为小级,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为崩塌灾害;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主要为膨胀土变形和崩塌灾害。本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坚持地质选线的原则,加强地质调查和勘察工作,查明沿线崩塌、膨胀土等不良地质的分布、规模及工程地质性质,仔细研究路线走廊内的地质条件,坚持地质条件决定路线走向,减少水土流失,杜绝造成新的地质灾害。路线方案进行了多处优化,有效的避让了崩塌等地质灾害,同时加强边坡防护措施并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避免产生新的地质灾害。
四、总体设计
4.1项目特点
(1) 地形、地质条件相对简单
路线区域处在合肥断陷盆地西缘,路线所跨越断层形成时间较早,且第四纪以来一直稳定,没有活动迹象。项目区第四系粉质粘土、粘土工程地质性质较好,承载力较高。
(2) 项目区域内土地资源珍贵
项目所在地大都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因此应重点把握占地指标的控制,设计中尽量少占农作物用地,综合考虑占地、拆迁与路线绕避及增加构造物等比选方案,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要求。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 17 ?
肥西县高刘至机场公路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汇报
(3) 沿线路网发达,兼顾公路建设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农业生产。
勘察设计过程中着重调查路网的功能及规模,合理设臵桥涵结构物,满足沿线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力求公路建设对沿线农业生产的影响降到最小。 4.2设计原则
根据本项目所处的区域工程特点,总体方案设计全面考虑地形、地质条件和工程建设环境,贯彻“技术成熟、实施便利、经济合理”的基本原则,充分吸收国内外及项目区域内的其它公路工程的先进技术及成功经验,做好精细化设计,为本项目建设成投资省、质量优、效益好的优质工程打下基础。在设计中突出以下总体设计原则和设计目标。 4.2.1体现交通安全原则
在项目勘察设计中充分考虑道路工程结构物的安全耐久和道路运营的安全问题。 路线设计注意不同设计单元之间连接路段技术指标的均衡与连续,做到高低指标的合理过渡,通过改善相邻路段的指标组合,降低速度差,从而消除安全隐患。
采用数字仿真模拟行车对全线技术指标进行检验。全线运行车速较为连续均衡,线形自然流畅,无扭曲或去向不明现象,线形设计在视觉上能自然诱导驾驶员视线。
桥涵设计,选择一些施工工艺较为成熟、标准化、易于操作的结构形式,尽量降低施工难度,保证施工安全性。 4.2.2集约节约利用资源
公路建设要处理好节约资源和公路发展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创造良好的道路运营条件,减少能耗。
(1)加大节地措施,节约耕地、减少拆迁
按照交通部《关于在公路建设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若干意见》的精神,结合用地情况和占用农田情况进行路线调整。路线尽量避开村镇和环境敏感建筑物,避免由于公路阻隔影响居民来往、农耕和水资源利用,避免大规模的拆迁安臵,少占农田。
在满足行车安全和舒适的条件下,纵面设计在构造物较多的路段,适当加大坡度、减短坡长、减小竖曲线半径,尽量控制填土高度和占地面积最大限度节约土地资源。
对于填方较高路基,尽量降低纵坡,减少路基占地。
加强对取土场的调查,加强地下水位监测,通过逐坑多点取样试验,准确判断取土场的土源的可利用性,做到取土场位臵可靠、深度有效,提高取土场占地的利用率。
(2)加强原有植被的保护。
在设计中要求明确征地线和清表线,保留征地线和清表线之间的植被,对公路清表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 18 ?
肥西县高刘至机场公路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汇报
线以内的可移植植物实施人工移植作业。该措施既保护了路域生态环境,又可对排水沟遮蔽,减少视觉污染。
(3)加强对耕植土的利用。
重视对施工临时用地的恢复,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本次设计中对全线表土剥离后集中堆放,作为路基边坡、中央分隔带绿化的基材。 4.2.3保护环境,倡导绿色交通
加强建设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树立“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最小程度地破坏生态、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态,不破坏是最好的保护”等理念。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持措施,减少取土场、施工营地、施工便道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大力推进项目建设的生态恢复,实现工程防护、景观塑造和环境保护的统一。 (1)强化水土保持措施。
项目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贯穿于整个项目始末,包括主体工程中的路基路面排水、路基边坡工程防护、全线的绿化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在对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防护措施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工程建设的特点进行布臵的。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突出重点、注重效益”的原则,以防治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和恢复区域环境为目的,提出各工程单元新增的水土保持措施,使之形成一个以工程措施为先导、土地整治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这样既能有效的控制项目建设区内的水土流失,保护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又能保证公路工程的建设和运营安全。
(2)绿化景观、工程防护、生态恢复协同设计
绿化景观方案不追求人文化、园林化的人工造景,而尽量以简洁、自然的绿化形式达到融入公路沿线自然环境的景观效果,并在绿化物种的选择、边坡植被恢复方案上尽量采用工程造价最省、后期养护最少的优化组合方案。
五、路线设计
平面技术指标采用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地形类别、设计行车速度在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要求的前提下,在地形条件较好、工程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较高平面技术指标,以缩短里程,节约营运成本;高指标与低指标过渡要平顺自然,不忽高忽低。具体指标采用情况见平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 19 ?
肥西县高刘至机场公路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汇报
面技术指标表。
路线平面线形术指标 项 目 路线长度(公里) 路线增长系数 每公里交点个数 平曲线最小半径最大平曲线转角 最小平曲线转角 直 线 长 度(m) 平曲线占路线总长 技 术 指 标 第一标段(主线) 第二标段(机场连接线) 5.305 3.595 102.352 100.9 0.754 0.834 3000 5000 46°01′04.5″﹙Z﹚ 29°05′37.3″﹙Z﹚ 17°19′42.3″﹙Z﹚ 29°05′37.3″﹙Z﹚ 2294.16 1337.72 56.75 57.32 纵面设计中,在满足各种构造物净空标准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控制填土高度和土方工程量,在远离村镇、道路等级较高的位臵合理设臵车行天桥,以达到增强景观、降低纵坡、节约造价的目的。
路线纵面主要技术指标
项 目 最 大 纵 坡(%) 最 小 纵 坡(%) 最 大 坡 长(m) 最 小 坡 长(m) 最大竖曲线半径 凸形竖曲线 最小竖曲线半径 最大竖曲线半径 凹形竖曲线 最小竖曲线半径 竖曲线占路线总长(%) 平均每公里纵坡变更次数(次) 5.1平面设计情况
本项目根据道路网规划,结合地形、地貌和工程特点、功能定位,设计中坚持路线平纵技术指标与地形条件相互协调的原则,做好路线方案的比选,在满足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前提下,尽量避免占用良田和拆迁房屋,不片面追求高指标,不搞不切实际的“大手笔”工程。充分考虑路线所经地区的城镇规划以及河流、路线交叉的位臵;合理选择桥梁、防护等工程措施,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合环境敏感点分析结果,按照美化路容、路貌的要求设臵环保绿化设施、隔音降噪设施。
技 术 指 标 第一标段(主线) 第二标段(机场连接线) 2.200 2.500 0.300 0.300 870 570 365 255 40000 20000 8000 8000 70000 10250 10000 7200 61.2 54.15 1.885 2.782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 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