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度假村 欢度春节 过度引用 暗度陈仓 渡过难关 。
32.迥然 热衷 林阴 树阴 更迭 迭次 舞弊 凋敝 摇曳 拽过来 屏障 屏除 笨拙 心劳日拙 心余力绌 恢弘 天网恢恢 嘻闹 嬉戏 嬉笑
33.劳碌 一骨碌 碌碌无为 肄业 放肆 桑梓 端倪 卫冕 暴戾 恬淡 整饰 整
饬 赘疣 效尤
34.糟蹋 下榻 坍塌 斑驳 斑马线 接洽 融洽 职分 恰如其分 份额 凑份子 歌喉
候车 渔船 鱼舱 璀璨 粲然一笑 淘汰 乐淘淘 范畴 筹划
35.恻隐 侧目 沉沦 沦落 嫦娥 可以横绝峨眉巅 峨冠博带 鹅黄 紫藤 藤蔓wàn 36 鞭笞 苔藓 骀荡 怡人 彗星 拾人牙慧 别具慧眼 秀外慧中 脉搏 博取 博弈 37做主 作客他乡 到你家做客 熨帖 发帖 竞相 竞逐 万类霜天竞自由 竟至 有志者事竟成 葱茏 笼络 合拢 拢共 合龙 拍板 黑板 阪上走丸 版画 37 顷 倾——顷刻之间 万顷碧波 倾巢而出 倾盆大雨 38.青 清——面容清秀 山清水秀 青山绿水 39.雀 鹊——鸦雀无声 欢欣雀跃 声誉鹊起 鸠占鹊巢
40.骚 瘙 搔——骚扰百姓 浑身瘙(sào)痒 搔sāo痒(动词) 各领风骚数百年 隔靴
搔痒 搔首弄姿
每日积累3——《诗经》名句背诵
一.读读名句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 国风 秦风》 译文:芦苇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译文: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本句乃情景交融名句,借雪景烘托人物沉重郁郁心情。
3、死生契(qì)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邶风·击鼓》
译文:无论聚散与死活,我曾发誓对你说。拉着你手紧紧握,白头到老与你过。契阔有辛苦、久别、结交之意。
4、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译文:其他山上的石块,可以用来磨玉石。
5、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译文:要像对待骨、角一样,先开光,再磨制;像对待玉石一样,先雕刻,后细磨。 6、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诗经.小雅.伐木>>
解释:鸟儿在嘤嘤地鸣叫,寻求同伴的应声。比喻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大雅·抑》 译文: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
后来演化为成语“投(送给)桃报(回赠)李”,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友谊深厚。礼尚往来一词与投桃报李意思相似。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qi?ng jū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文:你给我木瓜,我就给你美玉。琼有美玉、美好的、比喻似玉的雪等意,如琼瑶、玉液琼浆、琼楼玉宇、碎琼乱玉等词。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注意以上三个说法的呼应(桃——瑶瓜——琚 桃——李)。
8、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小雅·小旻旻(mín)》 译文:小心谨慎,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般,像走在薄冰上一样。
战战兢兢: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兢兢业业:形容做事谨慎、勤恳。兢兢:形容小心谨慎;业业:畏惧的样子。 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国风·周南·关雎》
译文:“关关”“关关”的雎鸠啊,双双鸣叫在水中的沙洲;美丽娴静的淑女啊,正是君子仰慕的佳偶!
10、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文: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后来有成语逃之夭夭,与本义相距甚远。
鉴赏:诗中所写的像小桃树一样的女子形象,具有美和善统一的特点,她像小桃树一样鲜艳美丽,充满了青春气息,又具有能持家的美德,反映了古人对于婚姻家庭的重视,他们将自然之美和伦理之美有机结合起来。
1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晶莹如水眼波妙。
12、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文:了解我的知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
13、青青子衿(j?n),悠悠我心。 《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解释: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短歌行》 曹操中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的诗句,现在的统一观点认为该处表达作者对贤才的渴望。 14、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诗经·国风·豳风·七月》
其大意是:每当农历七月黄昏,一颗名为“火”的星星出现在西边天空时,暑热开始消退,到九月天就冷了,要多穿衣裳了
15、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译文:一天风雨黑阴阴,为甚鸡儿叫不停。盼得亲人来到了,喜在眉头笑在心。
风雨如晦后来成为成语,指白天刮风下雨,天色暗得象黑夜一样,形容政治黑暗,社会不安。沧海横流(社会动荡)、疮痍满目(破坏严重,灾祸)的词义与之相似。
鉴赏:(1)、蕴涵性的顷刻,包前启后。在情境的选择上,诗篇不写未见之前绵绵无尽的相思之苦,也不写相见之后载笑载言的欢聚之乐,而是重章渲染“既见”之时的喜出望外之情。而这一顷刻,正是最富于蕴涵性的顷刻。读者透过这位女子难以形容的望外之喜,既能想见她在“既见”之前,白日的“愿言思伯,甘心首疾”、和夜间的“耿耿不寐,如有隐忧”之情;也能想见在“既见”之后,夫妇间的“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和“维士与女,伊其相谑”的融融之乐。以少许胜多许,以顷刻蕴过程,这是构思的巧妙。(2)、哀景写乐,倍增其情。每章首二句,都以风雨、鸡鸣起兴,这些兼有赋景意味的兴句,重笔描绘出一幅寒冷阴暗、鸡声四起的背景。当此之时,最易勾起离情别绪。赋景之句,也确成写情之语。风雨交加和夜不能寐之无聊;群鸡阵啼和怀人动荡之思;鸡守时而鸣与所期之人盼而不至,可谓契合无间,层层映衬。然而,正在这几乎绝望的凄风苦雨之时,怀人的女子竟意外地“既见”了久别的情郎;骤见之喜,欢欣之情,自可想见。而此时凄风苦雨中的群鸡乱鸣,也似成了煦风春雨时的群鸡欢唱了。这种情景反衬之法,恰如王夫之所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董斋诗话》)。这一手法,确实不唯见诸《小雅·采薇》,而是《诗经》中诗人的常用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