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必备资料和词语积累(3)

2025-04-29

《蒹葭》生动形象地写了深秋早晨河边晨露霜重、晨露渐融、晨露将干的图景,同时写了男主人公寻找伊人的艰难,水、芦苇、霜等意象营造出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表现了由于河水的阻隔思慕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凄凉伤感的感情,凄清的秋景和感伤的情绪融为一体,意境飘逸,神韵悠长,情景交融,构成了凄迷恍惚、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3.《诗经》主题之一:爱恨情仇(二三其德情味变 风花雪月已成空)

《氓》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弃妇诗、怨愤诗,是一个被遗弃被蹂躏的女子对男尊女卑制度的揭露和控诉,揭露了造成妇女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诗篇通过女主人公的自述,展示了她在爱情和婚姻方面的不幸遭遇,即她如何与“氓”恋爱、结婚终至被弃的全过程,反映了春秋时期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于弃妇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诗篇通过女主人公爱情、婚姻全过程的展示,塑造出女主人公和“氓”这两个美丑分明的人物形象。

女主人公具有美丽、真诚、温柔、忠贞、善良、勤劳、任劳任怨、坚毅的品格。她初恋时,“送子涉淇”,一会儿“泣涕涟涟”,一会儿又“载笑载言”,一方面显示出少女天真烂漫、纯真无邪的性格,一方面说明沉湎于热恋中的她感情是热烈的、深挚的,“氓”急于结婚,怪她“愆期”,她好言劝慰,性格是温柔的。但结婚以后,她就如同掉进了地狱。“氓”的家境贫因,她“三岁食贫”,对这她能忍受;长年累月、没日没夜地辛勤劳作,对这她也能够忍受。让她深受折磨的是:“言既遂矣,至于暴矣”,男子在达到占有她的目的后,态度就变得粗暴、蛮横起来;更严重的是“士贰其行”“二三其德”。女子心中充满了痛苦的冤屈,但却找不到倾诉之处,就连兄弟也不能理解她、同情她。在经历了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和绝望之后,女主人公最后不得不痛下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终结了这段不幸的婚姻。诗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展示了女主人公由幸福到痛

反面人物形象,是个卑劣无耻、凶狠虚伪、反复无常的人物,与女主人公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将赞美与同情倾注于女子,而对“氓”丑恶的灵魂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

。 1、《氓》情景默写答案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3.“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4.“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5.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6.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7.“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8.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9.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10.“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

11.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12.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13、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14.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每日积累2 黍离之悲—《黍离》《扬州慢》

一.背诵抒发黍离之悲的著名诗词:

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彼 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 。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扬州慢 南宋 姜夔

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 )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 )

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 )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 )惊。纵( )词工,青楼梦好,难( )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鉴赏:

1.《黍离》翻译:

那黍子长得一排排,那高梁生出苗儿来。离家远行难迈步,心中烦闷方寸乱。了解我的知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悠悠苍天啊,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

那黍子长得一排排,那高梁抽出穗儿来。离家远行难迈步,心中昏乱如醉酒。了解我的知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悠悠苍天啊,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

那黍子长得一排排,那高梁结出粒儿来。离家远行难迈步,心中郁闷如噎食。了解我的知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悠悠苍天啊,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赏读

诗经主题之一:黍离之悲(痛惜国家昔盛今衰 家国情怀生黍离之悲)

这首诗作于西周灭亡后。一位周朝士大夫路过旧都,见昔日宫殿夷为平地,种上庄稼,不胜感慨,写下了这篇哀婉悲伤的诗,表达了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这首诗在抒发对西周灭亡的沉痛时,首先出现的是生长茂盛的农作物,而庄稼生长的地方曾是宗周的宗庙公室。这种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自然使诗人陷人悲哀之中,行进的脚步变得迟缓。三章反复出现“行迈靡靡”的诗句,用脚步的迟缓写出心情的沉痛。

这首诗采用的是递进式的写景抒情笔法。出现的景物依次是“彼稷之苗”、“彼稷之穗”、“彼稷之实”,农作物的部位暗合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先有苗、再有穗、最后有了颗粒。作者抒发沉痛之情时,依次是“中心摇摇”、“中心如醉”、“中心如噎”,变得越来越强烈,也更加痛苦。 作者忧国忧民,伤时悯乱,最后向天发问:这种历史悲剧是谁造成的,由谁来承担西周灭亡的历史责任,诗的作者非常清楚。他不把问题的答案明确说出,而是采用质问的方式,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更加强烈,并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

2.《扬州慢》赏析

姜夔,号称白石居士,终生不仕,以游历终老。所以姜夔的词多是一种个人身世的感悟。而这首《扬州慢》则是词人一首难得的感怀家国、哀时伤乱的佳作。

一如常故,姜夔在这首词里也用了他常用的小序。小序的好处就在于交代写作的缘由和写作的背景。而这首小序则更明确地交代了这首词的写作时间、地点、原因、内容和主旨,让人更好地更深入地了解词人写作此词时的心理情怀。

全词分为上下两阙。但两阙的写作手法都是运用一种鲜明对比,用昔日扬州城的繁荣兴盛景象对比现时扬州城的凋残破败惨状,写出了战争带给了扬州城万劫不复的灾难。

高考语文必备资料和词语积累(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24年高考关于创新的作文素材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