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必备资料和词语积累(10)

2025-04-29

二、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7.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为政篇》) 【注释】诗三百:《诗经》共有305首诗歌,“诗三百”是举其整数代指《诗经》。蔽:概括。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没有邪恶的思想’。? 【评析】孔子时代,可供学生阅读的书还不很多,《诗经》经过孔子的整理加工以后,被用作教材。孔子对《诗经》有深入研究,所以他用“思无邪”来概括它。《论语》中解释《诗经》的话,都是按照“思无邪”这个原则而提出的。

8.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泰伯篇》) 【注释】兴:开始。

【译文】孔子说:“(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

【评析】本章里孔子提出了他从事教育的三方面内容:诗、礼、乐,而且指出了这三者的不同作用。它要求学生不仅要讲个人的修养,而且要有全面、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9.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八佾篇》)

【注释】《关睢(jū)》:这是《诗经》的第一篇。此篇写一君子“追求”淑女,思念时辗转反侧,寤寐思之的忧思,以及结婚时钟鼓乐之琴瑟友之的欢乐。

【译文】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哀愁而不悲伤。?

【评析】孔子对《关睢》一诗的这个评价,体现了他的“思无邪”的艺术观。《关睢》是写男女爱情、祝贺婚礼的诗,与“思无邪”本不相干,但孔子却从中认识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庸思想,认为无论哀与乐都不可过分,有其可贵的价值。

10.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子路篇》)

【注释】达:通达。这里是会运用的意思。专对:独立对答。

【译文】孔子说:“把《诗》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不能独立地办交涉;背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评析】诗,也是孔子教授学生的主要内容之一。他教学生诵诗,不单纯是为了诵诗,而为了把诗的思想运用到指导政治活动之中。儒家不主张死背硬记,当书呆子,而是要学以致用,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

11.子曰:?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篇》)

【注释】兴:激发感情的意思。观:观察了解天地万物与人间万象。群:合群。怨:讽谏上级,怨而不怒。迩(tr):近。

【译文】孔子说:?同学们怎么不学习《诗经》呢?《诗经》可以激发人的意志和情感,可以用它来观察社会,可以与人交往,可以抒发心中怨愤。近,可以从中学到侍奉父母的道理;远,可以学到侍奉君王的道理,还可以从中了解到许多鸟兽草木的名称。?

【评析】林觥顺先生读此心得是:孔子教人要读《诗经》,而且要熟读到融会贯通,写作文章才能下笔如有神。多识于鸟兽虫鱼草木之名者,是教读书学子多研究,了解每诗章所列鸟兽虫鱼草木的生态道理,才算是真正熟读《诗经》。

12.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

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学而篇》)

【注释】谄(chǎn):巴结,奉承。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此二句见《诗经·卫风·淇澳》。诸:同“之”。往:过去的事情。来:未来的事情。

【译文】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评析】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人,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子贡能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13.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季氏篇》)

【注释】陈亢(güng):即陈子禽。异闻:这里指不同于对其他学生所讲的内容。远(yuàn):不亲近,不偏爱。

【译文】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院里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评析】林觥顺先生读此心得为:证实君子无偏无颇,公正无私。

情景默写

1.孔子对《诗经》思想内容的整体评价是:“ ”

2.孔子对《关雎》“ , ” 的评价体现了他的中庸思想。 3.孔子认为读《诗经》的作用是:

“ , , ” , , , ”

近似字比较记忆

1.大声诵读 过目成诵 传诵(称说)一时 颂扬 歌功颂德 传颂事迹

高考语文必备资料和词语积累(1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24年高考关于创新的作文素材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