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孔子说:?没有人知道我啊!?子贡说:?怎么没有人知道您呢??孔子说:?我不怨天,也不责怪别人,下学人事而上达天命。知道我的,大概只有老天了吧!?
【评析】林觥顺先生读此心得是:孔子说谋事在己,成事在天,不可怨天尤人。
情境默写
1.孔子教人,不要怕没事做,只怕自己没有能力去完成的语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似字比较记忆
1. 城乡接合部 城乡结合 工农结合
2.俜 聘 骋——伶俜 聘请 驰骋
3.磐 馨 磬 罄 槃——磐石 馨香 钟磬 罄竹难书 涅槃
4.簿 薄——主簿 账簿 生死簿 练习簿 对簿公堂 日薄西山 薄情寡义
5.干 杆 秆 竿 杆——大树干 铜枝铁干 一杆秤 芦苇秆 鱼竿 立竿见影 二杆子 顺杆爬 铁杆
6.副 幅 幅 辐——副校长 名副其实 一副对联 一幅画 幅员广大 辐射 增幅 振幅 辐辏 蝙蝠
7.各 个——各别对待 性格各别 个别处理 个别指导 个个争先 各个单位
8.厉 励 利 砺——变本加厉 再接再厉 厉行节约 铺张扬厉 励精图治 身体力行 十分厉害(利害) 利害得失 砥砺意志 厉兵秣马
9. 以“区”为声旁的字——金瓯无缺 打架斗殴 讴歌祖国 呕心沥血 怄气 沤烂 10. 以“平”为声旁的字——平心而论 平添 凭吊 怦然心动 抨击 纹枰论道(纹枰是古代对围棋的别称,为名词,这里纹枰有下围棋的意思,做动词用。整个词的意思是通过下围棋来交流棋道,也可以是一种品德的比拼,说大了也可以是一种人生观或者世界观的交互。中央台此节目宣传语:黑白世界,纵横经纬) 砰地一声
11. 以“不”为声旁的字——一抔黄土 胚胎 坯胎 土坯 12 以“努”为声旁的字——一努嘴 呶呶不休 弓弩 强弩 驽马 13.抱负 报复 报仇 投桃报李 以德报怨 有抱怨之意 合抱之木 14.订书机 钉扣子 订立 定力 15.赌博 博弈 博取 脉搏 赤膊上阵
16.国粹 精粹 荟萃 萃取 淬炼 鞠躬尽瘁 出类拔萃 17.范畴 筹码 一筹莫展 运筹帷幄
18.遮阴 绿阴 树阴 背阴 林阴道 绿茵场 荫庇 封妻荫子
19. 烦琐 繁文缛节 作秀 做饭 谛听 缔造 取缔 部署 按部就班 布置 坐落 坐吃山空
有外加的礼仪束缚,人人自耕自食的社会。这种社会当然不可能实现;陶渊明笔下的乡村,也有意忽略了生活艰难和残酷的一面。但作为诗的构造,却给人以美的安慰。——文学常常起着这样的作用。
这一段初读起来,只觉得自然平淡,其实构思安排,颇有精妙。?方(同?旁?)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但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前四句构成一个近景。但陶渊明要描写出和平安宁的意境,单这近景还不足显示。所以接着把笔移向远处的景象:?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暧暧,是模糊不清的样子,村落相隔很远,所以显得模糊,就像国画家画远景时,往往也是淡淡勾上几笔水墨一样。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这两句所描写的景致,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从四句近景转到两句远景,犹如电影镜头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画面是很淡很淡,味道却是很浓很浓,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读到这里,人们或许会觉得还缺少点什么。是的,这景象太过清静,似乎少一点生气。但诗人并没有忘记这一点,请听,?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下子,这幅美好的田园画就活起来了。这二句套用汉乐府《鸡鸣》?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而稍加变化。但诗人绝无用典炫博的意思,不过是信手拈来。他不写虫吟鸟唱,却写了极为平常的鸡鸣狗吠,因为这鸡犬之声相闻,才最富有农村环境的特征,和整个画面也最为和谐统一。隐隐之中,是否也渗透了《老子》所谓?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社会观念,那也难说。单从诗境本身来看,这二笔是不可缺少的。它恰当地表现出农村的生活气息,又丝毫不破坏那一片和平的意境,不会让你感到喧嚣和烦躁。以此比较王籍的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那种为人传诵的所谓?以动写静?的笔法,未免太强调、太吃力。
从写景转下来,是这样两句:?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尘杂是指尘俗杂事,虚室就是静室。既是做官,总不免有许多自己不愿干的蠢事,许多无聊应酬吧。如今可是全都摆脱了,在虚静的居所里生活得很悠闲。不过,最令人愉快的,倒不在这悠闲,而在于从此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全诗便以这样两句收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这两句再次同开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相呼应,同时又是点题之笔,揭示出《归园田居》的主旨。但这一呼应与点题,丝毫不觉勉强。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这样的结尾,既是用笔精细,又是顺理成章。
自来评陶诗者,多强调其自然简淡的风格,至有?陶渊明直是倾倒所有,借书于手,初不自知为语言文字?,?渊明所谓不烦绳削而自合?之类的说法。其实,诗总是诗,?自然?的艺术仍然是艺术,甚至是一种不易求得的艺术。真正随意倾吐、毫不修磨,也许称得上?自然?,但绝非?自然?的艺术。从这诗来看,在谋篇布局、逐层推进,乃至每个细节的刻画方面,都非草率从事,实是精心构思、斟字酌句、反覆锤炼的结晶。只是有一种真实的情感始终贯穿在诗歌中,并呈现为一个完整的意境,诗的语言完全为呈现这意境服务,不求表面的好看,于是诗便显得自然。
背诵经典《归去来兮辞》,再识田园情怀
要求:填写空缺字,注意加点字的含义和用法,特别注意加线句。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晋)
本文重点:足以、资、盈、术、靡、以、见于、役、稔、奚、之、谏、恨、僮、觞、引、审、涉、策、憩、矫、岫、游、世、棹、或、寓、曷、委、怀、植、耘、化、聊。归隐意识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