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诊疗、操作常规(12)

2025-09-16

属样反光,色素上皮萎缩。荧光造影:早期见黄斑区透见荧光,无渗漏,晚期可见有低荧光区。 3.湿性型:视力下降明显且急速,眼底见黄斑区玻璃膜疣常融合增大,出现浆液性或出血性盘状脱离,甚至大片视网膜下出血,晚期为疤痕组织代替,荧光造影:见视网膜下新生血管早期显荧光,并渗漏荧光,出血遮蔽荧光。

4.注意鉴别:脉络膜黑色素瘤,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

【 治 疗 】

1.药物支持治疗,维生素B类、肌苷等。

2.中药活血祛瘀治疗,如血栓通等。

3.激光光凝:对湿性型视网膜下有新生血管,且位于中心凹200μm以外者,可作氩激光光凝治疗。

4.手术治疗。

视网膜脱离

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由于玻璃体后脱离牵拉视网膜或视网膜萎缩(如格子状变性)或眼外伤,引致视网膜感觉层和色素上皮层的分离。

【 诊 断 】

1.有闪光感和飞蚊症前兆症状,进行性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病史。

2.玻璃体内有色素颗粒或玻璃体内出血。

3.视网膜呈青灰色或灰白色隆起,呈皱纹状,血管爬行于隆起的视网膜上,呈弯曲状,时隐时现,色调暗红。

4.视网膜有裂孔存在。

5.视网膜下液清亮而不能移动。

6.脱离的视网膜常有不规则的皱褶及玻璃体视网膜增殖性改变,称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简称PVR), 临床上根据其表现及严重程度,目前仍较常用分以下四级(国内上海赵东生三级分法也在应用):

(1) A级(轻度):玻璃体混浊,有色素颗粒,下方视网膜表面色素丛集。

(2) B级(中度):视网膜内表面有皱纹,裂孔后缘卷边或边缘不规则,血管变形。

(3) C级(重度):视网膜全厚层固定皱褶(呈星状),根据皱褶所在的象限又分为:C1达一个象限,C2达二个象限,C3达三个象限。

(4) D级(极重度):全视网膜固定皱褶,视网膜呈漏斗状脱离,按照漏斗口的宽窄又再分为:

1) 宽漏斗(>45度);

2) 窄漏半(<45度);

3) 关闭漏斗(视盘不可见)。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在视网膜赤道区前,称前部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是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重要原因。

【 检 查 】

1.一般检查包括:视力;眼压;眼前段检查。

2.散瞳检查:包括直接检眼镜、间接检眼镜、三面反射镜检查眼底。

3.对侧眼眼底散瞳检查。

4.屈光质不清时,B型超声波检查可辅助诊断。


眼科诊疗、操作常规(1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24高中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总结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