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路同行,静待花开
——高一地理组线上主题教研纪实
1.教研主题:线上教学阶段总结及后期教学规划
2.时间:2020年4月27日9:00开始
3.参加人员:2019级全体地理老师
4.教研方式:QQ腾讯会议
5.教研策划: xxx
预备近期组织一次线上集体教研。所有老师就下列议题逐项形成要点,议题有缺漏的可以补充,以自己名字命名文件发到本群,截止时间26日12点。
议题:
Xxx老师4.23在线课堂观摩(xxx);
前期线上教学总结(xxx);
后期线上教学安排及改进(xxx);
合格考应付策略(xxx);
线下开学教学衔接及教学安排(xxx);
期中、摸底考试命题,必修二教学研究(xxx)。
各项议题由附后的老师会前收集意见认真思考形成方案拿出文稿,在会议中发言研讨,会后发给xxx整理(会后一天),经修改审核后发到年级和工作室公众号。会议形式:腾讯会议。xxx、xx负责截屏留存资料。具体时间待定。
6.会议主持:xxx
2020年上学期,注定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学期。新冠疫情的突然来袭,导致
1
线下教学迟迟未能如愿,但线上的教与学并未延迟。在新冠疫情席卷波及下,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响应教育部新学期“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号召,全国上下所有教师积极参与,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学,让“停课不停学、不停教”落在实处。为进一步贯彻我校对“总结线上教学,衔接线下教学,积极备战合格考”的要求,在xxx等老师的带领下,2019级全体地理老师进行线上教研活动。全体地理教师认真对待,准备充分,群策群力,针对六大议题分别做了深入细致且全面的分析与总结,为今后的线上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确立了新的思路和具体做法,让全体地理教师接下来的线上教学有了底气和信心。
议题一《海洋权益与海洋战略》在线课堂观摩
xxx老师的这节课为4.3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符合课标要求,教学进程设计合理,教学内容丰富,课堂结构完整,教学节奏松弛有度,重难点突出,能够结合历史又能联系现实,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性,是一节成功的好课。(本节课课标要求为: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屿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以及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具体评析如下:
1.引入新颖,结构完整
本节课首先对第一课时的重难点知识做了简要回顾,然后借助中美南海撞击、“王伟”这一热点事件导入新课,迅速抓住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并自然引入新课内容:我国的海洋权益内与海洋战略。从复习到新课导入,到重难点讲解,再到课堂练习,课堂环节全面,结构完整。
2.内容丰富,联系现实
从导入的“王伟”事件引入我国海洋权益的内容探讨,到我国海洋发展战略,再到拓展钓鱼岛事件、大连港等内容,既能紧密贴合时政热议话题,又以实例紧紧抓住学生,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意识和荣辱感。
3.课堂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围绕教学目标,设置时政热点话题,学生讨论热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通过设置抢答等环节,增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理解。课后的习题设置难度适宜,进一步的巩固提高。
4.改进建议
整体节奏可以稍放慢些,适当深挖案例和热点事件,将案例和热点事件改变成富于思维含量的探究思考题,引发学生积极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地理实践等素养能力,将教学水准抬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议题二前期线上教学总结
由于疫情变化趋势的不可捉摸性,学校的线上教学安排经历了两个阶段的调整。2019级地理学科组在李慎中老师的引领下,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分别依据不同阶段特点,制定了不同的线上教学策略:
1.两阶段教与学
由于疫情形势的发展变化,前期学校的线上教学发生了一次变化,线上教学经历了两个不同阶段。依据不同阶段特点,制定了不同的线上教学策略:第一个阶段:自2020年2月9日至2020年3月15日。每周两节地理课,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