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端,属于亚洲,是一个四面临海的岛国,自东北向西南呈弧状延伸,在太平洋上形成一个弧形。东部和南部为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日本国土由四个岛屿构成,这四个岛屿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是:本州、北海道、九州和四国,另外还有许多小岛。日本东临太平洋,日本海和中国的东海将日本与亚洲大陆分隔开来。日本的总面积约为378,000平方公里。大约与德国、芬兰、越南或者马来西亚的面积差不多。 日本的面积是美国的二十五分之一,比加利福尼亚还要小
气候
总体来说,日本由于地处海洋的包围之中,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和湿润,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秋两季多台风,6月份多梅雨。1月平均气温北部-6℃,南部16℃;7月北部17℃,南部28℃。年降水量700—3500毫米,最高达4000毫米以上。
日本深受黑潮、亲潮等洋流影响,海洋性气候明显,一年四季温差很小。日本大部分国土属温带气候,但由于日本的岛屿自西南向东北延伸得很长,南北跨越纬度约20度,因此全国各地的气候仍然有很大的不同,可分为六个气候区,分别是:
北海道气候:北海道不受梅雨的影响,降雨量较日本其他地方为少。夏季短暂且凉爽;冬季漫长而寒冷。
日本海侧气候:范围为本州岛西部海岸地区。冬季受西伯利亚高气压所控制,吹西北风。同时由于暖流对马海流在冬季通过日本海而带来大量水汽,因而常有豪雪。夏季降水较少,有时因焚风而会出现异常高温。
中央高地气候:典型的内陆性气候。冬寒夏凉。冬季与夏季及昼夜之间温差很大。降雨量少
太平洋侧气候:包括了本州东海岸、南四国和九州大部分地区。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梅雨强台风多。冬季则降雪较少。
濑户内海式气候:包括了山阳地方、北四国、近畿与九州局部地区。这里天气常是晴天,降雨量少,不时遭受旱灾之苦。
南西诸岛气候:范围为琉球群岛。这里属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暖。降雨量大。夏季常受台风吹袭。
日本是世界上降水量较多的地区。主要原因包括了日本海侧地区冬季的降雪;6、7月(冲绳、奄美为5、6月)间连绵不断的梅雨;以及夏季到秋季登陆或接近日本的台风。日本有记载的最高温度纪录是40.9度,于2007年8月16日在崎玉县熊谷市和岐阜县多治见市测得;有记载的最低温度纪录是-41度,于1902年1月25日在北海道旭川市测得。
人文特点
人口 :主要人口为和族。根据新华社东京10月31日电日本总务省31日公布2005年国情调结果表明,截至2005年10月1日,日本的总人口约为1.28亿,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占总人口比例最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最高,少子化和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 与5年前的上一次调查相比,日本总人口约增加84.2万,但与2004年10月推算的人口数相比则减少2.2万。
从人口性别看,男性约6235万人,女性约6542万人。 从年龄结构看,劳动年龄(15岁以上65岁以下)人口数约为8409万,占人口总数的65.8%;少年儿童人口数约为1752万,占人口总数的13.7%,均为历史最低值。另外,老龄人口数约为2567万,占人口总数的20.1%,创历史新高。根据上面的统计情况看发展趋势,2010年也就是今年,日本的人口将会达到2.08亿左右。
风俗 : 日本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樱花、和服、俳句与武士、清酒、神道教构成了传统日本的两个方面——菊与剑。在日本有著名的 "三道",即日本民间的茶道、花道、书道。
茶道也叫作茶汤(品茗会),自古以来就作为一种美感仪式受到上流阶层的无比喜爱。茶道是一种独特的饮茶仪式和社会礼仪。现在,茶道被用作训练集中精神,或者用于培养礼仪举止,为一般民众所广泛地接受。日本国内有许多传授茶道各流派技法的学校,不少宾馆也设有茶室,可以轻松地欣赏到茶道的表演。但日本的茶道最终是由中国唐朝贞观年间传到日本的。在古代,日本与中国造有往来。盛唐时期,日本曾派大量使臣来中国,受中国影响较深。日本人民称“中国是日本茶道的故乡”。
花道作为一种在茶室内再现野外盛开的鲜花的技法而诞生。因展示的规则和方法的有所不同,花道可分成20多种流派,日本国内也有许多传授花道各流派技法的学校。另外,在宾馆、百货商店、公共设施的大厅等各种场所,可以欣赏到装饰优美的插花艺术。忌讳荷花,认为荷花是丧花。忌用山茶花,菊花是皇室家族的标志。
风俗民情
日本人之间打招呼:基本上是以鞠躬来表示的。站着的时候,双脚合拢、直立,弯腰低头。从一般性行礼到上身至90度的鞠躬。根据礼节轻重程度的不同,低头的角度是各种各样的。在铺着“たたみ”(榻榻米)的房间里,必须要坐着行礼。 坐的姿势:在学校、公司一般都坐椅子的。但在家庭里,日本人仍然保持着传统的坐在“たたみ”(榻榻米)上的生活。最近,在普通家庭里,西洋式的居室和餐室多起来了,所以不坐“たたみ”(榻榻米)的年轻一代在逐渐增多。 招手:把手掌朝下轻轻地放开,手腕从前方朝自己一边来回摆动几次。这种方式没有性别、年龄的限制,都能使用。但对地位、辈份高的人这样招手是失礼的,要尽量避免。
自己:表示“那是我”、“是我吗?”等意思时,用食指指着自己的鼻子。 万岁:这是在比赛中获胜或碰上好运时,举手表示高兴的动作。多数情况是,大家一起同时欢呼“万岁”,以表示庆贺幸运和祝愿幸福的心情。
称呼: 称呼日本人时,可称之为“先生”、“小姐”或“夫人”,也可以在其姓氏之后加上一个“君”字,将其尊称为“某某君”。只有在很正式的情况下,称呼日本人时才需使用其全名。
宗教:、
经济 日本经济高度发达,国民拥有很高的生活水平。GDP方面,2009年,按照国际汇率计算的话,日本国内生产总值5.068万亿美元,居世界第2位(2009年中国GDP4.98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9,731美元,是世界第17位。若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3位(次于
美国和中国;[第四名:印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世界第23位。2004年末,日本在海外的纯资产达1.8万亿美元,也是世界最大。
日本的服务业,特别是银行业、金融业、航运业、保险业以及商业服务业占GDP占最大比重,而且处于世界领导地位,首都东京不仅是全国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更是世界数一数二的金融、航运和服务中心。自二次大战后,日本的制造业得到迅速发展,尤其电子产业和汽车制造业。日本三菱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通用的超级企业财阀,2007年仅在三菱旗下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就达到了11家。日本的电子产业和高科技著名制造商包括索尼、松下、佳能、夏普、东芝、日立等公司。汽车业方面,日本公司的汽车生产量超越美国和德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其中丰田、马自达、本田和日产等制造商,均有出产汽车行销全球。日本拥有世界资产最庞大的银行邮储银行,三菱UFJ金融集团、瑞穗金融集团和三井住友金融集团在世界金融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工业 日本工业概述:自然资源:由于日本为岛国,资源极度贫乏,是世界上进口资源,对外依赖程度最大的国家。
分布特点:临海分布。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带状工业地带”主要有京滨(东京---横滨),名古屋(名古屋为中心),阪神(大阪--神户),濑户内(濑户内海沿岸)和北九州五大工业中心。
其工业已由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高技术化方向发展。
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确立了本国的技术体系,工业迅速发展。目前,日本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国之一。日本的重工业包括金属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轻工业包括纺织工业、食品工业、制窑业、纸和纸浆及其他工业。1997年机械工业占工业总生产的44.7%,金属占12.4%,食品占10.9%,化学占10.3%,纺织占2.8%,其他占18.9%。日本有京滨、东京、阪神三大工业地带。以前日本的大工业地带还包括北九州工业地带,称为四大工业地带,但是目前上述三大工业地带已远远超过了北九州工业地带的规模。 京滨工业地带机械工业发达,出版、印刷业繁荣,川崎和横滨有很多石油精炼所。
中京工业地带主要以机械工业为主,特别是汽车工业发达。陶瓷等制窑业也主要集中在该地带。
阪神工业地带金属工业发达,纺织工业比率较高。
农业
日本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而且,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日本的耕地面积从1965年的600万公顷减少到2005年469万公顷,减少了22%。耕地面积的减少还呈现愈演愈烈之势。日本农业耕地面积的另一特点是,农家每户平均耕地面积较小
日本农业人口有两个特点,一是就业人口不断减少,二是农业从业人员高龄化。
日本自1984年以来,一直是世界第一大农产品纯进口国。2006年,日本农产品自给率仅为39%。日本进口的农产品品种越来越多,且加工的成品半成品比例大幅度增加。日本进口的多种农产品,对外依赖程度非常高,玉米几乎是
100%依赖进口;大豆、小麦进口率在90%左右;水果和肉类进口率也增长很快,由1965年的约10%,增至2005年的50%左右。日本担忧:一旦输出国停止供应,对日本的食品供应影响极大。
能源
日本是一个能源资源缺乏的国家。日本在1955年即经济开始高速增长以前,能源进口率只有20%,到1970年增至80%,到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前竟达88%。目前日本的能源进口率虽然有所降低,但仍在80%左右。日本的核电在能源供给总量中占15%一16%,但核燃料全部依赖进口。
日本能源的特点之一是能源电力化突出,日本把各类能源变换为电力的比率在世界发达国家中是最高的。二是过分依赖于石油,石油在能源消费总量中超过了50%,而且这些石油的80%是来自于中东。三是核电比重大,目前全日本共有51座核电反应堆运行,发电量占发电总量近40%。四是天然气能源使用量较低,到 1998年天然气消费只占能源消费的12%。五是以火电为主,水电潜力不大;火电仍是主力军,其中燃油电站占16%,燃煤电站占14%,燃气电站占24% 日本精神
樱花与日本精神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无疑也被日本人视为精神的象征。樱树通常被日本人视为神树,从最北的北海道到最南的冲绳岛,到处都有种植。这种美丽的植物每年春季开放,或绯红或纯白,然而花期却非常短暂,花开时即是花落时,届时大片樱雨如漫天飞雪洋洋洒洒,一夜之间,花落满地。日本人常以此为喻,认为人生便
需如樱花一般,只求最华美灿烂的一瞬,短暂亦无妨。这种信念通常会体现在他们生活、处事之道中,自古如此,久而久之便培养出了日本人特有的不惜一切力求向上、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