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习题(第八版) 有答案

2025-11-13

机械设计 复习题 一部分有答案

第一章 机械设计概论

第二章 机械设计总论

1-8 零件的工作安全系数为____2_______。

(1)零件的极限应力比许用应力 (2)零件的极限应力比零件的工作应力(3)零件的

工作应力比许用应力(4)零件的工作应力比零件的极限应力。

1-9 机械零件的强度条件可以写成______3_____。

(1)σ≤[σ],τ≤[τ]或Sσ≤[S]σ,Sτ≤[S]τ

(2) σ≥[σ],τ≥[τ]或Sσ≥[S]σ,Sτ≥[S]τ

(3) σ≤[σ],τ≤[τ]或Sσ≥[S]σ,Sτ≥[S]τ

(4) σ≥[σ],τ≥[τ]或Sσ≤[S]σ,Sτ≤[S]τ

式中σ、τ是危险截面处的最大应力;[σ]、[τ]是许用应力;Sσ、Sτ是危险截面处的实际安全系数;[S]σ、[S]τ分别为正应力和切应力时的许用安全系数。

1-10 一直径d=18mm的等截面直杆,杆长为800mm,受静拉力F=36kN,杆材料的屈服点σs=360MPa,取许用安全系数[S]σ=1.8,则该杆的强度___3________。

(1)不足 (2)刚好满足要求 (3)足够

1-11 一零件用45钢制成,工作时受静拉力,危险截面处的最大应力σ=160MPa,材料的屈服极限为σs=360MPa,硬度200HBS,许用拉应力[σ]=225MPa,则该零件的许用安全系数[S]σ=____3_______。

(1)1.13 (2)1.25 (3)1.60 (4)2

1-14 在进行疲劳强度计算时,其极限应力应为材料的___2________。

(1)屈服点 (2)疲劳极限 (3)强度极限 (4)弹性极限

1-23 设计机器的方法大体上有几种?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1-25 机器设计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机械零件设计应满足哪些基本设计要求?

1-33 什么是机械零件的失效?机械零件可能的失效形式主要有哪些?

1-43 提高零件强度的措施有哪些?

第三章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设计

一、选择题

3-1 45钢的持久疲劳极限σ-1=270MPa,,设疲劳曲线方程的幂指数m=9,应力循环

基数N0=5×106次,当实际应力循环次数N=104次时,有限寿命疲劳极限为______1______MPa。

(1)539 (2)135 (3)175 (4)417

3-4 零件的截面形状一定,如绝对尺寸(横截面尺寸)增大,疲劳强度将随之

______1______。

(1)增高 (2)不变 (3)降低

3-5 零件的形状、尺寸、结果相同时,磨削加工的零件与精车加工相比,其疲劳强

机械设计 复习题 一部分有答案

度_____1_______。

(1)较高 (2)较低 (3)相同

3-10 绘制设计零件的σm-σa极限应力简图时,所必须的已知数据是___2,_3___。

(kσ为零件的有效应力集中系数,Kσ为弯曲疲劳极限综合影响系数)

(1)σ-1,σ0,σs, kσ (2)σ-1,σ0,σs, Kσ

(3)σ-1,σs, ψσ, Kσ (4)σ-1,σ0,ψσ, Kσ

3-11 在图示设计零件的σm-σa极限应力简图中,如工作应力点M所在的ON线与

横轴间夹角θ=45o,则该零件受的是____3_______。

(1)不变号的不对称循环变应力

(2)变号的不对称循环变应力

(3)脉动循环变应力

(4)对称循环变应力

3-12 在题3-11图所示零件的极限应力

简图中,如工作应力点M所在的ON线与横轴之

间的夹角θ=90o时,则该零件受的是______2_____。 题3-11图

(1)脉动循环变应力 (2)对称循环变应力

(3)变号的不对称循环变应力 (4)不变号的不对称循环变应力

3-13 已知一零件的最大工作应力σmax=180MPa,最小工作应力σmin=-80MPa。则在

图示的极限应力简图中,该应力点M与原点的连线OM与横轴间的夹角θ为_____1______。

(1)68o57'44''(2)21o2'15''(3)66o2'15''(4)74o28'33''

题3-13图 题3-14图

3-14 在图示零件的极限应力简图上,M为零件的工作应力点,若加载于零件的过

程中保持最小应力σmin为常数。则该零件的极限应力点应为____2______。

(1)M1 (2)M2 (3)M3 (4)M4

3-15 上题若在对零件加载的过程中保持应力比r为常数。则该零件的极限应力点

应为____3______。

(1)M1 (2)M2 (3)M3 (4)M4

3-16 3-14题若在对零件的加载过程中保持平均应力σm=常数。则该零件的极限

应力点应为_____1_____。

(1)M1 (2)M2

(3)M3 (4)M

机械设计 复习题 一部分有答案

题3-17图

3-21 一零件由40Cr制成,已知材料的σb=980MPa,σs=785MPa,σ-1=440MPa,ψσ=0.3。

零件的最大工作应力σmax=240MPa,最小工作应力σmin=-80MPa,疲劳强度综合影响系数

Kσ=1.44。则当应力比r=常数时,该零件的疲劳强度工作安全系数S为__________。

(1)3.27 (2)1.73 (3)1.83 (4)1.27

3-22 一零件由20Cr制成,已知σ-1=350MPa,σs=540MPa,ψσ=0.3,零件的最大工

作应力σmax=185MPa,最小工作应力σmin=-85MPa,疲劳强度综合影响系数Kσ=1.41。则当

平均应力常数时, 该零件按应力幅计算的工作安全系数为___1.55_______。

(1)4.07 (2)2.89 (3)2.59 (4)1.76

3-39 试推导出σmin=常数或σm=常数时安全系数的计算公式,并比较r=常数和上

述两种情况下安全系数计算公式的区别(可代入一些具体数字进行比较)。

3-65 一钢制零件,工作应力为:σmax=250MPa,σmin=-50MPa。零件的疲劳强度综

合影响系数Kσ=1.35,材料的力学性能为

σb=630MPa,σs=455MPa,σ-1=285MPa,

σ0=510MPa。若许用安全系数对变应力取

[Sσ]=1.3、对静应力取[Sσ]'=1.5,并按无限寿命

考虑,试分别用解析法和图解法校核该零件的安

全系数。 题3-66图

第四章 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一、选择题

4-2 两相对滑动的接触表面,依靠吸附的油膜进行润滑的摩擦状态称为

_______4_____。

(1)液体摩擦 (2)干摩擦 (3)混合摩擦 (4)边界摩擦

4-3 两摩擦表面被一层液体隔开,摩擦性质取决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粘性阻力的摩擦

状态称为______1____。

(1)液体摩擦 (2)干摩擦 (3)混合摩擦 (4)边界摩擦

4-4 两摩擦表面间的膜厚比λ=1~3时,其摩擦状态为___3_______。

(1)液体摩擦 (2)干摩擦 (3)混合摩擦 (4)边界摩擦

4-5 两摩擦表面间的膜厚比0<λ<1时,其摩擦状态为___4_______。

(1)液体摩擦 (2)干摩擦 (3)混合摩擦 (4)边界摩擦

4-6 两摩擦表面间的膜厚比λ>3时,其摩擦状态为__1________。

(1)液体摩擦 (2)干摩擦 (3)混合摩擦 (4)边界摩擦

4-13 通过大量试验,得出的摩

擦副的磨损过程图(磨损量q与时间t

的关系曲线),图中_______a__是正确

的.

机械设计 复习题 一部分有答案

题4-13图

4-16 润滑油的_________又称为绝对粘度。

(1)运动粘度 (2)动力粘度 (3)恩格尔粘度 (4)赛氏通用秒

4-17 动力粘度η的c·g·s制(绝对单位制)单位为_____1____。

(1)泊(P) (2)厘斯(cSt) (3)恩氏度(oE) (4)帕·秒(Pa·s)

4-18 动力粘度η的国际单位制(SI)单位为______4___。

(1)泊(P) (2)厘斯(cSt) (3)恩氏度(oE) (4)帕·秒(Pa·s)

4-19 运动粘度ν是动力粘度η与同温度下润滑油____1_____的比值。

(1)密度ρ (2)质量m (3)相对密度d (4)速度v

4-22 我国常用的相对粘度(条件粘度)的单位为_____4____。

(1)m2/s (2)厘斯(cSt) (3)厘泊(cP) (4)恩氏粘度(oE)

4-23 当压力加大时,润滑油的粘度__1_______。

(1)随之加大 (2)保持不变 (3)随之减小

(4)增大还是减小或不变,视润滑油性质而定

4-24 当稳定升高时,润滑油的粘度__2_______。

(1)随之升高 (2)随之降低 (3)保持不变

(4)升高或降低视润滑油性质而定

二、分析与思考题

4-30 按照摩擦机理分,磨损有哪几种基本类型?它们各有什么主要特点?

4-31 机械零件的磨损过程分为哪三个阶段?在设计使用时,在设计或使用机器时如

何要求以延长零件的寿命?

4-33 获得流体动力润滑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4-34 润滑剂的作用是什么?常用润滑剂有哪几种?

4-37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润滑脂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

第五章 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

一、选择与填空题

1.普通螺纹的公称直径指的是螺纹的 大径 ,计算螺纹的摩擦力矩时使

用的是螺纹的 中径 ,计算螺纹危险截面时使用的是螺纹的 小径 。

6-1 在常用的螺旋传动中,传动效率最高的螺纹是____4______。

机械设计 复习题 一部分有答案

(1)三角形螺纹 (2)梯形螺纹 (3)锯齿形螺纹 (4)矩形螺纹

6-3 当两个被联接件不太厚时,宜采用_______2___。

(1)双头螺柱联接 (2)螺栓联接 (3)螺钉联接 (4)紧定螺钉联接

6-4 当两个被联接件之一太厚,不宜制成通孔,且需要经常拆装时,往往采用

_______3___。

(1)螺栓联接 (2)螺钉联接 (3)双头螺柱联接 (4)紧定螺钉联接

6-5 当两个被联接件之一太厚,不宜制成通孔,且联接不需要经常拆装时,往

往采用______2____。

(1)螺栓联接 (2)螺钉联接 (3)双头螺柱联接 (4)紧定螺钉联接

6-8 螺纹联接防松的根本问题在于___3_______。

(1)增加螺纹联接的轴向力 (2)增加螺纹联接的横向力

(3)防止螺纹副的相对转动 (4)增加螺纹联接的刚度

6-10 承受预紧力F′的紧螺栓联接在受工作拉力F时,剩余预紧力为

F″,其螺栓所受的总拉力F0为____2______。

(1)F0 F F (2)F0 F F

(3)F0 F +F (4)F0 F CbF Cb Cm

6-11 承受预紧力和轴向变载荷的紧螺栓联接,当其螺栓的总拉力F0的最大值

和被联接件的刚度Cm不变时,螺栓的刚度Cb愈小,则______2____。

(1)螺栓中总拉力的变化幅度愈大 (2)螺栓中总拉力的变化幅度愈小

(3)螺栓中总拉力的变化幅度不变 (4)螺栓中的疲劳强度降低

6-12 承受预紧力和轴向变载荷的紧螺栓联接,当其螺栓的总拉力F0的最大值

和螺栓的刚度Cb不变时,被联接件的刚度Cm愈小,则___1_______。

(1)螺栓中总拉力的变化幅度愈大 (2)螺栓中总拉力的变化幅度愈小

(3)螺栓中总拉力的变化幅度不变 (4)螺栓疲劳强度愈高

6-13 承受横向载荷或旋转力矩的紧螺栓联接,该联接中的螺栓___4______。

(1)受剪切作用 (2)受拉伸作用 (3)受剪切和拉伸作用

(4)既可能受剪切作用又可能受拉伸作用

6-14 对受轴向变载荷的紧螺栓联接,在限定螺栓总拉力的情况下,提高螺栓

疲劳强度的有效措施是___1_______。

(1)增大被联接件的刚度 (2)减小被联接件的刚度(3)增大螺栓的刚度

6-15 现有一单个螺栓联接,要求被联接件的结合面不分离,假定螺栓的刚度

Cb与被联接的刚度Cm相等,联接的预紧力为F′,现开始对联接施加轴向载荷,

机械设计 复习题 一部分有答案

当外载荷达到与预紧力F′的大小相等时,则____4______。

(1)被联接发生分离,联接失败 (2)被联接件即将发生分离,联接不可

(3)联接可靠,但不能再继续加载(4)联接可靠,只要螺栓强度足够,外

载荷F还可继续增加到接近预紧力的两倍

6-16 有一气缸盖螺栓联接,若气缸内气体压力在0~2MPa之间循环变化,则

螺栓中的应力变化规律为____3______。

(1)对称循环变应力 (2)脉动循环变应力 (3)非对称循环变应力

(4)非稳定循环变应力

6-21 为了改善螺纹牙上的载荷分部,通常都以_____4____的方法来实现。

(1)采用双螺母 (2)采用加高的螺母

(3)采用减薄的螺 (4)减少螺栓和螺母的螺距变化差

6-22 被联接件受横向载荷作用时,若采用一组普通螺栓联接,则载荷靠

_____1_____来传递。

(1)接合面之间的摩擦力 (2)螺栓的剪切和挤压 (3)螺栓的剪切

和被联接件的挤压

6-23 设计螺栓组联接时,虽然每个螺栓的受力不一定相等,但对该组螺栓仍

均采用相同的材料、直径和长度,这主要是为了_____3_____。

(1)外形美观 (2)购买方便 (3)便于加工和安装

6-25 确定紧联接螺栓中拉伸和扭转复合载荷作用下的当量应力时,通常是按

___4_______来进行计算的。

(1)第一强度理论 (2)第二强度理论 (3)第三强度理论

(4)第四强度理论

6-27 当采用铰制孔用螺栓联接承受横向载荷时,螺栓杆受到____3_____作用。

(1)弯曲和挤压 (2)拉伸和剪切 (3)剪切和挤压 (4)扭转和弯曲

二、分析与思考题

1、为什么螺纹联接大多数要预紧?

2、螺纹联接为什么要防松?防松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3、防松的基本原理有哪几种?具体的防松方法各有哪些?

机械设计 复习题 一部分有答案

4、两螺纹联接分别采用厚薄不同的螺母,其中一个可旋合10圈,另一个可旋合20圈。其

它结构和受力条件均相同。问这两个联接的强度是否一样?为什么?

5、螺栓的性能等级为8.8级,性能等级数字代号的含义是什么?

6、.紧螺栓联接所受轴向变载荷在0~F间变化,当预紧力F0一定时,改变螺栓或被联接件

的刚度,对螺栓联接的强度和联接的紧密性有何影响?

三、计算题

1、图示为4个普通螺栓组联接,载荷R=5000 N,L=280 mm,l=100 mm,接

合面间的摩擦系数 f=0.3,接合面防滑系数Ks=1.3,螺栓许用切用力90MPa,试

确定预紧力及螺栓最小直径。

解:

转矩:T=R·L=1400 N·m

横向力:F=5000 N

F1=F/4=1250 N

T1400F2max 4950 N 3222 100 104 l2

2、 图示为两块边板和一块承重板焊接成的龙门起重机导轨托架。两边板各用四个螺栓与工

字钢立柱联接,托架承受的最大载荷为R=20 kN,问:

(1)此联接采用普通螺栓还是铰制孔螺栓为宜?

(2)若用铰制孔用螺栓联接,已知螺栓机械性能等级为8.8,试确定螺栓直径。

机械设计 复习题 一部分有答案

3、 如图a所示的铸铁(HT150)支架,用一组螺栓固定在钢制底座上,支架轴孔中心受一

斜力P=10000 N,P力与水平面的夹角α=30°,轴孔中心高度 h=250 mm,底板尺寸l1

=200 mm,l2=400 mm,l3=150 mm,螺栓孔中心距 l=320 mm。试求螺栓所受的最大轴

向总载荷,并校核螺栓组联接接合面的工作能力。

解 (1)螺栓受力分析

①将斜力P 分解为水平分力Px 和垂直分力Pz;再将水平分力Px简化到接合面上,得

翻转力矩M 和作用在接合面上的横向力Px,见例2-1图b。支架螺栓组共受以下诸力和力

矩作用:

轴向力(作用干螺栓组形心,垂直向上)

N

横向力(作用于接合面,水平向右)

N

倾覆力矩(绕O 轴,顺时针方向)

N.mm

机械设计 复习题 一部分有答案

②计算每个螺栓所需要的预紧力Qp。 Px 要使底板向右滑移,受到联接接合面摩擦

力的阻挡。预紧力Qp使接合面间产生摩擦力。Px 使预紧力减小。M 对摩擦力无影响,因在

M作用下,底板右部的压力虽然增犬,但其左部的压力却以同样程度减小。并考虑Pz 对预

紧力的影响可得底扳不滑移条件为

x Z

(无垫片), 取Kf =1.2,f=0.15(铸铁对干燥加工表面),

③计算螺栓的工作拉力。在垂直拉力Pz作用下,螺栓所受到的工作拉力,知

N

在翻转力矩M作用下,螺栓所受到的工作拉力,知

N

故总工作拉力为

N

④计算螺栓总拉力。由式(2-28)得螺栓的总拉力为

N

N

(2)校核螺栓组联接接含面的工作能力

①检查受载时铸铁底板右边缘处走否压溃

机械设计 复习题 一部分有答案

式中 接合面有效面积为

mm2

接合面的有效抗弯剖面模量为

mm3

代入得

查表2-4知铸铁(HT150)的许用挤压应力为

面右边缘处不致压溃。

②检查受载时底板左边缘处走否出现间隙

MPa MPa,由于σpmax<< [σp],故接合

故接合面左边缘处不会产生间隙。

第六章 键、花键、无键联接和销联接

一、选择题

7-1 普通平键联接的主要用途是使轴与轮毂之间__3__________。

(1)沿轴向固定并传递轴向力 (2)沿轴向可作相对滑动并具有导向作用 (3)

沿周向固定并传递力矩 (4)安装与拆卸方便

7-3 键的剖面尺寸通常是根据___4_______按标准选择。

(1)传递转矩的大小 (2)传递功率的大小(3)轮毂的长度(4)轴的直径

7-4 键的长度主要是根据____2______来选择。

(1)传递转矩的大小 (2)轮毂的长度 (3)轴的直径

7-9 楔键和_____2____,两者的接触面都具有1:100的斜度。

(1)轴上键槽的底面 (2)轮毂上键槽的底面 (3)键槽的侧面

7-10 楔键联接的主要缺点是___4______。

(1)键的斜面加工困难 (2)键安装时易损坏 (3)键装入键槽后,在轮毂中产生

初应力 (4)轴和轴上的零件对中性差

7-11 切向键联接的斜度是做在___3______。

(1)轮毂键槽的底面 (2)轴的键槽底面 (3)一对键的接触面 (4)键的侧面

7-12 平键联接如不能满足强度条件要求时,可在轴上安装一对平键,使它们沿圆周

相隔___4______。

机械设计 复习题 一部分有答案

(1)90o (2)120o (3)135o (4)180o

7-13 平键联接与楔键联接相对比,它只能传递转矩,不能传递轴向力,这是因为

____4_____。

(1)楔键端部具有钩头 (2)平键摩擦力小于楔键的摩擦力 (3)楔键的工作

表面有斜度而键槽没有 (4)在安装时,楔键可沿轴向楔紧

7-14 标准平键联接的承载能力,通常是取决于____4_____。

(1)轮毂的挤压强度 (2)键的剪切强度 (3)键的弯曲强度 (4)键工作

表面的挤压强度

7-17 半圆键联接的主要优点是____3_____。

(1)对轴的强度削弱较轻 (2)键槽的应力集中较小 (3)工艺性好,安装方便

7-19 花键联接与平键联接(采用多键时)相比较,__3_______的观点是错误的。

(1)承载能力比较大 (2)旋转零件在轴上有良好的对中性和沿轴移动的导向性

(3)对轴的削弱比较严重 (4)可采用研磨加工来提高联接质量和加工精度

二、分析与思考题

1.半圆键联接与普通平键联接相比,有什么优缺点?它适用于什么场合?

2.采用两个平键(双键联接)时,通常在轴的圆周上相隔180°位置布置;采用两个切向键

时,常相隔120°~130°;采用两个半圆键联接时则常设置在轴的同一母线上,这是为什么?

3 什么叫型面联接?它有何特点?

4 按作用分,销有哪几种?按形状分,销有哪几种类型?

第八章 带传动

一、选择题

11-1 平带、V带传动主要依靠_____2______传递运动和动力。

(1) 带的紧边拉力 (2)带和带轮接触面间的摩擦力 (3)带的预紧力

11-4 V带传动中,带轮的基准直径是图上的____2_______。

(1)d1 (2)d2

(3)d3 (4)d4

机械设计 复习题 一部分有答案

题11-4图

11-5 下列普通V带中以_____4______型带的截面尺寸最小。

(1)A (2)C

(3)E (4)Z 11-7 带传动中,在预紧力相同的条件下,V带比平带能传递较大的功率,是

因为V带______3_____。

(1)强度高 (2)尺寸小 (3)有楔形增压作用 (4)没有接头

11-9 带传动中,v1为主动轮圆周速度、v2为从动轮圆周速度、v为带速,这

些速度之间存在的关系是____2_______。

(1)v1=v2=v (2)v1>v>v2 (3)v1<v<v2 (4)v1=v>v2

11-10 带传动正常工作时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是因为____4_______。

(1)带的材料不符合虎克定律 (2)带容易变形和磨损

(3)带在带轮上打滑 (4)带的弹性滑动

11-11 带传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因为_____2______。

(1)带的预紧力不够 (2)带的紧边和松边拉力不等

(3)带绕过带轮时有离心力 (4)带和带轮间摩擦力不够

11-12 带传动打滑总是______1_____。

(1)在小轮上先开始 (2)在大轮上先开始 (3)在两轮上同时开始

11-14 带传动中,若小带轮为主动轮,则带的最大应力发生在带_______1____

处。

(1)进入主动轮 (2)进入从动轮 (3)退出主动轮 (4)退出从动轮

11-16 带传动工作时,紧边拉力为F1,松边拉力为F2。若带速v<10m/s,当

载荷打到极限值,带将开始打滑还未打滑时,F1和F2的比值是______4_____。

(1)F1/F2≈0 (2)F1/F2≈1 (3)1<F1/F2<eμα (4)F1/F2=eμα

11-17 V带传动设计中,限制小带轮的最小直径是为了_____2______。

(1)使结构紧凑 (2)限制弯曲应力 (3)保证带和带轮接触面间有足

够摩擦力 (4)限制小带轮上的包角

11-18 用_____4______提高带传动的传动功率是不合适的。

(1)适当增大预紧力F0 (2)增大轴间距a (3)增加带轮表面粗糙

度 (4)减小小带轮基准直径dd

11-20 带传动采用张紧装置的目的是______4_____。

机械设计 复习题 一部分有答案

(1)减轻带的弹性滑动 (2)提高带的寿命 (3)改变带的运动方

向 (4)调节带的预紧力

11-21 下列V带传动中,___d________图的张紧轮位置是最合理的。

题11-21图

二、分析与思考题

11-25、 V带传动不打滑条件及所能传递的最大圆周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11-26、 说明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的原因?

11-33 说明带传动中紧边拉力F1、松边拉力F2和有效拉力F、张紧力F0之

间的关系。

11-40 当传递相同功率时,为什么V带传动作用在轴上的压力比平带传动小?

11-43 为什么带传动的轴间距一般都设计成可调的?

11-44 带的楔角θ与带轮的轮槽角υ是否一样?为什么?

11-45 V带轮轮槽与带的三种安装情况如图所示,其中哪一种情况是正确的?

为什么?(a 正确 )

题11-45图

11-48 带传动为什么必须张紧?常用的张紧装置有哪些?

机械设计 复习题 一部分有答案

三、设计计算题

11-50 V带传动中,已知小带轮直径dd1=140mm,转速n1=960r/min,大带轮直径dd2=425mm,V带传动的弹性滑动率ε=0.02。试问:计入弹性滑动率和不计入弹性滑动率,大带轮转速相差多少?

解:

(1)计入滑动率时:i dd2n1 n2(1 )dd2

n2 (1 )dd1n1(1 0.02) 140 960 309.9 (r/min) dd2425

(2)不计滑动率时:(即ε=0)

n2 (1 )dd1n1(1 0) 140 960 316.2 (r/min) dd2425

11-51 已知一V带传动,传递功率P=10kW带速v=12.5m/s,现测得张紧力F0=700N。求紧边拉力F1和松边拉力F2。 Fv解:P e 1000

1000 P1000 10Fe 800 N v12.5

Fe F1 F2

F1 F2 2F0 F1 1100F2 300 N

11-52 设单根V带所能传递的额定功率P1=10kW,主动带轮dd1=160mm,转速n1=1450r/min,包角α=140º,带和带轮间的当量摩擦系数μv=0.2,。求有效拉力F和紧边拉力F1。

2 n1dd1 1032 1450160 10 3

12.1 (m/s) 解:v 602602

机械设计 复习题 一部分有答案

α=140º=2.44

Fe 1000 P1000 10 826.4 v12.1

11 uv2.4 40.2

826. Fe 2F04F01 uv 1 2.4ee 40.21

F0= 1

F1 F2 Fe

F1 F2 2F0 F1= ,F2=

11-53、 V带传动传递的功率P=7.5,带速V=10m/s,紧边是松边拉力的两倍,即F1=2F2,试求紧边拉力F1,有效拉力F2,和预紧力F0。

1000 P1000 10 1000N 解:Fe v10

F1-F2=Fe F1=2000 N

F1=2F2 F2=1000 N

F0=1500 N

第九章 链传动

一、选择题

14-5 套筒滚子链链轮分度圆直径等于_1__.

180

sinpp180 ) (4) (1) (2) (3)p(0.54 ctg 180180pzsintgzz

14-8 链传动中,限制链轮最少齿数的目的是为了__1_.

(1)减少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和动载荷 (2)防止链节磨损后脱链 (3)使小链轮轮齿受力均匀 (4)防止润滑不良时轮齿加速磨损

14-9 链传动中,最适宜的中心距是__3_.

(1)(10~20)p (2)(20~30)p (3)(30~50)p (4)(50~80)p

14-10 设计链传动时,连节数最好取_1__.

机械设计 复习题 一部分有答案

(1)偶数 (2)奇数 (3)质数 (4)链轮齿数的整数倍

14-12 链传动中,链条的平均速度υ=_3__.

(1) d1n1

60 1000 (2) d2n2

60 1000 (3)z1n1pznp (4)12 60 100060 1000

14-14 链传动设计中,当载荷大、中心距小、传动比大时,宜选用_2__.

(1)大节距单排链 (2)小节距多排链 (3)小节距单排链 (4)大节距多排链

14-15 链传动只能用于轴线__4_的传动.

(1)相交成90° (2)相交成任一角度 (3)空间90°交错 (4)平行

14-18 链传动张紧的目的主要是_3__.

(1)同带传动一样 (2)提高链传动工作能力 (3)避免松边垂度过大而引起啮合不良和链条振动 (4)增大包角

二、分析与思考题

14-25 影响链传动速度不均匀性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在一般情况下链传动的瞬时传动比不是恒定的?在什么条件下瞬时传动比才是恒定的

?

题14-31图

14-31 图示的四种链传动布置形式,当小链轮为主动轮时,它们按什么方向旋转时比较合理?


机械设计习题(第八版) 有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代理记账业务内部规范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