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话题作文写作指导
中考作文的考察方式无非就是: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
材料作文话题作文
拟题自由 审题、立意自由度大 文体自由
话题作文的审题包括 审材料
审“话题”
审要求
例一:
喜欢游戏是青少年的天性。游戏有益于身 心健康,有益于增长见识,但游戏也可以使人 学业荒废,理想泯灭……也许,游戏曾给了你 欢笑,也曾使你痛苦…… (材料) 请以“游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 (话题) (要求) 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简要说明:此例属于审题难度最小 的一种类型;题意不带任何指向性, 只要扣住“游戏”,不少于600字即 可)
例二:
一个人遇到困难时能得到他人的帮助,会感到非常幸 福,而帮助他人的人也会感到快乐。在初中三年的生活学 习中,每个人都有帮助他人或得到他人帮助的经历和感受, 从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真情。 请以“帮助”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 体不限(诗歌除外),题目自拟。(简要说明:此题审题的关键:1、“提示性材料”中有“……感到 幸福……感到快乐……最美好的真情”等语,所以,文章的立意只 能是表达“帮助”的积极的正面的意义,如果有人写“帮助”造成 的“尴尬”或“误会”等,无疑会被判为“走题”。2、“提示性 材料”中还有“在初中三年的生活学习中”的限制语,如果阅卷标 准严格的话,写初中三年以外的内容,也可能被判为“偏题”。3、 “写作要求”中有“诗歌除外”的限制,也是不能忽视的。)
例三:
作为青少年的你在一天天成长着,正在懂事, 正在成熟,正在走向未来;有时,你会真的有一 种长大了的感觉。 请以“成长”为话题,写一写你成长过程中 的经历或感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题目自 拟,600字以上。(简要说明:此题审题的关键是三个“你”字;“你” 字在“提示性材料”中出现两次,在“写作要求”中 出现一次。因此,本题必须写作者自己的经历或感受, 一般情形之下,应该使用第一人称)
如果你擅长写记叙文,在记人叙事中必须体现记叙文 的六个要素;
如果你擅长写议论文,在逻辑严密的论证过程中,要 有鲜明、正确的论点,要有充分有力的论据;如果你擅长写说明文,就要科学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准确使用语 言; 如果你擅长写诗歌,要有鲜明的形象,要有充沛的 感情,要讲究语言的精练,还要大体押韵。
理解万岁! 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理解。一个不能理解他人的人没 有资格要求别人理解他。人无完人,并
没有一个人是真正 的圣人。所谓的“孔圣人”也不是。他也有喜怒哀乐,也 有需要他人理解的时候,更何况我们凡夫俗子呢? 我知道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自小失去父亲 的小学生,跟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对他的学习要求严格得 近乎苛刻。这个小男孩也很懂事,平日里学习十分的刻苦, 因为他知道取得好成绩是对妈妈最大的回报。可是五年级 上学期的期中考,语文他只考了98分,距离妈妈的要求还 有2分的差距。小男孩是既无奈又恐惧。无奈的是他已经 尽力了,恐惧的是回家后妈妈手中无情的棍棒。妈妈的教 育理念是——不打不成材。上次他没达到妈妈的要求就挨 了一顿好打,至今那种火辣辣的感觉他还记忆犹新。更难 堪的是,妈妈边打边大声教训他,弄得左邻右舍没有
不知道的。害他几个星期进入邻里都抬不起头来。 越想越恐惧的小男孩,最终选择了结束生命。而 丧夫又失子的母亲经受不住打击也随儿 子去了。 如果男孩能理解妈妈望子成龙的良苦用心, 如果妈妈能理解孩子脆弱的自尊,如果双方都 能多一些理解,如果……悲剧将不会上演。 理解,是闷热的夏天中吹来的一席凉风; 理解,是严寒的冬日里撒下的一抹日光; 理解,是萎黄的枯树上长出的一簇新芽; 理解,是孤寂的夜空下的一句温情的问候; …… 理解万岁!!!
(1)比喻 《我渴望老师的“阳光”》
以“阳光”喻暖人的关爱,简洁含蓄,如将喻体换成“热情帮助”之类,则索然
拟 题 金 钥 匙
《家,我们成长的避风港》 这个设喻佳题也富于文学色彩 (2)引用 《蓦然回首》 用的就是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 元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 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词句。 《因为爱你》 巧妙地引用歌曲里“因为爱你,更珍惜我自己”的歌词。 《读书就是爱自己》 化用娃哈哈矿泉水广告语“爱你就是爱自己”,鲜活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