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
阅读指导1
论述类文本: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特点: 一、议论性较强。 二、观点鲜明。 三、材料涉及面广。 大多涉及哲学、经济学、政治学、 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化学、 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
论述类的文章就一般阅读规律而言, 要把握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2
实用类文本:包括传记、新闻、调查报告、 科普文章等。传记:是一种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体裁。 以记人为主,通过具体事例再现真实存在的历 史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文体特征:借助具体 事例和典型细节来展示传主的个性特征与精神 风貌。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或早已发生却 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基本 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 语。 3
调查报告:针对某件事或某个问题所作 的调查报告,挖掘其内在的根源或不 为人所知的一面,阅读时首先要关注 标题,把握调查对象,其次梳理文本 对该对象所作的分析和结论。 科普文章:指的就是一般的科普说明 文,从表达方式来看以说明为主。阅 读时要抓说明对象及该对象的内涵及 特点。
阅读解题指导:一、整体感知,提要钩玄(探求精深 的道理)明大意 1、克服不良的解题习惯。 ①做选择题只看题目不看材料的 浮躁心态。 ②不先阅读材料,直接看题目然 后到文中找答案。5
2、快速整体把握文章 ⑴抓关键语句,作简要勾画。 善于抓住四种关键语句: ①直接宣布新观点、新理论的句子。 ②阐述上述内容的正确性、合理性,体现 论据的句子。 ③对上述内容进行肯定或否定评价的句子。 ④关键性语句,如各段的起始句、收束句、 结论句 ⑵按写作模式预测行文,逐段概括内容。6
二、明确要求,擦亮眼睛审题干 1、明确题干要求及陈述对象。 ①选择“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②选择“符合”的还是“不符合”的。 ③选择“属于”的还是“不属于”的。 2、根据赋分定答案要点。 主观题赋分高者需分条作答。 3、审出题干关键词,要紧扣关键词 作答。7
三、对照原文,咬文嚼字审选项——选择题 1、筛选定位 :找准、找全与选项对应的原 文。
读文和审题时角度意识强便于扣住 目标,找到题目与原文对应的区域和 文字,有方向地查找和深入理解。查 找的方法有两个:8
①“投石探波”法。 将题干或选项表明目标的关键语 句作为“石子”投到文章这个“水 面”,以“石子”为圆心,由近及远, 一圈圈一层层查找。 一是找准信息区——在上文、在下文、 在上下文、在一句子、在一层、在一 段
、在若干段落、在全文。 二是找全信息点——同一个角度的信息 有一点或若干点。9
②借助“标志语”。 除了借助前面说的“角度性标志 语”,还要借助“结构性标志语”, 即表明层次、段落、角度、内容等照 应、转换、提起、总结的语句,如首 先、其次、此外、不过、但是、那么、 所以、不仅、又、如前面所说的、在 这种情况下、也、同时等。 查找信息一定要细心、周全,尽可 能不偏移信息区,不漏掉信息点。10
2、对照比较:看选项的话题、说法及遣词 用语与原文相比在语言文字上有无变化,如 何变化,变化后的内涵外延等是否相同。为了保证准确性,对每个选项可以进行两种处 理。一是“投石探波”。二是“选项切片”,有 些选项是比较长的句子,可将其拆解,切分成若 干片断,逐一与原文对应的词语、句子所在的区 域比对,看原文有没有相关的片断,看相关片断 的信息是否与选项吻合;比对时除了借助“角度 性标志语”、“结构性标志语”,还要注意表示 范围、性质、程度等的词语,如更加、主要、所 11 有、特别、可能等等。
3、排除确认: 每个错误项都是可以从 原文中找出依据排除的。
特别提示:对比不能流于形式对选项中摘抄原文语句多、结构形 式类似、上下文能找到某些词语的选 项,不能盲目认同;而对那些改换了 说法,改换了表达形式,找不到相应 词语和句子的选项,不能轻易否定。 这种流于形式的对比,实际上并没真 正读懂文章。有些概括性较强的选项, 原文根本没这句话,若简单地与原文 去对比,极易出错。一定要从是否符 合原文意思,符合逻辑性上去思考判 断。13
4、干扰项的设置方式: 干扰点设置十大雷区
一、“未然”误认为“已 然”。 “已然”是事物已经产生 的情况,“未然”是事物即将 出现的情况。命题者设计干扰 项时,有时会故意将“即将出 现的情况”表述或推断为“已 经产生的情况”。如:
【对应文段】胚胎干细胞另一个研究重点是用 于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再将这些胰腺 组织移植到体内,以根治糖尿病。去年西班牙的 研究者就将胰岛素基因转入小鼠的干细胞中,使 之具有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再将这些干细胞植入 患糖尿病的小鼠胰腺中,结果小鼠的糖尿病症状 消失了。 胚胎干细胞还有多种可能的用途。不过,医 学界的美梦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变成现实。 【试题】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 确的一项是( )(全国卷I第10题) 【剖析】据原文,“把胰岛素基因转入胚胎干细胞……”这项结果 A.已经证实,把胰岛素基因转
入人类胚胎干细 目前只在“小鼠”体内得以实现,至于在人类身上得以实现,“还 胞可以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 16 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变成现实”。所以A项"已经证实,把胰岛素基因转入人类胚胎干细胞……”的推断犯了把“未然”误为“已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