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发展史(1)

2025-11-25

科学技术发展史佟丽媛 Tongyixuan67@http://

第一章 一.科学的理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的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世界,所以科学必然具有 真理性,因为它发现并揭示了客观规律。 2.科学活动是社会化、规模化、全球化、竞争和合 作并存。 3.科学一定是系统性的,科学是系统化的知识。 4.科学显现出交叉性,各学科知识与方法具有相关性。

5.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因为它有无止境的前沿.6.不同门类的科学都是统一的,因为自然界本身就是 统一整体。 7.科学它同时具有可用性,因为知识就是力量。

二.技术的理解1.技术具有功利性,它必然满足特定的功利需要.

2.技术具有科学性,符合科学的原理,它不 断要创新,要有创造性,是科学知识创造性 的应用.3.技术具有系统性,或大或小是一个系统, 或者是若干子系统的集成. 4.技术具有社会性和经济性,符合社会的 需求、法规、道德和文明,同时它具有经 济性,经济上可行才有竞争力,否则这个 技术是没用的.

5.技术要具有生态性,就是要符合生态环境的要求6.技术要具有艺术性,符合文化和美学的要求.

三.科学和技术的区别与联系1.基本任务不同.科学的任务是要有所发现,从而 增加人类的知识、文化财富;技术的任务是要 有所发明、实现发明,从而增加人类的物质财富 并使人类生活得更好. 2.要解决的问题不同.科学致力于回答对象 “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技术注重于处置 “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

3.研究过程和方法不同.科学主要关系到从个别到一般,从 特殊到普遍,从经验到理论,主要采用抽象、概括、分析等 方法来再现客体.技术主要采用综合的方法来构建客体.

4.相关知识和领域不同.科学相对技术来说是比较 单纯的,是最基础的理论.但技术课题涉及的范围 比较广泛它要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知识.5.目标与结果不同.科学活动主要是从多样性到 一元性,从模糊性到精确性.科学活动要从纷繁的现象 去解释本质,从诸多的假说去确认真理. 6.衡量标准不同.衡量科学的根本标准是真理性标准,即:看 看科学认识是否真正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客观规律.而对技 术要评价优劣要看它是否对社会有益、是否带来经济效益.

7.研究过程和劳动特点不同.科学研究的目标相对 具有不确定性.而技术工作往往具有较强计划性.

四.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对科学技术认识的三次飞跃⑴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提出“知识就是 力量”的著名论断,是人们对科学技术认识的 一次飞跃.

⑵马克斯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科学 论断,是人们对科学技术认识的又一次飞跃.⑶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

科学 论断,是人们对科学技术认识的又一次新的飞跃.

2.深刻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

⑴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起着第一位 的变革作用.

⑵现代科学日益成为生产的先导⑶科技进步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1.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 2.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 3.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

六.“863计划”和“973计划”的提出及实施背景:本世纪80年代以来,高技术成为国与国之间,特别是大 国之间的主要竞争手段.美国的“战略防御计划”即“星 球大战计划”、欧洲的尤里卡计划、日本的科技振兴政策, 均将发展高技术列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863计划”的提出

提出:1986年3月3日,面对许多国家纷纷制订发展高科技 战略的形势,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等四位 老科学家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 我国高技术建议.3月5日,邓小平亲自批示:此事宜速决断, 不可拖延.在邓小平的关心下,党中央国务院组织200多位 专家编制了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 (即“863计划”),打响了我国科技领域的一场攻坚战. “863计划”于1986年3月由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

目标:“863计划”选择了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 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等7个领域的 17个主题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重点.希望通过15 年的努力,达到下列目标:(书上18页) 成果:截至1995年底,已鉴定成果1398项,其中获国家或部委 奖659项,550项达到国际水平,获国家级奖73项,专利266项.

农业:新种稻最高亩产纪录达730公斤,导入抗病基因的抗赤霉病小麦,亩产高达450公斤.我国棉花生产因棉铃虫危 害损失严重,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成功的“抗虫棉”,领先 世界水平.

自动化控制:CIMS工程是以计算机集成为主要特征的全新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是信息时代工业革命的核心.我国无论 在该工程的研究领域还是应用领域,目前均处于国际领先.

航天技术: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大型运载火箭、空间站、空间技术及应用已获得87项研究成果,使我国具备了探索 太空的能力.

医药行业:这斯间,已进入市场的新型药物和疫苗就有7种,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7种生物制剂即将完 成临床试验,还有50种在实验室研制.我国还用基因工程技 术研制出了治疗乙肝的特效药----重组人基因工程干扰素

信息技术:曙光系列计算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在计算机技术的研制上有了重大进展.1992年研制成功了04交换 机,到1995年,36%的市场已被国产交换机占领.

海洋采矿:联合国已将夏威夷附近的30万平方公里的公海,划为我国海

洋勘探区.并已研制出6000米水下机器人.

2.973项目简介

1997年,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决定,制定和 实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规划》 贯彻“统观全局,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现有 基础研究工作部署的基础上,鼓励优秀科学家围绕国家战略 目标,在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以在世界占有一席 之地的重点领域,瞄准科学前沿和重大科学问题,开展重点 基础研究,遵循基础研究的特点和规律,与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其他科技计划和相关的基础研究工作互相联系,互为补 充,体现国家目标,为解决下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重 大问题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实施重大项目,对基地建设、 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进行总体部署和优化,加强国际合作与 交流.

基础研究的主要内容 以认识自然现象、揭示客观规律为主要目的的 探索性基础研究,以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 科学自身发展提出的重大科学问题为目的的定向性 基础研究.对基本科学数据、资料和相关信息系统 进行考察、采集、鉴定,并进行分析、综合探求基 本规律的基础性工作.

七.科学---技术 --- 社会(STS)介绍:STS---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它是一门新兴的 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它所研究的是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 的互动关系,以促进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继发展.其中: 研究科技与社会关系的过程被称为“STS”研究.宣传普及 “STS”研究成果的过程被称为“STS”教育.

“STS”教育的目的.1.是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掌握科学、技术与社会有关 问题和知识,提高学生对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的判断 能力,树立科学、技术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型的价值观. 2.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对社会的正反面的影响,尤其是科技 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能辩证地认识科学、技术与人类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

八.发达国家的科技发展及其走向美国:美国政府制定了优先发展科技,加强对科技发展的指 导的新科技政策.新科技政策在注意基础科学研究的同时, 更注意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p325)

日本:日本从战后的废墟中重新崛起,实现了经济恢复和高 速增长,现已成为举世公认的经济大国.1994年,日本政府重 新制定了《科技政策大纲》,认为日本面向新世纪的科学 技术综合政策应该是:充分利用和进一步加强日本已拥有 的经济力量和技术实力,努力实现发展科技的三大目标: 确保“人类同地球环境协调一至的共处”;“扩大知识库” “建立可以安定生活的富裕社会”.根据三大目标,日本将 特别重视加强基础性的、起主导作用的科学技术的研究 开发.

英国:英国首相梅杰在1995年提出,英国经济的

目标是在 未来25年内,将该国的生活水准翻一番.要达到这个目标, 英国经济必须以不断进步的知识和技术为基础而持续 增长.

为了应对这种新技术带来的挑战,近几年来,英国政府 有关部门就该国未来发展战略发表了多份白皮书,其中最 为引人注目的是1995年5月发表的《在合作中前进》. 《在合作中前进》为英国15个重要科技-产业领域提出了 未来10至20年技术预测与战略建议. 这些科技—产业领域分别是:农业与自然资源和环 境、化工、通讯、国防与空间、健康与生命科学、信息 技术与电子、制造与生产经营、交通、能源、建筑、金 融服务、食品饮料、休闲与学习、材料以及销售与分配等.

德国:到1995年,德国战后已有26名科学家获诺贝尔奖.如果 以此作为衡量一国基础研究实力的标尺,德国无疑是世界上 名列前茅的国家之一.德国人一向重视基础研究,德国政府 曾明确提出,基础研究是提高“革新能力”的基础.科研人员 以有所发现和发明为其对工作的最高奖赏,具有可贵的敬 业精神.(328页)中国:科技发展的状况;信息时代面临什么样的挑战,怎样 迎接挑战?(举例说明中国人有能力走在世界科技前列。)

九.科技发展面临的问题举例


科学技术发展史(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12年中国民航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复试方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