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版初中信息技术九年级下册教案(山西版)(6)

2025-07-30

第3单元 体验数码生活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信息编码的含义、信息度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掌握信息案例的内涵。

2、掌握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及功能;

3、理解信息存储案例的含义、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 4、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防护措施。 技能目标

1、能熟练进行二进制和十进制以及信息存储单位的换算,能够熟练掌握文件的基本操作,能利用资源管理器等方式有效地管理信息资源;

2、能够初步判断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常见故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计算机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方便;提升合作意识,体验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快乐;

2、养成数据备份和信息资源有序管理的习惯;树立信息安全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

11课时 单元教学构想

1、本单元讲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知识零碎,但很重要。

2、计算机安全是信息社会计算机使用方面迫在眉睫的问题,让同学们明确病毒的危害和防治办法。

第1课 计算机的奥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了解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功能;

3、掌握计算机信息存储的基本单位和换算关系。 技能目标

1、通过观察与实践,了解计算机的工作过程,熟悉计算机系统的构成; 2、能够熟练地对计算机的基本单位进行换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感受计算机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方便; 2、在小组活动中,提升合作意识,体验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信息存储的基本单位和换算关系。 教学难点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计算机的诞生 二、讲解新课

(一)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946年,美国人莫奇利和埃克特研制成功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这是人类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第一代:电子管 第二代:晶体管

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二)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1、中央处理器

是计算机的核心部分,由控制器和运算器构成。现在流行的CPU主要包括Inter和AMD等品牌的产品。通常说的奔腾III、奔腾IV等都是指CPU的型号。

2、存储器

存储器是计算机中存放程序和数据的地方,并根据命令提供数据给有关部分使用, 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简称内存和外存。

内存由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构成。 外存可存储大量的信息,计算机需要使用时,再调入内存。 与外存相比,内存速度快、容量小、价格高、暂时存储信息。 3、输入设备

用户和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装置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把程序和数据等信息转换成计算机适用的编码,并按顺序送往内存储器。

常用输入设备:键盘、鼠标。

其它:扫描仪、触摸屏、光笔、游戏杆、语音输入装置、数码相机 4、输出设备

用来显示或打印输出计算机处理数据结果的设备。 常用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 其它:绘图仪、音箱。 (三)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系统是相辅相承的,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1、系统软件

负责管理、控制、维护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为用户提供一个便利的操作界面和编制应用软件的资源环境。包括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和工具软件等。

操作系统:DOS、Windows、UNIX、LINUX等。

程序设计语言:分为低级语言和高级语言。如BASIC、C、Java、C++ 工具软件:PC Tool、NORTON、文件压缩和解压缩程序、防病毒软件 2、应用软件

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专门编制的程序。

常用:字处理软件、网页制作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三、活动与探索

1、内存和外存易混淆,可用打比方的方法,如把内存和外存比做商店的店面和仓库

进行对比。

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自成系统。可参照48页结构图,学生自已画出结构图。 四、小结 五、作业

计算机是怎样组成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与导入 内存和外存的区别 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关系 计算机的组成 二、讲解新课

(四)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各种各样的信息通过输入设备进入计算机的存储器,然后通过输入设备发出运行程序的命令,系统接收到运行程序的命令后,控制器便从存储器中取出第一条程序指令,进行分析,然后向受控对象发出控制信号,执行该指令。控制器再从存储器中取出下一条指令,进行分析,执行该指令,周而复始地重复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的过程,直到程序中的全部指令执行完毕然后送到运算器,运算完毕后把结果送到存储器存储,最后通过输出设备显示出来。

(五)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1、主频

又称时钟频率,是指CPU在单位时间内发出的脉冲数。它在很大程序上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2、字长

是指计算机的CPU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早期计算机的字长一般是8位和16位,目前大多是32位,有些高档机达到64位。 计算机内部数据采用二进制数进行存储和运算。二进制数由“0”和“1”组成。 每个二进制数所占的数位称为“位(bit)”,又称为“比特” 8个二进制位构成一个字节(Byte),简写为B。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 3、内存容量

内存是CPU可以直接访问的存储器,需要执行的程序与处理的数据就存放在内存中。内存容量的大小直接反映了计算机即时存储信息的能力。

4、外存容量

一般指硬盘容量。外存储器容量越大,可存储的信息就越多,可安装的应用软件就越丰富。

5、存取周期

是指对存储器进行一次完整的存取操作所需要的时间。存取周期越短,则存取速度越快。存取周期的大小直接影响微机运算速度的快慢。

三、活动与探索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其实就是计算机的五部分相互协调控制程序运行的过程,让五位同学分别扮演一个角色,演出工作过程。

计算机存储的基本单位是字节(B),与其他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要厘清。 四、小结 五、作业 50页题1

第三课时

上机练习

练习环境:网络教室,因特网 练习内容:

1、搜索计算机各组成部分的图片 2、搜索WINDOWS发展历史 3、到中关村网站模拟装机


山西版初中信息技术九年级下册教案(山西版)(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教学资源库需求文档 - V1 - 图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