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的读写中特别要注意十位与个位上出现零的情况: 例如,“350”中个位上“0”不读,“803”中十位上的“0”要读,“500”中十位和个位上的“0”都不读。
(2)练一练 题2,按千以内书的读法写数。
(3)练一练 题3,数的分拆,由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
这组题不但促进、巩固了学生对数分拆的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的数感。数的分拆能为今后的加减法计算打下较好的基础。 5、小探究
用小正方体组成的块、条、板、大块(大正方体)……是表示数的好材料,可以培养学生十进制的建模能力,让学生自己来构建适合自己的数的世界。
(1)引入。由小丁丁的话“能不能用小正方体积木来表示千以内的数?”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用小正方体建构千以内数的模型:
一个一个地数——10个小方块组成一条——10个一是十 十个十个地数——10个条组成一板——10个十是百
一百个一百个地数——10块板组成一大块——10个百十千
然后将块、条、板、大块做成个、十、百、千的顺序表,自然地引出数位顺序表,最后由学生自己用这套小正方体组成的材料来表示数。
(2)组织学生交流:243的表示 让学生用各种方法表示243,从而得出:我们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表达数的个、十、百、千结构体系。
小胖:用小正方体组成的“块、条、板”来表示243。 小巧:用简图来表示243。 小亚:用算盘来表示243。
练一练 这里的三个小题分别要求把用板条块模型、简图、算盘来表示的各个数写出来,是题(2)的逆向思维题,让学生将这些数写出来,并及时进行反馈。
①由小方块(体)表示的各数。 ②由简图表示的各数。 ③由算盘表示的各数。
(3)关于数的分拆的一些练习。 这里主要讨论了两类问题:
①题(3)关于组成:16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16个十是由10个十和6个十组成的,10个10是100,6个十是60,所以16个十是160.
②题(4)关于分拆:230是由多少个十组成的?230是200和30,因此是20个十和3个十组成,因而是23个十。
练一练 提供了类似的一些联系,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数射线(千) 【教学目标】
1、能在数射线上标出给定的数,能写出数射线上点所表示的数。 2、通过看数射线,写出给定数相邻的数与相邻的整十数。 3、正确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
1、数射线上点与数的对应。 2、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
写出给定数的相邻数及相邻数的整十数。 【教学须知】
我们以前在百以内的数射线上已做过类似学习,现在则是要将以前学过的定位、定序、邻数、大小比较等知识迁移到千以内的数射线上。写出用字母表示的数则是为今后用字母代表数做准备。 【教学建议】
1、引入。先用多媒体课件或投影片展示主题图“数射线(千)”来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射线(千)”的兴趣。
2、组织学生交流,将学生已经掌握的百以内数的知识与能力迁移到千以内数中。 题1,在数射线上标出给定的数。 在小学数学中,通过数射线能将抽象的数与具体直观的图形建立起联系,帮助学生积累感性经验,从而有利于学生对数概念的学习。其中有两个要点:
(1)能在数射线上用点来标出给定的数。 (2)能写出数射线上的点所表示的数。
这样,数射线上的点与抽象的数就建立起了有效的联系。题1就是要求学生在数射线上标出给定的数:20、200、220…
题2,看数射线写出比699大1的数、比800小1的数、比1000小1的数,进一步发展学生对于千以内数的认识。
试一试,题①写出数射线上的点所表示的数。
写出数射线上用的点所表示的数的思维过程与题1的思维过程正好相反,也是非常重要的,应让学生切实学好。此外,这里学生初步接触字母代表数。
试一试,题②在数射线上数一数。 先一个个地数,再几个一数。
试一试,题③写出相邻的数与相邻的整十数。
练一练,题①学生已经能够正确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现在是将这种比较大小的知识与能力迁移到千以内的数。引导学生能够正确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的经验(包括没有数射线时)进行归纳,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中交流。
练一练,题②、题③先由学生来描述千以内的整百数、整十数,然后从与这些整十数、整百数相邻的数出发,通过加或减得到这些整十数、整百数相邻的数出发,通过加或减得到相邻的整十数、整百数,并用加减算式表示。
练一练,题④将整十数、整百数通过加法补充到1000。
位值图上的游戏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位值概念,知道数字在不同数位上分别表示多少。
2、通过在位值图上添加、移动小圆片体会数的变化,培养发散思维及有序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初步了解位值概念,知道数字在不同数位上分别表示多少。 2、了解数的表达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 【教学难点】
通过位值图上的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有序思维的能力。 【教学须知】
学生在本课页上运用千以内数的知识,将位值图上借助于小圆片的表达式转化成数字组成的表达式,反之,将数字表达的数通过使用小圆片在位值图上表示出来。
通过观察让学生认识到:同样一片小圆片放在位值图上不同的区域内含义是不同的。通过移动、添加、取走小圆片,使数发生了变化。
例如:数193由1个百、9个十和3个一组成 也就是193=100+90+3
这个数在位值图上又可通过摆小圆片放出:
百的区域中放一片小圆片,十的区域中放一片小圆片,个的区域中放一片小圆片
数的变化可以通过小圆片的移动、添加而产生,这也就是题2和题3所要探究的知识。 此外,对位值图的深刻理解也是为三位数的加减法竖式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建议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要尽量避免产生进位的情况,以免增大学习的难度。 【教学建议】
1、创设情景:小巧将位值图上数的圆片表达形式翻译成数字表达式;反之,将一个三位数表达成数位表上的圆片表达形式,导入课题。
2、使用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展示在位值图上用小圆片进行添加或移动的过程,让学
生观察、发现不同的表示方法。
3、展示发散思维的过程: 题2,添加问题。用多媒体课件或投影片出示“小巧在数位表上用小圆片放出了数573”,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摆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