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压浆前计算好用量搅拌,防止中途停顿,每隔3小时或每次压浆后用清水彻底清洗拌浆机和压浆泵一次,每天使用结束后也要清洗干净。压浆前用高压水冲洗孔道,再用高压空气将管内积水吹干净,然后压浆。水泥浆由一端压浆孔压入,另一端排气和泌水。压浆压力控制在0.7~1.0MPa,开始压力要小,逐步增加,达到最大压力后保持稳压2~3min,使得出浆口饱满、喷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浆后关闭出浆口阀门或用木楔封孔,保持0.5MPa的压力2~4min,直到另一端钢绞线泌清水,关闭压浆阀门。压浆完成后用砂轮切割机将多余钢绞线,夹片外留4~5cm长度。
每孔压浆尽量在20~40min之内完成,一个孔道压浆一次性压满。拌浆时每工作班随机做好灰浆标准试块3组(70.7mm立方体),每组6块。送试验室实行标准养护,以供测定28天强度。压浆过程中做好压浆记录。孔道压浆时必须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压浆工人要佩戴防护眼镜,以免水泥浆喷上眼睛。
压浆后及时冲洗和清除锚下垫板、锚具表面以及齿槽内多余的水泥浆和砼残渣、污物等,然后调直槽口钢筋并按要求焊接,立即浇筑封槽混凝土,避免锚具和外露钢绞线锈蚀。
桥面防水层及保护层施工在压浆锚固后进行。 (6)桥面系安装
桥面系安装以人工为主,首先将人行道支架与梁上预埋螺栓对位,就位后进行螺母紧固;每当完成几个支架安装后,立即开始进行步行板铺设,待步行板铺设完成后,紧接着进行挡碴块的安装,人行道步板和挡碴块混凝土等级均为C30。(详见“桥面系施工专项方案”)
6.5轨料吊装及铺设
(1)提前根据桥梁跨度,准备合适的工具轨(工务段租赁)进行轨排预铺,每孔T梁架设完毕,待保护层施工完后,使用人工吊装轨料进行铺设。
(2)拖拉长钢轨道铺设位置,对预铺的工具轨进行换铺、焊轨。 (3)人工进行道床整修,完成线路铺设施工。 七、质量保证措施 7.1环节保证措施
27
7.1.1施工技术人员应首先对大桥桥墩的跨度、垫梁石标高进行复核校正,按要求定出墩中心、支座中心以及梁端线,并填好验收单。
7.1.2制定专项技术安全措施,并报请公司及业主有关部门审批。 7.1.3现场主管技术人员应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架桥机操作人员进行施工安全技术培训。
7.2龙门吊吊梁、运梁、移梁保证措施
吊梁、移梁的过程中,除派专人负责安全之外,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1)预制场内事先经过专人选梁编号,在制梁台座预留起梁洞中穿装起梁架,用吊杆将起梁架与门吊扁担连成整体。
(2)吊梁过程中,采取门吊将梁一头吊起,直至梁与台座脱离后,再起吊另一头。
(3)吊梁时派专人负责检查梁的保护情况和倾斜情况,确保梁在起梁过程中的平稳。
(4)吊梁、移梁专人指挥,协调起落梁作业。
(5)龙门吊走行轨道底部需要垫平压实,轨底C25钢筋混凝土浇筑垫起、以确保龙门吊安全通过。
(6)运梁道路要天天安排人员检查,发现松软坑凹要及时处理,防止运梁车出现倾翻。运梁车在路上行走,前后均要有人指挥,并佩戴对讲机,及时联络,防止出现任何意外。保证运梁车安全通行。
7.3架梁机架梁保证措施
在架桥机的拼装过程中,要有专项的技术、安全交底,以便架桥机的安全、有序按期拼装、调试的完成。在架梁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1)架桥的次序为先架中梁,然后架内边梁,再架外边梁。在边梁落梁前,梁前端导链操作人员应离开大梁,防止人员倾伏掉下梁面。
(2)梁就位后,工程技术人员应仔细检查梁的纵横两个方向以及梁的倾斜度是否符合要求,如果梁纵横方向不符合要求,将梁重新提起,移动大天车或小天车使梁重新定位,直至符合要求。如倾斜度超过规范要求,将提起后,用适当厚度的钢板垫至符合设计要求;在一联梁段安装完毕后,测量相邻两梁
28
片的实际标高,若两端高差小于5cm,则可不作调整,在征得监理工程师的同意后进行下道工序。
(3)架设完一片边梁后,要求采用导链、木撑进行加固,防止梁体倾倒。在架设靠近的中梁时,要用导链将边梁固定在上一孔的梁上,边梁梁肋与耳墙间间隙,用木楔堵住,以减少梁的可活动空间,防止架设时发生碰撞,造成梁体位置有较大的偏移。
(4)在连续架设完靠近的两片梁后,要将肋板钢筋焊接起来,以连接成整体,增加其稳定性以便于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5)在边梁架设人工横移落梁时注意偏心倾覆,要在两端用导链拉向内侧,内侧支撑好。
(6)架桥机架设上坡桥时,架桥机拼装好后,根据桥梁坡度调整前支腿和中支腿的高度。架桥机纵移前,降低架桥机中支腿的高度,升高后托梁支撑管的高度,使架桥机主梁纵坡<1%,并在架桥机前部挂卷扬机,以防止架桥机在行走过程中下滑。主梁行走到位后,把前支腿走到盖梁上,前支腿到位后,根据前支腿高度,调整后支腿高度,调平架桥机后,再把架桥机行走到位,然后架梁。架桥机架设下坡桥时,和架设上坡桥时相同,架桥机主梁纵移前,降低架桥机中、后支腿的高度,使架桥机主梁坡度<1%,架桥机后部必须用卷扬机保护,以防止架桥机在行走过程中下滑。导梁行走到位后,把前支腿走到盖梁上,前支腿吊挂轮行走前,根据坡度调整好前支腿高度,可增减前支腿支撑架和支撑管的高度,高度过大时须有必要的连接撑。
(7)架桥机的中支腿和前支腿的横移轨道用钢支墩支垫,严禁用劈裂、腐朽、疤结的木头代替。
(8)为保证架桥机用电正常,要专门配备200KW发电机一台,以备应急之用。
7.4架桥机安全保证措施
(1)架桥机属于大型起重设备,必须配置固定指挥及操作人员,要求熟知桥机的性能及参数,机组人员须明确分工熟悉各自的工作内容,指挥、术语及信号,必须统一。
29
(2)架梁施工时,安排专人负责用水平尺、卷尺、线垂等专用工具测量机臂、横移轨道和立柱的水平度、平行度、垂直度。确认机臂的水平度、横移轨道的水平度和平行度,确保不超出允许值。
(3)施工前根据线路情况技术交底对垫石标高进行复测,并根据测量数据确定架桥机0#、1#、2#、3#柱的高度,保证架桥机过孔状态及架梁状态时0#、1#、2#、3#柱处机臂高差在允许范围内。
(4)横移轨道的调整。轨道全长高差不大于15mm,1#柱轨道中心到2#柱轨道中心(2#柱两根轨道的中心)误差不大于50mm,且轨道下部须用薄厚不同的硬杂木垫实。
(5)架梁状态时,以2#柱升到最高位及基准,调整1#、2#柱间机臂水平高差在-50~+150mm范围内。
(6)在架梁完毕、过孔对位开始前, 1#柱和桥面采用刚性支撑及用2个10吨链条葫芦和钢丝绳将1#柱和已架梁片两侧连接,对1#柱在过孔对位进行保护。
(7)过孔状态,每次机臂前行前,以1#柱高度为基准,保证过孔时1#柱伸缩量满足坡度要求,调整0#、2#、3#柱保持机臂水平。
(8)0#柱支撑要求:机臂纵移到位后将0#柱支撑在拟架梁前端墩帽处,支撑时既要保证垫平垫实,还要保证0#柱支撑后与1#柱之间机臂的水平度,其机臂的水平度误差为-50~+150毫米,即0#柱处相对于1#柱处的机臂高度在低50毫米和高150毫米之间。
(9)3#柱支撑要求:机臂纵移到位且0#柱已在拟架梁前端墩帽按规定要求支撑完毕后即支撑3#柱,支撑时既要确保3#柱垫平垫实,还要保证3#柱支撑后与1#柱之间机臂的水平度,其机臂的水平度误差为-50~+150毫米,即3#柱处相对于1#柱处的机臂高度只能在低50毫米和高150毫米之间。
(10)桥机运行过程中,除操作人员外,绝对不允许有人停留在桥机及所吊梁片上。
(11)架设边梁,机臂横移时,为减少摩擦阻力及减少横梁与曲梁的磨耗,定期需在横梁轨道涂抹二硫化钼---2#润滑脂。
30
(12)保证桥机的安全性,每次过孔及架梁时柱体销轴必须穿插;架梁时,曲梁与机臂必须穿插销轴及紧固锁紧装置。
(13)架桥机行进速度每小时限速5km,在桥上每小时2km。接近桥位时减速至0.5km,并距停车位置10m、5m、3m、1m处由指挥人员各发一次停车信号。
(14)使用千斤顶在起落梁时,千斤顶头部应满足至梁两侧面横向距离不小于100mm。而且梁两端必须交替进行,不得同时起落。
(15)吊起梁的钢丝绳破断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0,其断面大小要通过计算确定。
(16)架桥机在非工作状态时,必须用吊架连接1#柱走行梁与1#柱横移轨道;2#柱走行梁与2#柱横移轨道。
(17)停止架梁(12小时以上)时,正继续降至最低位,并做好防风防滑工作。
(18)架桥机解体组装后,必须经过安监部门重新检查验收后,方可继续作业。
在架桥机的拼装过程中,要有专项的技术、安全交底,以便架桥机的安全、有序按期拼装、调试的完成。在架梁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1)架桥的次序为先架中梁,然后架内边梁,再架外边梁。在边梁落梁前,梁前端导链操作人员应离开大梁,防止人员倾伏掉下梁面。
(2)梁就位后,工程技术人员应仔细检查梁的纵横两个方向以及梁的倾斜度是否符合要求,如果梁纵横方向不符合要求,将梁重新提起,移动大天车或小天车使梁重新定位,直至符合要求。如倾斜度超过规范要求,将提起后,用适当厚度的钢板垫至符合设计要求;在一联梁段安装完毕后,测量相邻两梁片的实际标高,若两端高差小于5cm,则可不作调整,在征得监理工程师的同意后进行下道工序。
(3)架设完一片边梁后,要求采用导链、木撑进行加固,防止梁体倾倒。在架设靠近的中梁时,要用导链将边梁固定在上一孔的梁上,边梁梁肋与耳墙间间隙,用木楔堵住,以减少梁的可活动空间,防止架设时发生碰撞,造成梁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