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短语,有时难以确定。我们认为在教学中对很多难于从理论上解决的语言成分,只能分析各方面的因素,然后加以规定。语
6.
7.句子和句子连接起来,可以构成语段、篇章。
8.我们划分汉语词类的标准主要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兼顾其词汇意义。
9.根据语法功能,可以把词分为实词与虚词两大类。实词能充任句子成分,具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包括名词(包括时间词、处所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七类。虚词一般不能充
任句子成分,主要表达各种语法意义或语气、感情。虚词下又可分为介词、连词、助词(结构助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象声词四类。此外还有叹词。
10.
词与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构成短语,词与短语又
语)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的结构关系的,这种关系叫句法结构。13.汉语的句法结构关系有:联合关系、偏正关系、动宾(述宾)关系、
补充(述补)关系、主谓关系。
14.短语可以分为三大类:实词与实词构成的短语,实词与虚词构成的
短语,固定短语。①实词与实词构成的短语,也叫词组。我们把以某类词为中心语构成的短语叫做某类词的短语,包括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主谓短语等。②实词与虚词构成的短语有介词短语和“的”字短语。③固定词组主要是由实词(有时包含虚词)构成的固定的组合,在形式上具有固定性,构成固定短语的词以及语序一般都不能变换;在意义上具有熟语性,往往不能简单的根据所包含的词的意义作字面上的理解,而要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有时有比喻意义。
15.固定短语多为四字形式,四字形式的固定短语通常叫“四字格”。
16.固定短语在句子中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其语法功能并不完全与
中心语一致。从语法功能来看,一个固定短语总是接近于某一类词,但又不一定具有该类词的全部语法功能。
一般为叠音或双声、叠韵,有的两个音节完全不同,如“玻璃”“葡萄”“琥珀”“咖啡”等,还有三音节以上的单纯词(多为外来词,也叫译音词)。此外,象声词也是单纯词。
11
12
22.汉语的重叠构词方式:①重叠同一语素构词;②重叠的两个语素加
在另一个语素的后面,构成一个词。最常见的是两个重叠的语素加在形素后面构成一个词。重叠的两个语素也可以加在名素或动素后面构成词,这种情况不多。③重叠的两个语素加在另一个语素的前面构成一个词。此法多构成名词,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再用这种方式构成新词。④重叠形容词的第一个音节,在两个重叠的语素或音节中间嵌入一个没有意义的音节(“里”“罗”“了”等)。此类重叠式也称为不完全重叠式。用这类重叠式构成的词含有厌恶、轻蔑额意味。
23.在合成词中,
24.25.
“老”
“第”“初”缀有“子”“头”“儿”
“然”“性”“员”“主义”等。
26.(也称联
合式复合词)、偏正复合词、动补复合词(结果动补复合词和趋向动补复合词)、动宾复合词、主谓复合词以及复杂的复合词等。 27.也由一些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语素组
成的,
这类复合词的结构关系与双音节复合词
原来的次序组合成的词。缩合词也叫简称,因而也有人把这种构词
用数字概括几个方面。
也叫双部句。
主谓句又
又叫单部句。非
32.
也
可以叫动词句。独语句指由一个词或一个名词短语构成的句子,
也叫独词句,由名词构成的可以叫名词句,由形容词构成的可以叫形
33.分句与分句之间有一定的语音停顿。
复句的各个单
34.句子成分按地位、作用划分为六种: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补
语、定语。
35.划分句子成分:在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中间划‖,主语下划=,宾
语下划-,谓语下划~~~~~~,补语[ ],状语< >,定语(
)。 36.按照交际功能,我们把句子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在叙述体中,
总有
事件有时间性,在时间中进行、发展。这与描写体说明体议论体不性质特征等。描写体中常出现形
“着”等,也可以用动词短语、主谓短语。描写体通常是描写静态
“是
用动态助词“过”的句子等等往往是说明句。
论说体也叫论证体、议论体,作用是阐述、论证一种观点、看法。
以便从对方获得信息,
主要出现于对
分为招呼句和应答句两
46.词和短语组成句子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汉语的
息、新信息等信息结构、篇章等因素的制约。汉语的语序还要收到汉族人的思维方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语序的问题涉及到语
指完全没有上下文,语言环境没有提供任何信息的情况
48.汉语句子的信息结构、篇章对语序的影响: Ⅰ.已知信息在前,新信息在后。
Ⅱ.在篇章中起连接作用的语言成分要位于句首。 49.
影响汉语句子语序的其他因素:
Ⅰ.修饰语放在被修饰语前,比如定语在名词前,状语在动词、形容
词前,偏句在正句前等等。这可能与汉语的人的思维规律有关。 Ⅱ.按照事情发生的顺序或观察的顺序,先发生的先说,先看见的先说,是汉语语序的一条规则。由大到小排列也是汉语语序的一条规则。汉语的数字、地址、日期等等都是由大到小排列额。 Ⅲ.文化因素、社会习惯。
第二编 词类
第一章 名词
1示空间、方位、时间的名词,称为方位词、处所词、时间词,这三类词的语法特点和语法功能与一般名词不尽相同。
2.汉语名词的形态标志有两种:一种是前缀,用在词根语素前;一种
是后缀,用在词根语素后。 3.前缀:
Ⅰ.阿 用前缀“阿”构成的词多为指人的名词。“阿”也可加在表
人的名字前,表示一种非正式的称呼,含有亲近的意味,多用来称呼同辈或晚辈。用前缀“阿”构成的名词,在南方方言里用的比较多。
Ⅱ.老 ①老汉、老婆、老板 俗称,带有随便的意味;
②老张、老外、老兄、老总 用于对长辈或同辈人的称呼,带有亲近的感情色彩;
③老虎、老鹰、老鼠 带有厌恶、惧怕的感情色彩; ④老大、老二、老几 表示排行。
Ⅲ.小 ①小朋友、小人书、小吃 表示某事物的形状相对偏小或
含非正式或低下的意味;
②小店、小女、小弟 一种谦称,降低所指称事物的规格;
③小名、小费、小意思 有非正式、非正规、附带的意思;
④小姐、小伙子、小鬼 “小姐”有尊重的意味,“小伙子”“小鬼”有亲昵的意味
4. 后缀:
Ⅰ.子有名素+子,动素+子,形素+子以及多语素+子。“动素+子”可表示动作所用的工具、动作的施事、动作的对象。
“形素+子”可表人或事物(具体事物或抽象事物)。后缀
“子”总是轻读的。汉语中常用的带后缀“子”的名词都是
约定俗成的,我们不能随意在一个语素或词后加上“子”造
出新词。
Ⅱ.儿 A1.伴儿、门儿、信儿单音节名素+儿后缀不可去掉,去掉后意思变化
A2.花儿、根儿、盘儿此类后缀可加可不加 A3.板儿、洞儿、词儿儿可加可不加,但加与不加意思上有差别
B1.画儿、包儿、捻儿动素所表示的动作的结果或对象
B2.盖儿、塞儿、扣儿动素所表示的动作的工具 B3.亮儿、单儿、弯儿形素+儿
C1.针鼻儿、墨水儿、胖墩儿一定要用“儿”
C2.杏仁儿、项链儿、水饺儿大多数可以去掉“儿”
①“某些个体量词+儿,变为名词,如:个儿、串儿、条儿
②数词+儿,构成名词,这些词常用来排行称呼自己的孩子
③名词+儿,在北方话,尤其是北京话里用的较多
④在语音上,后缀“儿”不单独成音节
⑤有些语素构成一个词时后面可加“子”,也可加“儿”,意
义上有些区别。加“子”时往往指较大的物体,或带有厌恶
的感情色彩;加“儿”时,一般所指物体小巧,或带有喜爱
的感情色彩。
Ⅲ.头 A1.木头、苗头、舌头名素+头
A2.前头、后头、外头有方位意义的语素+头,构成处所名词
B1.说头、奔头、来头动素+头,构成名词,表示抽象的
意义,常用在“有”“没有”的后面,
有时“头”还可以儿化
B2.甜头、苦头、准头形素+头,构成名词,也表示抽象意义
Ⅳ.者有动素+者、动词或动词短语+者、形素+者、表方位词的名素+者。“者”是一个还没变化完全的词缀,
有时还保留词根语素的特性,是一个粘着语素。“者”作为
词缀的主要意思是“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前者”“后
者”可指事物。
5.类前缀和类后缀:
Ⅰ.类前缀半、次、亚、准、类、非、伪、反、全、多、超、大、单
Ⅱ.类后缀①用于指人的名词:员、长、士、家、师、生、工、匠、手、星、友。迷、汉、界、队、族、
②具有贬义的类后缀:佬、鬼(也用于昵称)、棍
③用于表示学术观点、理论、思想、主张的名词:主义、学、论
④用于表示事物特征的名词;气、度、率、风、性、型、形、式
⑤用于表示处所、单位的名词:厅、行、厂、场、站
⑥用于表示器件、用具、物品的名词:具、器、件、机、仪、品
⑦表示章程、方法的名词:则、法1(指法律)、法2(指方法)、法3(指见解)
6.名词的语法特征:
①大多数名词可以受数量词的修饰。汉语要表示人或事物的数量
时,一般不把数词直接用在名词前,而要在数词和名词之间用一个量词。名词也不能单独受量词的修饰。但有时在成语或科技著
作中,数词和名词可以直接连用,如一箭双雕、三心二意、一圆柱体。另外还有一些时古汉语延续下来的用法,如一草一木、一针一线、一夫一妻等、
②名词一般不能受副词的修饰,但有一小部分名词在句中做谓语
时,可以受副词的修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