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会话301句》课文安排及语法点顺序大纲(汉语定稿)(2)

2025-11-05

1、主谓谓语句:the sentence with a subject-predicate

construction

由主谓短语作谓语的句子叫主谓谓语句。主谓短语的主语所

指的人或者事物常跟全句的主语有关。例如:

他身体很好。我工作很忙。星期天人很多。(我觉得这个

例子不太恰当)

2、能愿动词:modal verbs

(1)能愿动词“想,要,可以,会”等常放在动词前表

示意愿、能力或可能。能愿动词的否定式是在能愿

动词前加“不”。例如:

他要买书。我想回家。可以去那儿。我不想买东西。

(2)能愿动词“要”的否定形式常用“不想”。例如:

你要喝饮料吗?——我现在不想喝。

(3)带有能愿动词的句子,只要把能愿动词的肯定形式

2

和否定形式并列起来,就构成了正反问句。例如:你想不想去长城?你会不会说汉语?

备注:有关于“几”和“多少”提问的区别

第十三课:需要(三)needs 要换车you have to change buses

1、双宾语动词谓语句:the sentence with a ditransitive verb as

its predicate

汉语中某些动词可以带两个宾语,前一个是间接宾语(一般

指人),后一个是直接宾语(一般指事物)。这种句子叫双宾

语动词谓语句。例如:

我给你一本书,他找我八毛钱。

2、能愿动词“会”:the modal verb “会”

(1)通过学习掌握了某种技巧:他会说汉语。我不会做中国饭。

(2)表示可能性:他会来吗?

3、数量词做定语:numeral-measure compounds acting as

attributives

在现代汉语中,数词一般不能直接修饰名词,中间必须加上

特定的量词。如:两张票三个本子五个学生

第十四课:需要(四)needs 我要去换钱I am going to change money

1、兼语句:the pivotal sentence

谓语由两个动词短语组成,前一个动词的宾语又是后一

个动词的主语,这种句子叫兼语句。兼语句的动词常常

是带有使令意义的动词。如:请、让、叫等。例如:

请您写一下儿名字。请她吃饭。

2、语气助词“了”(2):the modal particle“了”(2)

1)有时语气助词“了”表示某事或某种情况已经发生。例如:我去商店了。我卖苹果了。

2)带语气助词“了”的句子,其否定形式是在动词前加副词“没(有)”,去掉句尾的“了”。正反疑问句是在句尾加上

“……了没有”,或者并列动词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

“……没……”例如:

他没去商店。我没买苹果。

你吃饭了没有?你吃没吃饭?

第十五课:需要(五)needs 我要照张相I want to take a picture call

1、是字句(2):the “是”sentence (2)

名词、代词、形容词等后面加助词“的”组成“的”字结构,

具有名词的性质和作用,可以独立使用。这种“的”字结构

常出现在“的”字句中。如:这个本子是我的。

2、结果补语:the complement of result

(1)说明动作结果的补语叫做结果补语。结果补语通常

由动词或者形容词充任。例如:打通,写对等。

(2)动词“到”作结果补语,表示人或者运行的器物通

过动作达到某个地点或动作持续到某时间,也可以

表示动作进行到某种程度。例如:

他回到北京了。我们学到第十五课了。

昨天晚上工作到十点。

(3)带结果补语的句子的否定式是在动词前加“没

(有)”。例如:

我没买到那本书。大卫没找到玛丽。

3、介词“给”:the preposition “给”介词“给”可以

用来引出动作、行为的接受对象。例如:

昨天我给你打电话了。他给我做衣服。

复习(三):能愿动词小结summary of modal verbs

1、想:表示主观上的意愿,侧重“打算”“希望”。例如:

你想去商店吗?——我不想去商店,我想在家看电视。

2、要:能愿动词“要”的主要意思和用法有:

(1)表示主观上的要求。否定式是“不想”。例如:我要买件毛衣。

你看过这本书吗?——我不想看。我要看那本杂志。

(2)表示客观事实的需要。否定式常用“不用”。例如:要换车吗?——要换车。(不用换。)

3、会:有两种用法。

(1)表示通过学习掌握了一种技能。例如:我会说汉语。我不会做菜。

(2)表示可能性。例如:现在十点了,他不会来了吧?——别着急,他会来的。

4、能:有两种用法。

(1)表示具有某种能力。例如:

大卫能用汉语谈话。

(2)也可以表示客观上的允许。例如:

你明天上午能来吗?——不能来,明天我有事。

5、可以:表示客观或情理上的许可。例如:

我们可以走了吗?——可以。

我们可以在这里玩儿吗?——不行,这儿要上课。

第十六课:相约(一)making an appointment 你看过京剧吗?have you ever seen a Beijing opera?

1、动态助词“过”:the aspect particle “过”:动态助词“过”

在动词后,说明某种动作曾在过去发生。常用来强调有

过这种经历。例如:

我去过长城。

我学过汉语。

我没吃过烤鸭。

它的正反疑问句是“……过……没有”。例如:

你去过美国没有?你看过那个电影了没有?

在连动句中要表示过去的经历,“过”一般放在第二个动词的

后边。例如:

我去那个饭馆吃过饭。

2、无主句:the sentence without a subject

绝大多数句子都由主语、谓语两部分组成,也有一些句子只

有谓语没有主语,这种句子叫无主句。例如:

有人找你。有人请你看电影。

3、“还没(有)……呢!”:the expression “还没(有)……

3

呢”

表示一个动作现在还未发生或尚未完成。例如:

他还没(有)来呢。

这件事我还不知道呢。

我还没吃过烤鸭呢。

第十七课:相约(二)making an appointment 去动物园going to the zoo 1、选择疑问句:the alternative question

用连词“还是”连接两种可能的答案,由回答的人选择其一,这种疑问句叫选择疑问句。例如:

你上午去还是下午去?

你喝咖啡还是喝茶?

你一个人去还是跟朋友一起去?

2、表示动作方式的连动句:the sentence with verbal constructions in

series showing the manner of an action

这种连动句中前一个动词或动词短语表示动作的方式。如:用汉语介绍,坐车去机场骑自行车去等。

3、趋向补语(1):the directional complement(1)“来,去”补语

一些动词后常用“来”“去”作补语,表示动作的趋向,这种补语叫趋向补语。动作如果是向着说话人的就用“来”,与之相反的就用“去”。例如:

上课了,快进来吧。(说话人在里面)

他不在家,出去了。(说话人在家)

玛丽,快下来!(说话人在楼下)

第十八课:迎接(一)welcome 路上辛苦了did you have a good trip?

1、“要……了”:the expression “要……了”

这种句式表示一个动作或情况很快就要发生。副词“要”表

示将要,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前,句尾加语气词“了”。在“要”

前还要加上“就”或“快”表示时间紧迫。例如:

火车要开了。

快要到北京了。

他就要来了。

“就要……了‘前边可以有时间状语,“快要……了”前边不

行。例如:

他明天就要走了。不能说:他明天快要走了。

2、“是……的”(强调句):the expression “是……的”

(1)“是……的”句式用来强调说明已经发生的动作的时间、

地点、方式等。“是‘放在被强调的部分之前,有时可以省略。

“的”放在句尾。例如:

他(是)昨天来的。

你(是)在哪儿买的?

我(是)坐飞机来的。

(2)“是……的”句式有时候也可以强调动作的施事。例如:

(是)她告诉我的。

第十九课:迎接(二)welcome 欢迎你you are welcome

1、“从”、“在”的宾语与“这儿”“那儿”:the objects of “从”

“在”and with “这儿”and “那儿”

“从”“在”的宾语如果是一个指人的名词或者代词,必须在

它后边加上“这儿”或者“那儿”,才能表示处所。例如:

他从我这儿去书店。

我从张大夫那儿来。

我妹妹在玛丽那儿玩儿。

我的笔在他那儿。

2、介词“从”“离”(旧版本有,新版本删掉):

3、动量补语(旧版本没有,新版本有):the complement of

freguency

(1)动量词和数词结合,放在动词后边,说明动作发生

的次数,构成动量补语。例如:

他来过一次。我找过他两次,他都不在。

(2)“一下儿”做动量补语,除了可以表示动作的次数

外,也可以表示动作经历的时间短暂,并带有轻松

随便的意味。例如:

给你们介绍一下儿。你帮我拿一下儿。

4、动词、动词短语、主谓短语等做定语:a verb ,verb phrase

or subject-predicate phrase as an attributive

动词、动词短语、主谓短语、介词短语作定语时,必须加“的”。

例如:

来的人很多。

学习汉语的学生不少。

这是经理给你的信。

从东京来的飞机下午到。

第二十课:招待reception 为我们的友谊干杯!let’s have a toast to our friendship!

1、程度补语:the complement of degree

(1)说明动作或事物性质所达到的程度的补语,叫程度补语。简单的程度补语,一般由形容词充任。动词和程度补语之间要

用结构助词“得”连接。例如:(????怀疑这种说法)

我们休息得很好。

玛丽、大卫他们玩儿得很愉快。

《汉语会话301句》课文安排及语法点顺序大纲(汉语定稿)(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克和千克》说课稿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