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程度补语的否定式是在程度补语的前边加否定副词“不”。
注意:“不”不能放在动词的前边。例如:
他来得不早。他生活得不太好。
(3)带程度补语的正反疑问句是并列程度补语的肯定和否定形式。例如:
你休息得好不好?这个鱼做得好吃不好吃?
2、程度补语与宾语:the complement of degree and the object
动词后如带宾语,再有程度补语时,必须在宾语之后,“得”和程度补语前,重复动词。例如:
他说汉语说得不好。他做饭做得很不错。我写汉字写得不太好。复习(四):
(一)根据谓语的主要成分的不同,可把句子分成四种类型:
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
(1)名词谓语句the sentence with a nominal predicate由名词或
4
名词结构、数量词等直接作谓语的句子叫名词谓语句。例如:
今天星期六。他今年二十岁。现在两点钟。这本书十八
块五。
(2)动词谓语句the sentence with a verbal predicate 谓语的主要成分是动词的句子叫动词谓语句。例如:
我写汉字。他想学习汉语。他来中国旅行。玛丽和大
卫去看电影。
(3)形容词谓语句the sentence with an adjectival predicate 用来对人或事物的状态加以描写,有时也说明事物的变化。例
如:
天气热了。张老师很忙。这本汉语书很便宜。
(4)主谓谓语句the sentence with a subject-predicate construction as its predicate 主谓谓语句句子中的谓语本身也
是一个主谓短语,主要是说明或者描写主语的。例如:
我爸爸身体很好。他工作很忙。今天天气不错。
(二)提问的六种方法:six types of interrogative sentences
1)用“吗”的疑问句:the question with“吗”这是最常用的提问方法,对可能的回答不做预先估计。
你是学生吗?你喜欢看中国电影吗?你有纪念邮票吗?
2)正反疑问句:the affirmative-negative question 并列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的提问。例如:
你认识不认识他?你们学校大不大?你有没有弟弟?明天你去不去长城?
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the question with an interogative pronoun 用“谁”“什么”“哪”“怎么样”“多少”“几”等疑问代词来提问。例如:
谁是你们的老师?你身体怎么样?哪本书是你的?今天星期几?4)用“还是”的选择疑问句:the alternative question with “还是”当提问人估计到两种答案时,就用“还是”构成选择疑问句来提问。例如:
你上午还是下午去?
你去看电影还是看京剧?
他是美国人还是法国人?
5)用“呢”的省略式疑问句:the elliptical question with “呢”
我很好,你呢?大卫在看电视,玛丽呢?
6)用“……,好吗?”提问:the question with “……,好吗?”这种句子常常是提出建议,征求对方意见。例如:
我们明天去,好吗?
第二十一课:邀请invitation 请你参加will you join us?
1、动作的进行:the continuous action
(1)一个动作可以处在进行、持续、完成等不同的阶段。要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可在动词前加副词“正在,正,在”或在句尾
加语气词“呢”。有时候,“正在,在,正,”也可以和“呢”
同时使用。例如:
学生正在上课(呢)。他来的时候,我正在看报纸(呢)。
他在听音乐(呢)。他在写信(呢)。(2)一个进行的动作可以是现在,也可以是过去或者将来。例如:你做什么呢?——休息呢。(现在:present)
昨天我给你打电话的时候,你做什么呢?——我作练习呢。
(过去:past)
明天上午你去找他,他一定在上课。(将来:future)
第二十二课:婉拒declination 我不能去I can’t go
1、时段词语做状语:words or phrases of duration as adverbial
adjuncts
时段词语作状语表示在此段时间内完成了什么动作或出现了什么情况。例如:
他两天看完了一本书。我们好几年没见面了。
2、动态助词“了”:the aspect particle “了”
(1)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所处阶段的助词叫动态助词。动态助词“了”放在动词后边表示动作的完成。有宾语时,宾语
常带数量或其他定语。例如:
我昨天看了一个电影。
玛丽买了一辆自行车。
我收到了他寄给我的东西。
(2)动作完成的否定是在动词前加“没(有)”,动词后可以不再用“了”。例如:
他没来。我没看电影。
第二十三课:道歉apology 对不起I am sorry。
1、形容词“好”作结果补语:the adjective“好”as a complement of
result
(1)表示动作完成或达到完善的地步。例如:
饭已经做好了。我一定要学好中文。
(2)“好”做结果补语,有时候也表示“定”的意思。
例如:
我们说好了八点去。
时间约好了。
2、副词“就,才”:the adverbs “就”and“才”
副词“就”“才”有时可以表示时间的早、晚、快、慢等。“就”
一般表示事情发生得早,快,或进行得顺利;“才”相反,一
般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慢或进行得不顺利。例如:
八点上课,他七点就来了。(早)八点上课,他九点才来。(晚)
昨天我去北京饭店,八点坐车,八点半就到了。(快,早)
今天我去北京饭店,八点坐车,九点才到。(慢,晚)
3、趋向补语(2):the directional complement(2)动词后有趋向补
语又有宾语,
(1)如果动词后有趋向补语又有表示处所的宾语时,处所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和补语之间。例如:
你快下楼来吧。上课了,老师进教室来了。
他回上海去了。他回宿舍去了。
(2)如果是一般宾语(不表示处所),可以放在动词和补语之间,也可以放在补语之后。一般来说,动作未实现
的在“来(去)”前,已实现的放在“来(去)”后。
5
例如:
我想带照相机去。
他没带苹果来。
我带去了一个照相机。
他买来了一斤苹果。
第二十四课:遗憾regret 真遗憾我没见到他it is a pity that I haven’t seen him。
1、用动词“让”的兼语句:the pivotal sentence with the verb“让”
跟用“请”的兼语句句式一样,动词“让”构成的兼语句也有要求别人做某事的意思。只是用“请”的兼语句更多用于比较客气的场合。例如:
他让我带东西。公司让我回国。我让他给我照张相。
他让我告诉你,明天去他家。
2、“是不是”构成的正反疑问句:the affirmative-negative question
with“是不是”
对某一事实或者情况已有估计,为了进一步证实,就用“是不是”构成的疑问句来提问。“是不是”可以在谓语前,也可以在句首或句尾。例如:
是不是你的照相机坏了?李成儒先生是不是回国了?
这个电影都看过了,是不是?
3、“上”作结果补语(旧版本有,新版本没有)
第二十五课:称赞praise 这张画儿真美!the pictureis very beautiful!
1、“又……又……”:the expression “又……又……”(both……
and……)
表示两种情况或性质同时存在。例如:
你的房间又干净又漂亮。
那儿的东西又便宜又好。
他的汉字写得又快又好。
2、“要是……就……”:the expression “要是……就……”(if……
then……)
“要是”表示假设,后一分句常用副词“就”来承接上文,得出结论。例如:
你要是有《英汉词典》就带来。
要是明天不上课,我们就去滨河公园。
你要是有时间,就来我家玩儿。
复习(五):复习语气助词“了”和动态助词“了”
1、语气助词“了”在句尾,强调某事或某情况已经发生,动态助词
“了”在动词后,强调这个动作已经完成或肯定要完成。例如:昨天你去哪儿了?——我去友谊商店了。(肯定这件事已经发生)你买了什么东西?——我买了一件毛衣。(“买”的动作已经完成)
2、动词后有动态助词“了”,又有简单宾语时,宾语一般要有数量
词或其他定语,或者有比较复杂的状语,才能成句。例如:
我买了一件毛衣。他做了很好吃的菜。我很快转告了她。3、不表示具体动作的动词,如“是,在,有,像”等,一般其后不
用动态助词“了”。4、不表示具体动作的动词谓语句,一般的动词谓语句否定式和形容
词谓语句等,句尾都可以带“了”,表示变化。例如:
现在是冬天了。天气冷了。他现在不是学生,是老师了。我不去玛丽那儿了。
第二十六课:祝贺congratulation 祝贺你!congratulations!
1、“开,下”作结果补语:“开”and “下”as complements of result (1)动词“开”作结果补语:表示通过动作使合拢、连接的东西分开。例如:他打开衣柜拿了一件衣服。请打开书,看第五
十四页。
表示通过动作,使人或物离开某处。例如:车来了,快走开!
快拿开桌子上的东西!
(2)动词“下”作结果补语:表示人或物随动作从高处到低处。
例如:你坐下吧!放下书,去吃饭吧!
使某人或某物固定在某处。例如:
写下你的电话号码。请收下这个礼物吧。
2、可能补语(1):the potential complement (1)
在动词和结果补语之间加上结构助词“得”,就构成了表示可能的可能补语。如“修得好”“打得开”就是“能修好,能打开”
的意思。
它的否定形式是将中间的“得”换做“不”,如“修不好”“打不开”等。
3、动词“了”“着”作结果补语或可能补语:the verb “了”“着”
as a potential complement
(1)动词“了”表示“完毕”“结束”或“可能”的意思。常用在动词后,构成可能补语,表示对行为实现的可能性做出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