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是否有设计(产品)变更 (试制-品质确认-公司内部审 核-初物管理)的程序文件, 是否有设计(产品)变更的实 施记录。
工程FMEA、设计 变更产生的风险
(供给数量维持、确保、品质 事先考虑风险。 FMEA 缺陷、设备故障等)事先已考虑到设计变更基 准备变更计划手顺,考虑了 准、设计变更表。为了能更新设计变更基准, (5M1E有关的变化点)管理。 把调查结果和行动计划都记录在设计变更表上 。 变更管理表的进度管理台帐上写有批次管理和 设计变更的进度管理台帐。 出货时间等内容,且进行管理。 每个变更的进度情况是明确的 <变更工程生产的初品的追溯等> (讨论中、已拒绝采用、已实 施)。 变更内容都写在设计FMEA、工程FMEA、管理计 变更内容相应对工程FMEA、管 划书、工程指示书上,相关部门确认过变更实 理计划书、工程指示书进行修 绩,且有初期流动管理活动的实绩。 改,有修订实绩。 把握变更前后品质特性及工程能力,并且与累 把握变更前后的品质特性及工 死产品的实绩作比较。 程能力
设计变更基准书没有反映事先 考虑到的风险,不过在设计变 更表上有调查风险的栏目。 随时把与相关部门讨论的结果 作为调查结果记录下来。 有跟踪所有设计变更的进度管 理台帐。 相关部门确认变更内容。
设计变更基准书没有反映事先 考虑到的风险,不过在设计变 更表上有调查风险的栏目。 风险调查结果只记录OK和NG。 无管理台帐
设计变更基准书没有反映事先 考虑到的风险。设计变更表也 没有记录风险调查的结果。
相关部门的确认不充分。
没有确认。
仅比较数据(未把握工程能 力) 1.变更后的量产承认申请书 (PSW/PPAP或类似文件)齐全 。 2.处于可以检索的管理状态。 3.但是,从顾客处反馈的记录 管理计划书和工程指导书与最 新图样的内容整合成一致。
联数据也没有比较
7)请出示设计(产品)变更 时的量产承认申请书
量产承认申请书 (或同等文件)
(3)图纸、管理 8)管理计划书和工程指示书 计划书 与最新采用的图样是否是一致 的 9)管理计划书是否囊括从材 料/零件受入至最终产品之间 的所有工程 10)管理计划书是否完整写有 管理计划书的项管理目确认 ANPQP要求事项(或同等要求 事项)
管理计划书 图样 质量记录账册
1.变更后的量产承认申请书 (PSW/PPAP或类似文件)齐全 。 2.处于可以检索的管理状态。 3.从顾客处反馈的记录类文件 管理计划书和工程指示书与最新图样的内容整 管理计划书和工程指导书与最 合成一致,有文件间内容相关性的证据,且该 新图样的内容整合成一致。 证据易懂。 有文件间内容相关性的证据。
实际的生产工程 管理计划书涵盖所有工程,包括入库工程、返 管理计划书涵盖所有工程。 管理计划书 修品、降级(让步)品
的处理、保全、定期可 (包括受入工程) 靠性试验等。 管理计划书记录的事项都按ANPQP(或等同)的 管理计划书记录的事项都按 要求进行。 ANPQP(或等同)的要求进行。 图纸/设计规格的要求事项通过管理计划书/作 图纸/设计规格的要求事项在管 业指示书中展开的全部主要特性值得到确认。 理书中展开的内容,可通过主 要特性值(3个以上)得到确认 制品管理特性值的判断标准是按图样的公差以 制品管理特性值的判断基准反 内的范围实施(有最小偏差的管理) 映的是图样规定的值 有二级供应商的选定基准(与ASES基准等同) 基于质量实绩、质量认定和监 查结果等选定二级供应商
管理计划书基本上囊括了所有 工程。
1.变更后的量产承认申请书 (PSW/PPAP或类似文件)不齐 全。 2.或不能达到检索的管理状态 。 管理计划书和工程指导书与最 新图样的内容部分不一致。而 且ANPQP第五阶段要求提交的记 录(或同等记录)未能马上拿 部分工程不再管理计划书之内 。 项目有遗漏
无变更后的记录(无PSW或类似 文件)。
没有保持一致,也没有必要的 记录。
没有管理计划书。
二级 (1)二级供应商 1.1)请回答二级供应商的选 供应 的选定和质量保 定方法 商的 证协议 管理 1.2)请回答二级供应商的选 择和质量保证合同
新规二级供应商的选定方法基 供应商名录 准书 评价结果记录 (初次,在评 价) 品质保证合同
产品的管理特性的判断基准基 本上是按图纸值的公差来实施 的,但有记录遗漏部分。 仅根据质量认定来选定二级供 应商
产品的管理特性的判断基准基 本上是按照图纸值的公差来实 施的,担忧记录遗漏和误记部 没有二级供应商的选定基准
产品的管理特性的判断基准与 图纸值不一致,或没有记载公 差。 选定二级供应商时连质量方面 都没有考虑
合同和二级供应 按顾客(主机厂、SCM)的要求事项,有供应商 有供应商的品质保证基准,与 商一览表 的品质保证基准,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比 供应商签订合同。 如:部品采购条件、采购合同) 采购部品的质量 保证协议 供应商PPAP文件 的内容: QMS开发,变更 点管理,PFMEA,C/Plan, WI,PSW等 要求独自的品质管理基准(不过内容是按照 ISO9001、ISO/TS16949及相当于OEM、CSR、 ANPQP) CSR=Customer specific requirments 以顾客的品质管理基准为基础 来制定。 顾客的品质管理基准书于供应 商处展开。
1.3)是否有二级供应商的质 供应商质量保证手册 量保证基准(包括管理计划、 工程变更、初物管理、不合格 品管理等),并签署了质量保 证协议/合同。
有针对二级供应商的质量保证 基准、契约
,但漏了主要的项 目(管理计划书、工程变更、 初物管理、不合格管理等)。 没有既定基准书,必要时才编 制。
没有针对二级供应商的质量保 证基准。
为管理二级供应商。
(2)二级供应商 2)请回答二级供应商的质量 二级供应商的项目管理 质量保证体系 管理方法。请出示二级供应商 的质量实绩以供参考。
对供应商展开PPAP或相当于APQP的内容。 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对二级供应商开展节点管 理(管理项目与公司内容部相同,约10项管理 项目的程度)
对供应商展开PPAP或相当于 APQP的内容。 有大约5项管理项目的程度(设 备准备、作业者培训、作业技 能、工程能力、夹具、工具准 备、工程不良率、过去问题检 出率、监查结果等)。 对于各个方面的问题(纳入不 良、整车厂的指摘、市场索 赔),对二级供应商实施严密 的管理(8D报告)。
没有节点管理,但是有生产前 的监查(对整个公司进行确 认,仅进行了书面确认也可) 。
只在生产前开展监查(对主要 供应商)。
生产前的监查也没有。
二级供应商的品质保证体制
对主要不合格(排名前五位) 的活动计划实施管理。
管理不充分。(内部不合格、 缺乏对策、行动迟缓)
未对二级供应商的行动计划实 施管理
8D报告清单
8D报告书
目标设定及实绩跟踪 9 3)指导计划 3)请回答有无二级供应商的 监查、指导计划 对最差供应商nag的特别行动 及处罚等行动。
1.8D报告管理台帐项目完整。(管理项目充 分,及时更新) 2.8D的回答没有滞后。 管理平均回答天数,将要滞后时提出警告(有 对8D回复和反馈的管理体制) 对每个供应商提出质量目标,每月跟踪结果。 (只是纳入品质也可)(基于前年实绩的回 顾) 目标实际和跟踪 1.有二级供应商的监查/指导计划(遵循标准、 供应商监查计划 日常管理、质量确认、异常处置、不合格对策 、实绩 及防止再发生、变更管理、质量记录)。 2.所有二级供应商的目标均达成。 <锁定最差二级供应商> 对最差供应商同公司内相关部门一起采取包括 管理评审在内的特别活动,向二级供应商的最 高管理者提出改善的承诺要求(会议每月一 次,开催)
1.8D报告管理台帐项目完整。 (管理项目充分,及时更新) 2.8D的回答没有滞后。
1.8D报告管理台帐项目完整。 (管理项目充分,及时更新) 2.8D的回答滞后。
8D报告管理台帐项目不完整。 (管理项目不充分,不能及时 更新) 或多数8D的回答滞后。 1.没有目标提示。 2.实绩管理的频度为三个月一 次的程度。 二级供应商出问题时进行监查 、指导。
没有8D报告的管理台帐
全部提出同一品质目标
,每月 把握实绩。 1.有耳机供应商的监查/指导计 划。 2.跟踪二级供应商的数据,有 目标未达的情况。 <锁定最差二级供应商> 对最差供应商同公司内相关部 门一起采取包括管理评审在内 的特别活动,向二级供应商的 最高管理者提出改善的承诺要 求(会议开催每月一次以下)
全部提出同一品质目标,但实 绩结果三个月一次的程度。 对二级供应商进行不定期监 查,必要时进行相应指导。
没有对二级供应商的实绩进行 管理。 没有二级供应商管理。
对最差供应商采取包括管理评 审在内的特别活动(未同公司 内相关部门一起),向二级供 应商的最高管理者提出改善的 承诺要求(会议开催每月一次 以下)
最最差供应商仅仅跟踪目标, 未开展指导活动
没有关注最差供应商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