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B复习要点(4)

2025-11-16

7.《尚书》是中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分为古文《尚书》、今文《尚书》。

8.司马迁开创了本纪、世家、纪传、书、表五种体例,其“不虚美、不隐恶”的著史原则为中国史学开创了优良传统。《史记》不仅是伟大的史书,也是中国史传文学的高峰。

9.班固所著《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与《史记》并称“史汉”。 10.《汉书》记载了从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的历史,由于是奉诏编修的,故其坚守儒家正统思想,艺术成就逊于《史记》,更具有“官史”色彩,对后世正史的影响实在《史记》之上。

11.晚唐诗坛前期主要有“小李杜”即李商隐和杜牧。李商隐是晚唐诗歌成就最高的作家,其《无题》等爱情诗尤为后人称道,在艺术上形成了深情绵邈、典丽精工的特色。杜牧的诗众体兼长,七绝成就尤高,风格清丽明快、豪爽俊逸。

12.晚唐后期诗坛有两大倾向:一是以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为代表的批判现实派,写下一些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二是以司空图、韩偓为代表的隐逸派,更注重诗歌的艺术形式。

13.北宋初年诗坛,“卑弱”是其根本毛病。北宋初年出现的“白乐天体”,代表为李昉、徐铉,这一派后起之秀王禹偁学习杜甫和白居易,实为北宋诗文革新之滥觞。 14.北宋初年诗坛出现的晚唐体,主要学习姚合、贾岛,此派代表除宰相寇准外,还有魏野、林逋等。

15.北宋初年诗坛出现的西昆体,主要学习李商隐诗风,以王若钦、杨亿为代表。杨亿将此派诗歌编为《西昆酬唱集》,西昆诗派由此得名。

16.张承志的小说有一种散文化倾向,其作品《旗手为什么歌唱母亲》、《黑骏马》、《北方的河》、《金牧场》等,都与蒙古族历史、回族历史和现实生活有关。 17.鲁迅又是现代杂文的开拓者,作品大都收入《热风》和《坟》。

18.1924年至1925年继续创作小说《祝福》、《离婚》、《伤逝》等,编成第二部小说集

《彷徨》出版。

19.20世纪30年代突出剧作家有李健吾、夏衍和曹禺。李健吾代表作《这不过是春天》、《梁允达》等。夏衍的《赛金花》运用漫画笔法,夏衍的《上海屋檐下》,将时代特征融入到剧中人物身上;曹禺的《雷雨》、《日出》、《原野》成为中国现代戏剧的成熟与经典之作,其中四幕剧《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

20.20世纪90年代后,当代戏剧出现了主旋律戏剧、经典名剧、商业性戏剧、实验戏剧并存的局面。有表现时代人物和重大社会现实的作品,如《三峡魂》、《中国制造》,也有对经典小说的重新展现,如《死水微澜》、《生死场》。

1.《尚书》以记言为主,是古代最早的散文体式,它代表了西周之前散文的发展水平,标志着古代散文逐渐走向成熟。

2.《国语》是西周初年至春秋末各国的文献汇编,约成书于战国初期,相传为左丘明所作。其记言之文及其所开创的国别体对后世颇有影响。

3.北宋诗坛的全盛时期是神宗、哲宗两朝,主要代表人物是王安石、苏轼和黄庭坚。王安石的诗称为“王荆公体”、“半山体”;苏轼是登上北宋诗坛顶峰的人物,其诗最突出特点是“以文为诗”。

4.爱国诗歌是南宋前期诗坛的一种突出现象,代表诗人有陈与义、吕本中、曾几等人。 5.南宋中期,出现了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尤袤这“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的诗歌形成独特的“诚斋体”;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代表了其田园诗的最高成就,他不愧为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陆游诗歌最主要的内容都是爱国诗,陆游是南宋最有成就的爱国诗人。

6.曹禺于1933年创作处女作四幕话剧《雷雨》,该剧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真正走向确立。1935年创作剧本《日出》,获《大公报》文艺奖,《日出》与《雷雨》奠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

7.曹禺的五个经典剧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家》促进了中国现代

话剧的成熟。

8.1926年,徐志摩、余上沅等人成立了中国戏剧社,主张“研究戏剧艺术、建设新中国国剧”。

9.第一个文学十年(1917-1927)集中发表散文作品的地方有:《新青年》杂志的“随感录”、《小说月报》、《语丝》等刊物。

10.《新青年》从1918年1月开始,就全部采用白话文。1921年,周作人发表了专门讨论现代散文的《美文》一文,将“须用自己的文句与思想”看作现代散文最重要的特点。

11.1924年,《语丝》周刊创立,周氏兄弟和林语堂任意而谈,无所顾忌,他们这一时期的散文被冠名为“语丝体”的名号。 12.20世纪20年代,现代散文的收获很丰富,名家名作有:冰心的《笑》、《寄小读者》,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等。这一时期散文的成就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

13.第二个文学十年(1927-1937年),在北方出现了“京派”作家群,沈从文、朱光潜是其理论先导,还有何其芳、李广田、吴伯箫、萧乾等“京派”作家。

14.20世纪90年代,散文因其轻巧多变迅速成为主要的文体之一。代表作: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张承志的《荒芜英雄路》、周国平的《人与永恒》、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等突出人生和文化哲理思考的“文化散文”。

15.贾平凹是民间风俗的展示者。80年代以来的散文集中写商洛山区,如《商州初录》、《商州又录》等十分经典的作品;其后,他又有“闲适”风格的作品,如《说话》、《四十岁说》。

16.余秋雨是历史文化的哀情者,散文中有很强的文化反省意识,形成对人文山水的关注,有著名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等。

17.1936年,何其芳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何其芳著名的散文

集《画梦录》于1937年获得《大公报》文艺奖金。《画梦录》被称为“诗人的散文”。延安时期,何其芳散文变得平易朴实,有《还乡杂记》等。

18.现代文学时期,散文诗兴起。许地山的《空山灵雨》是这类创作较大的结集,鲁迅的《野草》更是散文诗中的经典之作。

19.1924年,《语丝》周刊创立,周氏兄弟和林语堂任意而谈,无所顾忌,借散文继续着文化评论的努力,他们这一时期的散文被冠名为“语丝体”的名号。

20.代表中国新诗初期最高成就的是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其《女神》传达着“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1.话本小说有两个发展阶段:前期多为说书艺人的口头创作和书会才人的粗糙记录,如《清平山堂话本》。后期的话本又叫“拟话本”,主要产生于明中期以后,代表作是“三言”、“二拍”等,其最大特点是文人创作的供阅读用的案头文学。

2.清代的章回小说中,鸿篇巨制有《醒世因缘传》等。诞生于康熙中期的《儒林外史》和诞生于乾嘉时期的《红楼梦》是两篇不朽杰作。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时期,出现大量改良小说和革命小说,以期改造社会。还有讽刺、谴责小说,如四大谴责小说: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刘鹗的《老残游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的《孽海花》等。

3.明清时期,冯梦龙的“三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凌濛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分别代表了拟话本小说和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4.海子被认为是当代诗坛的一个“天才诗人”,创作了很多抒情短诗和《太阳 . 七部书》等长诗。

5.闻一多是“新月派”的领衔人物之一,他提出著名的“三美理论”,其诗集《死水》中的诗作就贯彻了“三美”理论。他还多年从事古典文学研究,有《神话与诗》、《楚辞校补》等专著。

6.被誉为“乡愁诗人”的是余光中,乡愁是其诗歌的重要主题。 7.1942年冯至出版的《十四行诗》,完全采用了现代白话口语的形式。

8.“新月派”诗人闻一多提出著名的“三美理论”,主张诗歌应当有音乐的美(主要指平仄、音韵)、绘画的美(主要指词藻、色彩与意境等)、建筑美(主要指诗节句式的匀称整饬)。

9.“象征派”诗歌是20世纪20年代后期兴起的诗风,代表人物是李金发。他效仿法国象征主义诗歌,以生涩的意象和暗示性的隐喻,表现人的幻觉、潜意识以及对人生隐秘的探求。

10.“现代派”诗歌流派是指1932年之后围绕《现代》杂志的一批诗人,包括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废名、林庚等。他们坚持“纯诗”的观念,诗的思维、诗的情绪、诗的内在韵律。

11.20世纪30年代“左联”倡导的“革命诗歌运动”,以1932年成立的“中国诗歌会”为中坚,特点是密切反映时代变化,抒发革命激情,追求形式的大众化、通俗化,追求刚健壮阔的力之美。这一派代表诗人有殷夫(白莽)、蒲风等。 12.代表20世纪40年代新诗歌发展水平的是七月派和九叶派。

13.“七月派”是在艾青影响下、以理论家胡风为中心的作家诗人群,代表人物有绿原、阿垅、曾卓、牛汉等。他们的创作趋向现实主义,追求诗歌的政治性和战斗性,从时代变革潮流中吸取诗情,同时注入诗人的个性。这一流派的作品选集有《白色花》。 14.“文革”结束后,“朦胧诗”形成一种创作潮流。代表作者有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

15.以韩东、于坚等为代表的“第三代”诗人的特点表现为注重日常生活的审美,价值观念上的反崇高、反英雄,艺术上则反优雅、反意象,有意用原生态的口语入诗,因此也被称为“民间诗歌”。

16.1976年1月起,为悼念刚刚逝世的周恩来总理,谴责、批判“四人帮”政治集团,


大学语文B复习要点(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24届二轮 数列求和与数学归纳法 专题卷 理(全国通用)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