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B复习要点(3)

2025-11-16

波的《山乡巨变》、浩然的《艳阳天》、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等。

19.寻根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小说类型,特点是力图用现代意识探寻民族文化的得失,以及民族精神重建的可能性,主要作家作品有韩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郑义的《老井》、王安忆的《小鲍庄》等。

20.新写实小说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小说类型,注重对日常生活“原生态”的还原复写,以所谓客观化的冷漠笔法来叙述现实的困厄与无奈。这类创作以池莉的《烦恼人生》、刘震云的《一地鸡毛》、方方的《风景》等为代表。

1.《孟子》为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人编撰。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仁政、王道的主张,主张性善论,强调民贵君轻和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修养。《孟子》善用比喻和寓言,其雄辩犀利的文风对唐宋古文很有影响。

2.《庄子》中的内篇为庄子自著,外篇及杂篇为其门人及后学所著。庄子为老子之后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视“逍遥游”为人生最高境界。《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中艺术成就最高者。

3.战国后期的诸子散文发展为长篇大论,是独立的个人著述,标志着议论文在体式和技巧两个方面的高度成熟。代表:《荀子》《韩非子》。

12.荀子是孟子之后的大儒,也是由儒入法的过渡人物。荀子主张性恶说,提倡法制,有唯物主义的天道观,主张“制天命而用之”。《荀子》为荀子自著,多为专题论文,显示学者之文的特色,是后人心中真正的论说文。

4.社会剖析派:这是属于“左翼”的文学流派,强调用马克思主义的理性分析指导创作,反映重大题材,用阶级分析方法剖析和塑造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因为能充分满足时代的需要,这一流派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乃至当代都有巨大影响。

5.以革命文学组织“左联”为主的“左翼小说”,强调跟进时代,反映重大题材,表现对现实的批判与反抗,追求强烈的宣传效果。代表作家作品有蒋光慈的《短裤党》、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丁玲的《韦护》、张天翼的《包氏父子》以及萧红的《生死场》

等。

6.1949-1966年的十七年,创作的优秀短篇小说有李准的《不能走那条路》、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峻青的《黎明的河边》、王愿坚的《党费》、茹志鹃的《百合花》、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等。

7.柳青的《创业史》是一部史诗性的作品,塑造了“新人”梁生宝等一批达到相当艺术水准的“典型人物”形象。

8.杨沫的《青春之歌》带有“自叙传”色彩,可以看作是一部知识分子的“革命成长史”。

9.文革结束后进入新时期,出现新的小说创作潮流,包括“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还有“寻根小说”以及“新写实小说”。

10.王蒙以50年代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知名。80年代发表《风筝飘带》、《春之声》、《蝴蝶》等小说,多以共和国历史的沉浮为题材,发掘人性的丰富性。他的有些作品追求意识流。

11.“乡土文学”作家群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他们多是流落城市的文学青年,热衷于用回忆的笔触写故乡的破败和辛酸,作品多带浓厚的乡土气息,较知名的有彭家煌、台静农、许杰等。

12.1906年,李叔同等人在东京成立春柳社,这是中国最早的新式戏剧社团,该剧团公演的《黑奴吁天录》标志着中国话剧的开端。 13.20世纪20年代,西方戏剧作品纷纷被介绍到中国来。最早的一批戏剧都是易卜生式的社会问题剧,代表作有胡适的独幕剧《终身大事》。

14.1921年爱美剧社在上海成立。1926年徐志摩、余上沅等人成立中国戏剧社,主张“研究戏剧艺术、建设新中国国剧”;田汉主持了南国社。

15.第一个文学十年的戏剧侧重揭示社会问题,表现男女平等、婚恋主题的作品盛行,如余上沅的《兵变》、洪深的《赵阎王》、欧阳予倩的《泼妇》《潘金莲》,熊佛西的《兰

芝与仲卿》。

16.冰心最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发表于20世纪20年代前半期,如《寄小读者》、《往事》;30年代代表作《平绥沿线旅行记》;40年代发表系列散文《关于女人》。

17.沈从文的散文多关注湘西之作,如《湘行散记》、《湘西》,充满浓郁的人性美和自然美。

18.新中国成立后,散文创作主要继承解放区散文创作的传统,讴歌时代、表现重大社会主题、报告新时代的生活现象成为其主要内容,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巴金的《生活在英雄们中间》。

19.当代杂文方面,有邓拓、吴晗等人用以古论今的方式写的报纸杂文专栏《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长短录》等。

20.文革结束,侧重个人情感的散文创作才真正恢复起来。如孙犁的《晚华集》、《无为集》,陈白尘的《云断梦忆》,丁玲的《“牛棚”小品》,杨绛的《干校六记》等,巴金的《随想录》在20世纪80年代影响较大。

1.20世纪80年代,散文创作重新提出了美文的概念,这一时期的学者散文有张中行的《负暄琐话》,金克木的《天竺旧事》、《文化的解说》,王佐良的《一次动情的旅行》等。

2. 五言诗的真正确立是在汉代,最早出现在民间。东汉中期以后,文人开始五言诗的创作。

3. 迄今有案可查的最早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东汉班固的《咏史》。

4. 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趋于成熟,成就最高者是《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萧统所编的《文选》,其作者多为失意文人,这些作品多为他们在乱离时代的哀怨之音。

5.《诗经.黍离》中“黍离之悲”的含义包括怀念故土盛世、感伤国势衰亡、希望天佑东周。

6. 我国第一位有诗集传世的伟大爱国诗人是屈原 ,其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

7.《韩非子》是韩非自著。韩非是先秦法家学派集大成者,力主“法后王”。其文章重质轻文,严峻峭拔,剖析入微。

8.两汉论说文包括哲理和政论两大类。后者指单篇流传的奏疏和专论,最有成就的作家是贾谊、晁错、刘向等人。

9.贾谊的代表作是《治安策》、《论积贮疏》、《过秦论》;晁错的代表作为《言兵事疏》、《论削藩疏》、《论贵粟疏》。刘向是西汉著名经学家、目录学家,其最为后世传诵的是《谏营昌陵疏》,被誉为“西京第一书疏”。

10.司马迁所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长达三千余年的历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宗旨。

11.初唐有两大作家群:一是继承六朝遗风的宫廷诗人,主要有唐太宗君臣(如“文章四友”之一的杜审言);二是改革六朝诗风的诗人,以“初唐四杰”(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和陈子昂为代表。

12.盛唐是唐诗的成熟期和第一个高峰期,代表着唐诗的最高水平。其主体是山水田园和边塞两大诗派和李白、杜甫两大诗人。

13.盛唐山水田园诗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边塞诗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盛唐诗坛有两座巅峰:“诗仙”——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其诗风豪放飘逸;“诗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其诗风沉郁顿挫。

14.中唐是唐诗发展的第二个高峰。代宗大历年间,活跃在诗坛上的是刘长卿、韦应物和“大历十才子(以钱起、卢纶为代表)”。刘长卿自诩为“五言长城”,韦应物与稍后的柳宗元合称为“韦柳”。

15.贾平凹自20世纪80年代起陆续发表有关陕西商州地区农民生活变迁的小说,如《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等“商州系列”小说和长篇小说《浮躁》。1993年出版《废

都》,表现荒凉的“废都”意识,引起极大争议。

16.王安忆有“寻根小说”《小鲍庄》。1986年以后,她发表了“三恋”(《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小说。八九十年代之交,她的《叔叔的故事》、《乌托邦诗篇》、《伤心太平洋》汇入这一时期的“家族叙述”小说潮流。90年代中期以后,她的《长恨歌》等作品引领了“老上海怀旧潮”。

17.汪曾祺只写短篇小说,代表作《受戒》、《大淖记事》等,继承的是“京派作家”的风格。

18.第一个文学十年最突出的剧作家是田汉和丁西林。丁西林专长独幕喜剧,代表着新文学运动以来中国话剧在喜剧创作方面的成就,代表作《一只马蜂》、《压迫》。 19.田汉是创造社作家,为现代话剧起到了奠基作用,其作品呈现出诗人写剧的特色,强调一种诗人情调的流动,代表作《获虎之夜》、《名优之死》。

20.第二个文学十年,许多作家迅速左转,田汉发表《我们的自己批判》,其作品转为对现实奋争的关注。

1. 屈原开创的楚辞,是我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的源头和典范。鲁迅称屈原的作品“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2. 罗敷 是 《汉乐府.陌上桑》中的女主人公。 3. . 行行重行行》是一首思妇诗。

4. 曹操是建安时期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他的诗歌内容包括四大类:纪事、述志、游仙、咏史。比如反映时代乱离何和人民疾苦的,如《蒿里行》《苦寒行》,被称为“汉末实录”;表现自己政治理想和雄伟抱负的,如《观沧海》、《龟虽寿》等。曹操被鲁迅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5. 被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的作品是《古诗十九首》。

6. 乐府本是国家音乐机关的名称,正式成立于西汉武帝时期。六朝时称这些合乐的曲辞为“乐府”,“乐府”遂成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其中的民歌部分称为汉代乐府民歌。


大学语文B复习要点(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24届二轮 数列求和与数学归纳法 专题卷 理(全国通用)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