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苏州阳澄湖半岛养老养生项目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3.2. 露筋 3.2.1. 现象
柱、梁、墙、板拆模后,发现混凝土表面有钢筋露出。 3.2.2. 原因分析
1)钢筋保护层垫块过少甚至漏放,造成钢筋紧贴模板。
2)钢筋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较密,石子粒径较大,卡在钢筋上。 3)模板拼缝不严密,造成缝隙处严重漏浆。
4)混凝土振捣时振动棒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造成露筋。 3.2.3. 预防措施
1)浇捣混凝土时,应检查钢筋位置,采取限位措施,防止钢筋偏位。 2)检查保护层的垫块厚度、数量、位置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应及时修整。 3)钢筋稠密区域,应选择适当的石子,石子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间最小净距3/4。
4)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振动棒撞击钢筋,在钢筋稠密区域内可用刀片式振动棒振捣。
5)模板缝隙处要采取填嵌措施,防止漏浆。
6)混凝土振捣时不得踩踏钢筋,如有钢筋被踩弯或松扣者,应及时调整,补扣绑好。 3.3. 孔洞 3.3.1. 现象
混凝土结构内有空腔,局部没有混凝土,其深度超过钢筋保护层厚度,缺陷处往往有钢筋外露。 3.3.2. 原因分析
1)同“蜂窝”、“露筋”等原因。
2)在钢筋稠密区域或预留洞口和预埋件处,混凝土浇筑不畅通。 3)洞口模板无排气孔。 3.3.3. 预防措施
1)钢筋稠密区域,可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筑,如机械振捣有困难,可采用人工振捣
~26~
中国人寿苏州阳澄湖半岛养老养生项目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配合。
2)预留洞口处应在两侧同时下料,并采取侧部开口浇灌措施,振捣好后,再封模板。
3)控制好下料,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超过3m时,用串筒、溜槽等下料,保证混凝土不离析。
4)采取正确的振捣方法,振捣跟着下料走,操作时采取快插慢拔,防止漏振。 3.4. 烂根 3.4.1. 现象
拆模后,发现柱、墙根部混凝土有一段缺浆,有空隙,或形成蜂窝状孔洞等现象,且有一定的延伸长度。 3.4.2. 原因分析
l)模板根部缝隙不严、漏浆。
2)浇筑前未进行同混凝土配合比砂浆接浆。 3)水灰比过大,混凝土和易性差,使石子沉底。 4)一处下料太多,振捣不实。 3.4.3. 预防措施
1)模部根部缝隙要采取堵嵌措施,防止浇捣漏浆。 2)浇筑时,先下同混凝土配合比砂浆接浆。
3)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经过试配,选择合适配合比。 4)控制一次下料厚度,防止混凝土离析。
5)采取正确振捣方法,振动棒插点应均匀排列,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快插慢拔,循序振捣,以免漏振。 3.5. 缺棱掉角 3.5.1. 现象
在梁柱、墙和洞口处发现混凝土局部掉落,如不规整,棱角有缺陷等现象。 3.5.2. 原因分析
1)模板垃圾未清,拆模时造成混凝土角拉损。 2)拆模过早,造成混凝土角随模板拆除破损。
~27~
中国人寿苏州阳澄湖半岛养老养生项目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3)拆模时操作过猛,碰坏混凝土角。 3.5.3. 预防措施
1)模板垃圾清理干净,不得粘有残浆杂物。
2)控制拆模强度(墙模板、柱侧模板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应不小于 1.2MPa )。 3)小心拆模,以免拆模碰坏混凝土棱角。 3.6. 洞口变形 3.6.1. 现象
拆模发现洞口形状不规整,歪斜,几何形状与设计图纸要求形状不相符。 3.6.2. 原因分析
1)模内顶撑间距过大,断面太小,固定不牢。 2)模内无斜撑,刚度不足,不能确保模框方正。 3)混凝土浇捣时不对称下料,振捣时将模板挤偏。 4)洞口模板与主体模板固定不好,造成相对移动。 3.6.3. 预防措施
1)模内支撑断面、间距应通过计算确定。 2)模板安装固定根据施工方案要求进行。
3)混凝土浇捣时,要对称下料、振捣,并注意振动棒不能碰撞模板。 3.7. 缝隙夹渣 3.7.1. 现象
施工缝处混凝土结合不好,且有缝隙或夹有垃圾杂物,造成混凝土整体性差。 3.7.2. 原因分析
1 )浇筑混凝土前,没有认真处理施工缝表面,如清除浮石、垃圾,浇水湿润以及用同配合比混凝土砂浆接浆。
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停歇时间混有杂物积存在混凝土表面,浇筑时未认真检查清理。 3.7.3. 预防措施
1)在已硬化混凝土表面上继续浇捣混凝土前,应清除表面残浆、浮石、垃圾、杂物,充分浇水湿润,用同配合比混凝土砂浆接浆。
~28~
中国人寿苏州阳澄湖半岛养老养生项目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2)混凝土浇筑停歇时,在继续浇筑前,先认真检查,清理垃圾及杂物,以防施工缝处造成缝隙夹渣。 3.8. 裂缝 3.8.1. 现象
拆模后,结构混凝土由于受温差,荷载,沉陷,养护等原因影响,表面出现裂缝,按其方向和形状可分为:水平裂缝、垂直裂缝、纵向裂缝,横向裂缝以及呈放射状裂缝,按裂缝深度可分为:表面裂缝、深进裂缝和贯穿裂缝,特别在混凝土结构上要防止深进裂缝和贯穿裂缝的出现,以确保结构安全。 3.8.2. 原因分析
1)水灰比过大,表面产生气泡、龟裂。 2)水泥用量过大,易引起收缩裂缝。 3)拆模过早,易引起表面拉裂。 4)混凝土表面抹压不实,易引起龟裂。 5)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太薄,顺筋而裂。
6)缺箍筋、斜筋、温度筋及洞口加强筋和房屋四角混凝七楼地坪抗扭钢筋。 7)大体积混凝土无降低内外温差措施。 8)养护不当。 3.8.3. 预防措施
1)配制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现浇板的混凝土应采用中粗砂。
2)控制拆模强度,墙板、柱侧模拆模时,混凝土强度不小于1.2MPa。
3)混凝土浇捣完毕后采取两次抹实压光方法,即在混凝土收水前再在表面进行抹实压光。
4)混凝土浇捣前检查保护层垫块厚度数量、间距是否适当,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门窗洞口和房屋四角等薄弱部位适当放置加强肋,以防止这些部位裂缝。 6)加强混凝土浇筑后养护工作,对裸露表面应及时用潮湿材料覆盖,认真养护,气温高的天气,应进行浇水养护,使混凝土保持始终湿润。
7)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应有降低内外温差措施,如果用低热的水泥配制混凝土,
~29~
中国人寿苏州阳澄湖半岛养老养生项目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掺适量粉煤灰,降低水泥用量,加入缓凝剂,减缓浇筑速度,以利散热,用塑料薄膜和湿草包遮盖混凝土,浇水养护,留测温孔,检测混凝土内部温度,以掌握内外温差。
8)混凝土应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其减水率不应低于8%。
9)预拌混凝土的含砂率应控制在40%以内,每立方米粗骨料的用量不少于1000kg,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大于15%。
10)预拌混凝土进场时按检验批检查入模坍落度,别墅住宅不应大于180mm,其它住宅不应大于150mm。
11)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阳台、雨蓬等悬挑现浇板的负弯矩钢筋下面,应设置间距不大于300mm的钢筋保护层垫块,在浇筑混凝土时保证钢筋不位移。
12)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上(双层双向配筋时,布置在下层钢筋之上),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线管的直径应小于1/3楼板厚度,沿预埋管线方向应增设φ6@150、宽度不小于450mm的钢筋网带。严禁水管水平埋设在现浇板中,当给排水管道设计为埋置式时应对是否有方便可行的检修措施进行严格把关。
13)现浇板浇筑时,模板使用前表面应清理干净,组合后应使接缝严密,必要时应采用双面胶带加强,浇混凝土前对模板、墙体充分湿润;在混凝土初凝前应进行二次振捣,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两次压抹。
14)现浇板浇筑后,应在12h内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15)现浇板养护期间,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不得进行后续施工。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OMPa时,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吊运、堆放重物时应减轻对现浇板的冲击影响。
16)现浇板的板底宜采用免粉刷措施。
17)支撑模板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边支撑立杆与墙间距不得大于300mm,中间不宜大于800mm。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保证按规范要求拆模。
18)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