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苏州阳澄湖半岛养老养生项目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分小心地一层一层地撕开,切勿损坏卷材,然后将卷材表面的污物清除干净,再行搭接施工。 3.2. 空鼓
(1)铺贴卷材的基层潮湿、不平整、不清洁,均影响防水层与基层的粘结,基层内的水分受热蒸发,气压增大,粘结不牢的防水层内充满蒸汽与基层脱离,形成空鼓;压铺时用力不均,也可造成粘结不实而空鼓,铺贴立面卷材更易产生这种情况;胶粘剂涂刷不匀或基层露底、出现凝胶,以及铺贴时未彻底排除空气。
(2)铺贴合成高分子或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应注意将胶粘剂涂刷均匀、不得露底,且不宜反复涂刷形成凝胶;铺贴卷材应及时按横向顺序用力滚压,以排除残存空气,然后再滚压使其粘牢;要处理好接头的粘结,做好收头施工,对卷材搭接重叠三层的部位,必须用聚氨酯密封膏填充封闭。
(3)对已经出现空鼓的卷材防水层,可将空鼓部分的卷材剪掉,再加铺卷材,按规定分层搭接,补贴密实。 3.3. 管道部位卷材粘贴不良
(1)卷材铺贴前,先在管道根部周围做增补处理,注意做好管道根部的卷材收头处理。 (2)卷材防水层已出现翘边等粘结不良现象时,应撕开并清理干净,根据形状将卷材剪口,再重新铺实,然后以附加卷材铺贴封严。 4. 底层地面沉陷 4.1. 施工
1 地面基土回填应分层夯实,分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2 回填土内不得含有有机物及腐质土。
3回填土应按规范要求分层取样做密实度实验,压实系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
第三节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1. 模板工程 1.1. 轴线偏位
现象:拆模后,发现混凝土柱、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偏移。
~16~
中国人寿苏州阳澄湖半岛养老养生项目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1.1. 原因分析
1)轴线放线错误;
2)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发生偏位后不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 3)支模时,不拉水平、竖向通线,月无竖向总垂直度控制措施。 4)模板刚度差,水平拉杆不设或间距过大。
5)混凝土浇捣时,不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捣高度过高挤偏模板。 6)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偏位。 1.1.2. 预防措施
1)模板轴线放线后,要有专人进行技术复核,无误后才能支模。
2)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限位措施,如采用焊接钢件限位,以保证底部和顶部位置准确。
3)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总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
4)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5)混凝土浇捣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6)混凝土浇捣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灌高度要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范围内。 1.2. 变形 1.2.1. 现象
拆模后发现混凝土柱、梁、墙出现凸肚、缩颈或翘曲现象。 1.2.2. 原因分析
l)支撑及围擦间距过大,模板截面小,刚度差。 2)墙模板无对销螺栓或螺栓间距过大,螺栓规格过小。
3)竖向承重支撑地基土未夯实,不垫板,也无排水措施,造成支承部分下沉。 4)门窗洞口内模间对撑不牢固,易在混凝土振捣时模板被挤偏。
5)梁、柱模板卡具间距过大,或未夹紧模板,以致混凝七振捣时产生侧向压力导致局部爆模。
~17~
中国人寿苏州阳澄湖半岛养老养生项目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6)浇捣墙、柱混凝土速度过快,一次浇灌高度过高,振捣过份。 1.2.3. 预防措施
1)模板及支架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其本身自重,施工荷找及混凝土浇捣时侧向压力和振捣时产生的荷载,以保证模板及支架有足够承载能力和刚度。
2)梁底支撑间距应能保证在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支撑底部若为泥土地基,应先认真夯实,设排水措施,并铺放通长垫木或型钢,以确保支撑不沉陷。
3)梁、柱模板若采用卡具时,其间距要按规定设置,并要卡紧模板,其宽度比截面尺寸略小。
4)浇捣混凝土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控制浇灌高度,特别是门窗洞口模板两侧,既要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又要防止过分振捣引起模板变形。
5)梁、墙模板上部必须有临时撑头,以保证混凝土浇捣时,梁、墙上口宽度。 6)当梁、板跨度大于或等于4m时,模板中间应起拱。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度的0.1~0.3% 1.3. 标高偏差; 1.3.1. 现象
测量楼层标高时,发现混凝土结构层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有偏差。 1.3.2. 原因分析
1)每层楼无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未做平。 2)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不按标记施工。 3)楼梯踏步模板未考虑装修层厚度差。 1.3.3. 预防措施
1)每层楼设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须做找平。 2)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严格按标记施工。 3)楼梯踏步模板安装时应考虑装修层厚度
4)发现问题须及时解决,不能延误一拖再拖,避免后期偏差更大给施工带来困难及损失。
~18~
中国人寿苏州阳澄湖半岛养老养生项目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4. 接缝不严; 1.4.1. 现象
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空隙,造成混凝土浇捣时漏浆,表面出现蜂窝,严重的出现孔洞、露筋。 1.4.2. 原因分析
1)木模板安装周期过长,因木模干缩造成裂缝。 2)木模板含水过大,制作粗糙,拼缝不严。
3)浇捣混凝土时,木模板不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 4)梁、柱交接部位,接头尺寸不准、错位。 1.4.3. 预防措施
1)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
2)木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捣混凝土时,木模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缝。
3)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严密,发生错位要校正好。 1.5. 脱模剂使用不符要求; 1.5.1. 现象
拆模后模板表面用废机油涂刷造成混凝土污染,或混凝土残浆不清除即刷脱模剂,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等缺陷。 1.5.2. 原因分析
1)拆模后不清理混凝土残浆即刷脱模剂。 2)脱模剂涂刷不均或漏刷,或者涂层过厚。
3)使用废机油作脱模剂,污染钢筋、混凝土,影响混凝土表面装饰质量。 1.5.3. 预防措施
1)拆模后,必须清除模板上遗留混凝土残浆,尔后再刷脱模剂。
2)严禁用废机油作脱模剂,脱模剂材料选用原则应为,既便于脱模又便于混凝土表面装饰。
3)脱模剂涂刷要均匀,一般以 2 度为宜,以防漏刷,也不宜涂刷过厚。 4)使用标准,质量过关的脱模剂,不准糊弄了事,偷工减料。
~19~
中国人寿苏州阳澄湖半岛养老养生项目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6. 模内清理不符要求; 1.6.1. 现象
模内残留木块、碎砌块等建筑垃圾,拆模发现混凝土中有缝隙,且有垃圾杂物。 1.6.2. 原因分析
1)墙、柱根部的拐角、梁柱接头最低处不留清扫孔,或所留位置无法进行清扫。 2)封模之前未进行第一遍清扫。
3)钢筋绑扎完毕,模内未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清扫。 1.6.3. 预防措施
1)在封模前,将模内垃圾清除干净。
2)墙、柱根部的拐角、梁柱接头处留清扫孔,模内垃圾清除完毕后及时将清扫口处封模。
3)钢筋绑扎完毕,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清除模内垃圾。 1.7. 封闭或竖向的模板无排气孔、浇捣孔; 1.7.1. 现象
由于封闭或竖向的模板无排气孔,混凝土表面易出现气孔等缺陷,高柱、高墙不留浇捣孔,易出现混凝土捣空现象 1.7.2. 原因分析
1)墙体内大型预留洞口底模未设排气孔,易使混凝土对称下料时产生气囊,导致混凝上不实。
2)高柱、高墙侧模无浇捣孔(俗称留门子板),造成混凝上浇灌自由落距过大,易离析或振动机头子不能插到,造成振捣不实。 1.7.3. 预防措施
1)墙体的大型预留洞口底模开设排气孔,使混凝土浇筑时气泡及时排出,确保混凝土浇筑密实。
2)高柱、高墙(超过3m)侧模要开浇捣孔(留门子板),以便于混凝土浇筑和振捣。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