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蔓的分枝性很强。西瓜的胚芽发育成为主蔓。当主蔓长到一定长度时,由于茎的机械组织不发达,含水量较高,难以支撑自身的重量,便匍匐于地面生长,易被折断。主蔓的长度因品种和栽培条件的不同而异,一般在3-7米之间。在主蔓叶腋中的腋芽发育成的侧枝称为一次侧枝,其中以茎基部第2-5片叶叶腋中所发出的侧枝较为健壮,其生长势和结果能力均较强,所结的瓜较大。以后再生出的侧枝生长势和结果能力逐渐减弱。在一次侧枝上还可以萌生出二次侧枝。生长势旺、分枝能力强的品种或在较高的肥水条件下,可相继发生三次或四次侧枝,因而形成繁茂的地上部分。在生产上,为保持适当的群体,协调茎叶生长和开花结果的关系,一般进行整枝,去掉过多的分枝,大棚西瓜栽培一般留2-3蔓。
西瓜茎蔓上着生叶片的地方称做节,两节之间称为节间。在子叶以上第5、6片叶之前,节间很短,成为短缩茎,形成西瓜植株直立的部分。此后,节间便伸长而成为蔓。蔓的节间长度除品种本身的特性外,还受栽培条件的影响。节间长度一般为10厘米左右,最长的可达20-30厘米,在过量的肥水供应,特别是氮肥用量偏大及密度过高、通风透光条件较差的情况下,节间会明显伸长,呈旺长状态。反之,在土壤干旱、氮素缺乏等条件下,节间缩短。茎蔓节间的长短是生产中正确进行苗情诊断、合理确定种植密度及肥水管理等措施的依据。
3、叶
西瓜叶分子叶和真叶。
子叶有两片,在种子中已发育形成,呈长椭圆形,较肥厚,由极短的叶柄着生在子叶节上,其中贮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为种子的发芽、出苗及幼苗发育提供能量和营养。在真叶长出并能进行光合作用之前,子叶是唯一的光合作用器官。因此,幼苗期保护好子叶,使子叶肥大,延长其功能期,是培育壮苗的重要保证。子叶的大小与品种、种子大小及环境条件有关,一般大粒品种、同一品种中大粒种子,温度、光照等环境优越时,子叶就大;反之,则小。
真叶即是通常说的叶子。西瓜的真叶由叶柄、叶片、叶脉三部分组成。叶柄长而中空,叶脉为网状脉。叶片为单片,互生,无托叶,叶序为2/5,形状因着生的位置而不同,一般呈心脏形,三裂,裂刻深浅不同,叶缘有锯齿,表面密被茸毛,并覆有一层蜡质,可以减少水分的蒸腾,这是西瓜的抗旱特征之一。
西瓜叶片的颜色呈绿色或浅绿色。叶片大小、形状、叶色、叶柄长度等因品种和栽培条件而异。一般情况下,主蔓第1-3片真叶的面积较小,全缘或有浅裂,在第3-5片真叶之后,叶片逐渐增大,并出现裂刻,呈现出本品种固有的叶形。西瓜叶片的大小与素质和整枝技术有关,一般成龄叶的长度为20-22厘米,宽18-25厘米,进行早熟大棚栽培时由于早春温度较低,叶片相应减小。一般西瓜的叶片数90-350片。长蔓品种叶多而大,短蔓品种叶少而小。在正常的条件下,叶柄长度与叶身长度相似,但如果肥水过多或田间郁蔽造成光照不足时,叶柄的长度会超过叶片长度,叶片也明显变大变薄,叶色变淡。在这种情况下,往往花梗也相应伸长,影响坐果。在栽培管理上可以根据叶片的大小、叶柄长度、叶的颜色等进行合理施肥和浇水。叶片的寿命一般为30天左右。
西瓜叶片的正反面均有气孔,正面较多,反面较少。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通过
6
光合作用制造的碳水化合物,供根、茎、叶、花和果实的生长发育所用。因此,在生产上应注意保护好叶片,尽可能延长叶片的功能期,才能使西瓜高产优质。
4、花
西瓜的花为单性花,分为雌花或雄花,雌花或雄花着生在同一植株上,即雌雄同株。花着生在叶腋间。
西瓜属于典型的虫媒同株异花授粉作物。雌、雄花单生,雄花的发生早于雌花,但也有少数品种或少数植株为两性花。西瓜花的花冠为黄色,雌花中的雌蕊位于花冠基部,呈峰窝状,柱头宽4-5毫米,其中有许多细毛,起着附着花粉粒的作用,柱头的先端多为三裂,与子房心皮的数目相同。雌花花冠下的子房,通常称为瓜胎或瓜纽。雌花的柱头和雄花的花药上都具有蜜腺,可使花粉粒附着柱头上,并吸引蜜蜂进行传粉。因此,田间放蜂可以提高坐果率。另外,蚂蚁也可起到传粉的作用。
西瓜的花器官分化较早,在二片子叶充分发育时,第一雄花芽就开始分化。在同一茎蔓上,一般雄花早于雌花开放,第一朵雄花多出现在主蔓第5-8节,进入开花期后,每天可有两朵雄花同时开放。第一雌花的着生节位因品种不同而异,大棚早熟品种多在5-7节,中晚熟品种一般在9-13节,雌花间隔节位一般为5-8节。雌花着生节位受温度影响最大,温度愈高,雌花节位愈高。试验证明:夜间温度较低时,形成的雌花较多,且第一雌花出现的节位亦低。
西瓜花寿命短,属半日花,一般上午开花,授粉后下午闭合。但未授粉或未受精和浸水的花可以连续开放2天。每天开花时间的早晚,常受前一天温度(主要是夜温)的影响,温度较高,则开花早,反之,则开花晚。一般5、6月份西瓜的开花时间多在上午7-9时,日光温室和大棚西瓜在3、4月份开花时间略向后延迟一些。无论雌花还是雄花,都以当天开放的生命力最强,授粉结实率高。西瓜花后一个半小时以内雌花柱头和雄花花粉生理活动最旺盛,此时是人工授粉的最佳时期,一般10时以后授粉的坐果率就显著降低。
西瓜的授粉主要受昆虫和天气的影响。晴暖天气,昆虫活动早而频繁,有利于授粉。相反,阴天气温低时昆虫活动少,会影响授粉。西瓜经授粉后,花粉粒经过发芽、花粉管伸长,通过柱头进入子房并伸入胚珠,精核与卵细胞结合,完成了授粉受精过程,这一过程约需一昼夜。
5、果实和种子
西瓜的果实为瓠果,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整个果实由果皮、果肉和种子三个部分组成。 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紧密、坚实,最外层为密排的表皮细胞,表皮上有气孔,外面有一层角质层,表皮下面有8-10层带叶绿素的细胞或无色细胞,这层即为外果皮;紧接着外果皮的是由几层已木质化的石细胞,组成机械组织,这层机械组织的厚薄,以及其细胞木质化程度的差异,决定了不同品种间果皮硬度的差异、裂果的难易,以及贮藏性和耐运输性的强弱;再往里边就是肉质薄壁组织的中果皮,这层组织通常均为无色,组织较果肉细密,水多,含糖量不高,一般不作生食,但可作菜用,习惯上所称的瓜皮就是指这一部分。这层组织的厚薄,因品种不同而不同,也因果实发育期间的环境条件不同而有所差异。薄皮品种果皮厚度多为0.7-1厘米,其中大部分小型西瓜品种仅有3-5毫米,厚皮品种可达2-4厘米,四倍体少籽西瓜品种通常皮略厚一些。
7
另外,低节位结的瓜和果实发育期间温度较低时,果皮较厚。
果肉,即通常所说的“瓜瓤”部分,是由胎座薄壁细胞发育而成的,到果实成熟时,胎座细胞的中胶层开始解离,细胞间隙增大,形成大量的巨型含汁液薄壁细胞,其中被大量的水分填充,水分含量占90%-95%,还有葡萄糖、蔗糖、果糖等糖类,一般总糖量含7%-12%。含糖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品种特性,也与栽培条件(如土质、施肥、浇水、温度等)有关,含糖量高的品种含糖量可达13%以上,低的不足7%。大棚栽培小型的西瓜品种含糖量一般为11%-13%。
西瓜果肉的颜色是由瓜瓤中所含色素的种类和数量决定的。红瓤品种含有茄红素和胡萝卜素,茄红素含量高的颜色深。黄瓤品种含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不含茄红素。黄色的深浅取决于胡萝卜素含量的高低,含量高者为橘黄,低者为浅黄。白瓤品种(如三白)则是在果肉中含有黄素酮类,并与各种糖结合成糖苷形式存于细胞液中,而呈现白色。
西瓜果实形态,大致可分为圆形(果形指数接近于1)、高圆形(果形指数1.0-1.1)、短圆筒形(果形指数1.2-1.3)与长圆筒形(果形指数在1.5或以上)。
西瓜的种子是由雌花子房中的胚珠受精后发育而成的,为无胚乳种子。由种皮、幼胚和子叶三部分组成,形状有扁平卵圆形或椭圆形。一端呈钝圆,另一端较窄尖,为喙,是种子发芽时胚根伸出的地方。西瓜种子的种皮比较坚硬,空气和水分难以渗入,早春育苗时为促进发芽,需要进行浸种,在常温下一般浸种6-10小时。西瓜种子的色泽大体可分为白、黄白、棕、黑、红等,千粒重多者可达250克,少则10余克,一般在60-120克,大棚西瓜品种千粒重在40-60克之间。西瓜种子的寿命因贮藏条件的不同而异。在低温干燥的良好贮存条件下可达10年以上,在室温条件下,实际应用年限为2-3年。
西瓜果实的形状、大小、皮色以及种子的大小和颜色因品种而异,也是品种鉴别的重要依据。
(二)生育周期
西瓜从种子发芽出苗,到开花结果再收获种子,完成一个生命周期,一般需要70-120天,大棚西瓜品种多数为80-100天。可分为营养生长和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西瓜在各阶段都有不同的特征和生理要求,同时各个阶段之间又不可绝对分开,两者有重叠的时间。在每一阶段中,由于植株的生长发育中心不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不同。
1、营养生长阶段
西瓜在营养生长阶段可分为发芽期、幼苗期、伸蔓期。 (1)发芽期
西瓜种子吸水膨胀后,在适宜的条件下开始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胚根伸出种皮,下胚轴伸长,子叶展开,直到第一片真叶显露(俗称破心),这一段时间称为发芽期,也叫出苗期。在正常播种情况下,约经过8-10天。早熟栽培的西瓜采用浸种催芽法,这一过程所需时间大大缩短。发芽期根据种子发芽的特点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又可分为两个时期,即发芽前期和后期。
①发芽前期 通常指发芽过程,以种子“露白”为界限。该期对温度、湿度和通气条件要求严格,在正常条件下需2-3天。在较高的湿度条件下,水分通过种皮渗入种仁,种子开始膨胀,
8
当种子吸水达到本身重量的60%左右时,基本完成吸水过程。该过程进行的快慢与温度的高低有直接关系。水温较低时,吸水速度较慢,当水温高(最高不超过60℃)时,吸水速度相应加快。此后,在适宜的温度下,种子内部酶的活性加强,开始一系列生化反应,通过呼吸作用将高分子态的物质,分解转化为低分子态的物质,同时放出能量,供胚萌动利用。若条件适宜,胚根便突破种皮即“露白”。在30℃左右的温度条件下这一过程约需1-2天。因为此期主要依靠种子(子叶)中贮存的营养物质,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因而,时间愈短愈好。
②发芽后期 是从种子“露白”到第一片真叶显露的这段时间。已经出芽的种子,在土壤温度适宜时,胚根下扎,然后因下胚轴的伸长使子叶节弯曲,随着下胚轴继续伸长,将子叶顶出土壤,完成出苗过程。在发芽后期,胚根下扎形成早期吸收器官,子叶出土展平后,面积虽小,却具有很强的光合能力,为幼苗转入同化作用的自养阶段做好了准备。因为这一过程是在土壤中完成的,所以,所需时间的长短与土壤条件密切相关。据观测,在10厘米地温为17.5℃时,约需10天,而在19℃温度下则缩短到7天,若温度达到28-30℃,仅需4天左右。当子叶拱土时,若温度高于25℃,就易使下胚轴徒长,形成高脚苗,也叫“窜秆子”。此期温度掌握在20-22℃较为适宜。
(2)幼苗期
西瓜经“破心”后到长至4-6片真叶(团棵)所经历的时间为“幼苗期”。其中又可分为二叶期和团棵期。此期所需时间长短因品种和栽培条件而异,在气温20-25℃左右,大约需20天左右,如果气温在15-20℃,则需30-35天。幼苗期有两个生长中心,即根系和叶片。叶片的光合产物主要输送到根中,使根系迅速扩展,初步形成具有一定吸收能力的根系群。地上部的生长除肉眼见到的叶片数增加外,还有生长锥的分化。据观察,二叶期除有两片展开的真叶外,在生长点已分化出4-5枚幼叶和2-3枚叶原基,每一个叶腋中又都有侧枝的分化,在第六、七片真叶的叶腋内已观察到花原基的分化。到“团棵”时,在生长点已有8-9枚分化完全的小叶,第6节以前的各叶腋中均见到侧枝分化,以后各节的叶腋中也可见到小叶、侧枝、卷须和花芽的分化。在解剖镜下可以观察到6-10节叶腋中的雄花原基,在11-12节叶腋中已可辨出雌花的分化。因此,在这一时期已逐渐开始了生殖生长。由于大棚西瓜早熟栽培时,此期主要是在苗床上度过的,所以应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加强通风和炼苗,以促进根系和地上部各器官的发育,培育壮苗。
(3)伸蔓期
西瓜从“团棵”经过“甩龙头”到坐果节位的雌花开放所经历的时间叫“伸蔓期”。若气温在20-25℃时,大约需要20-25天。大棚西瓜采用地爬栽培时,进入伸蔓期后,植株地上部营养器官进入一个新的快速生长阶段,茎蔓由直立生长变为匍匐生长,茎叶生长非常迅速,根系继续旺盛生长,但伸展速度减缓。到该期结束时,根系已基本建成,地上部营养器官也有相当的规模,为开花结果奠定了基础。
伸蔓期不同节位的叶片担负着不同的功能,功能叶制造的光合产物主要运往主茎的顶端,供茎蔓伸长和叶片增长利用。这一阶段栽培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在保护和促进根系发育的基础上,促进叶片和茎蔓的健壮生长,以形成较大的营养体,保持较大的同化面积,为结果打好营养基础。
9
同时,由于该期末雄花和雌花已经开放,植株由营养生长为主逐渐转入生殖生长为主,因此,要注意防止植株过旺生长。生产上要根据天气、地力和植株长势情况,合理施肥浇水,对营养生长过旺的采取压蔓和整枝等方法进行适当控制,以保证生长中心转向生殖生长。
2、生殖生长阶段
从花芽分化到果实成熟,都属于生殖生长。可分为花芽分化期、开花坐果期、膨瓜期、成熟期。大棚早熟品种需25-30天,中、晚熟品种需30-40天。果实是生长中心,坐瓜后植株叶片制造的光合产物绝大部分运送到果实中去。此期根已基本停止生长,随着果实的膨大,茎叶的长势也逐渐减缓。
(1)花芽分化期 当植株第一真叶平展时,作芽剖观察,可见1-4片幼叶,第五片叶正在分化,六、七片已有叶原基,在第六、七叶的叶腋内出现雄花原基的突起,花芽分化就从这时开始。第二叶平展第三叶露心时,已有10片幼叶,在第八叶的叶腋内,出现第一朵雌花原基突起。雄花与雌花的分化,前期基本相同。如原基分化成一圆锥形突起,然后出现萼片、花瓣。不同品种花芽分化的迟早及节位是不同的,早熟品种一般在第一、二真叶期,节位在第八节以内。中晚熟品种一般在第四片真叶期以后,节位也在第八节以外。苗期低温有利于雌花分化,雌花着生节位也降低,因此,在春季气温偏低时,大棚西瓜早期雌花往往出现无雄花授粉现象。
(2)开花坐果期 从雌花开放到果实长到鸡蛋大小,幼果上的茸毛明显稀疏(称为褪毛)为止。在25-30℃的温度条件下,需4-6天。在这一时期,茎叶继续旺盛生长,是此阶段的生长中心,由于开花授粉坐果出现,植株生长已明显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因而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但以营养生长为主。此期果实的绝对重量虽然增长很少,但其生长率却很高,果实细胞分裂增殖主要在这一时期。此期是茎叶生长与果实发育争夺养分最为激烈的阶段,如果营养生长过旺,幼果获得的营养不足,就会造成“化瓜”。此期干旱、光照不足、低温等不良环境条件,均会影响坐果和果实的发育。因此,栽培上应尽量创造适宜的条件,调控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保证植株坐果。控制过旺的营养生长,保证光合产物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合理分配,促进坐果。瓜农在此时常进行整枝、压蔓、适当节制浇水,大棚西瓜要用人工辅助授粉,使用生长刺激素等,确保早结瓜。
(3)膨瓜期 西瓜幼果褪毛以后,果实体积增大,到果实定个所经历的时间为“膨瓜期”。此间一般需要15-25天。这一阶段的生长中心为果实。由于果实细胞的增大,而使果实体积迅速膨大,果重急剧增加。据测定,普通西瓜品种花后第12-22天,果实平均日增重200-300克,大棚西瓜品种平均日增重50-80克,是争取高产的关键时期。到该期末,果实的皮色、大小和形状基本定型,呈现出本品种的特征,果肉刚刚开始着色,但糖分含量很低,基本不能食用。在这一时期中,植株茎叶干鲜重的增长占全生育期的65%,果实干鲜重的75%-80%是此期增长的,因而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均十分旺盛的时期,也是肥水的吸收高峰期。生产上,应保证充足的水、肥供应,尤其是足量的水分,以促使果实迅速膨大,实现高产、优质。
(4)成熟期 果实定个到收获为“成熟期”,一般经过4-6天。此期主要是果实内部糖分的转化和积累。植株以生殖生长为主,营养生长减缓,但如果条件适宜和加强管理,仍有继续结果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