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成因与对策研究(3)

2025-08-11

农村中小学不良文明礼貌现状分析

何 静 李雪梅 张宇文

学校课题组成员对全校中小学生分别进行了抽签问卷调查(调查卷附后),调查分小学与初中。共发调查试卷宗250份,收回试卷宗246份,有效试卷宗242份,调查主要针对学生日常生活的文明、礼仪现象,内容有:“上学放学路上不良文明礼貌情况、就餐时不良文明礼貌现象、就寝时不良文明礼貌现象、课间活动不良文明礼貌现象、集会时不良文明礼貌现象、校园保洁不良文明礼貌现象、文明用语不良文明礼貌现象”七大版块56项具体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包括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我们把调查的情况进行了归纳总结,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常见的不文明行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上学、放学路上不良文明礼貌现象

“与人打架,欺负小同学”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学生占调查人数的22%;中学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1%;“随意践踏庄稼”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学生占调查人数的37%;中学占调查人数的52%;“不遵守交通规则”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同学占调查人数的37%;中学占调查人数的53%;“不爱护花草树木”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占调查人数的58%;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4%;“不尊敬长辈”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20%;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37%;“不按时到校回家”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32%;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5%;“乘坐三无车辆,不重视安全”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19%;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3%;“随意下河洗澡”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14%;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5%; 二、就餐时不文明礼貌现象

“乱倒饭菜”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66%;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7%;“不尊重食堂工作人员”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22%;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7%;“就餐不排队、插队”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37%;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72%;“就餐时打闹、嬉戏”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4%;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67%;“值勤人员不认真值勤”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17%;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7%;“不带餐具”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20%;中学生占调查人数人数的57%;“不爱惜粮食”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27%;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61%;“不爱护食堂公物”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3%;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6%。 三、就寝时不良文明礼貌现象

“不按时就寝”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37%;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69%;“不服从宿管人员的安排”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24%;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3%;“不遵守纪律,大声喧哗”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调查人数的33%;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63%;“就寝时吃零食,乱扔垃圾”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5%;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65%;“就寝时玩手机、看小说、听歌”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19%;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67%;“不洗脸、不洗脚,不重视个人卫生”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27%;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7%;“物品随意

摆放”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35%;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7%;“就寝时打闹、嬉戏”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2%;中学为生占调查人数的70%。 四、课间活动时不文明礼貌现象

“不到制定地点活动”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30%;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38%;“乱扔垃圾”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60%;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63%;“语言不文明,说脏话”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生占调查人数的51%;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67%;“损坏公物,惹事生非”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22%;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7%;“吃零食、抽烟、上网”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33%;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3%。 五、集会时不良文明礼貌现象

“不遵守集会纪律”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3%;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60%;“不按时到会、早退”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33%;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7%;“东倒西歪,不注意形象”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28%;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1%;“不佩戴少先队、团员标志”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30%;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7%;“不排队、插队现象”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34%;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5%;“不尊重领导讲话”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9%;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7%;“不服从集会安排,随意乱窜”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37%;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69%;“随意吐痰,吃零食”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5%;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9%。 六、校园保洁的不文明礼貌现象

“校园内乱扔垃圾”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0%;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60%;“随地吐痰”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5%;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8%;“卫生打扫不彻底”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26%;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7%;“不按时打扫卫生”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23%;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6%;“攀折花木,践踏草坪”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27%;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4%;“不主动维护校园清洁”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27%;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1%;“垃圾不入筐,不适当处理”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35%;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9%。 七、文明用语的不良文明礼貌习惯

“出口成脏,不注意文明用语”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3%;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8%;“嘲笑、讥讽别人,不尊重别人”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3%;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8%;“背后议论别人”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3%;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7%;“不尊敬师长”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24%;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3%;“不使用文明语言”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35%;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2%;“取绰号”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7%;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65%;“直呼家长姓名”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26%;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7%;“不主动问好,打招呼” 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5%;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0%。

天池九义校不良文明礼貌现状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接受调查对象: 初中, 小学

年级: 年级 班,姓名: ,性别 , 是否留守: 是, 否 家长文化程度: 大专, 高中, 初中, 小学, 文盲。

下列不良文明礼貌现象,有的后面划勾: 1、上学、放学路上:

A、与人打架、欺负小同学( ) B、随意践踏庄稼( ) C、不遵守交通规则() D、不爱护花草树木() E、不尊敬长辈() F、不按时到校、回家()

G、乘坐“三无”车辆,不重视安全() H、随意下河、下塘洗澡()

其他不良文明礼貌现象: 2、就餐时不良文明礼貌现象 A、乱倒饭菜() B、不尊重工作人员() C、就餐不排队、插队()

D、就餐时打闹、嬉戏、大声喧哗() E、执勤人员不认真执勤() F、不带就餐用具() G、不爱惜粮食() H、不爱护食堂公物() I、就餐不讲究卫生()

其他就餐时不良文明礼貌现象: 3、就寝时不良文明礼貌现象 A、不按时就寝()

B、不服从宿管人员的安排() C、不遵守纪律,大声喧哗() D、就寝时吃零食、乱扔垃圾() E、就寝时玩手机、听歌、看小说() F、不洗脸、脚,不注重个人卫生() G、物品任意摆放() H、就寝时嬉戏、打闹()

其他就寝时不良文明现象: 4、课间活动的不良文明礼貌现象: A、不到指定活动场所活动() B、乱扔垃圾()

C、语言不文明,说脏话() D、损坏公物,惹是生非() E、吃零食、抽烟、上网等() F、乱写乱画()

G、不注重安全、进行危险活动() H、你推我搡、不遵守纪律()

5、集会时的不良文明礼貌现象 A、不遵守集会纪律() B、不按时集会、早退、说话等() C、东倒西歪,不注重自身形象() D、不佩戴少先队、团员标志() E、不排队、插队等() F、不尊重领导讲话()

G、不服从集会安排、随意乱串() H、随意吐痰、吃零食()

其他集会时的不良文明礼貌现象: 6、校园保洁的不良文明礼貌现象 A、在校园内乱扔垃圾() B、随地吐痰()

C、清洁卫生打扫不彻底、甚至不打扫() D、不按时打扫清洁卫生() E、随手攀折花草、践踏草坪() F、熟视无睹、不主动维护校园清洁卫生() G、垃圾不入筐、不适当处理()

其他校园保洁的不良文明礼貌现象: 7、文明用语的不良文明礼貌行为 A、出口成脏、不注重文明用语() B、嘲笑、讥讽别人、不尊重别人() C、背后议论别人() D、不尊敬师长() E、不使用文明语言() F、取绰号()

G、直呼学生家长姓名去乐() H、与长辈见面不主动问好()

其他文明用语的不良文明礼貌现象:

(其他生活中的不良文明礼貌包括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

农村中小学生不良生活习惯的成因分析

唐 剑 何江海 康晓琳

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实践中,经过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教育的训练所形成的稳定的行为方式或行为倾向。曾经有位科学家说过: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幼儿园学到的。他在幼儿园学到了:饭前便后洗手,东西要放整齐,不乱扔果皮、纸袋等垃圾,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要坚持睡午觉等。由此,不难看出:好的生活习惯需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比知识的获得重要得多,会使一个人终身收益。我们通过与学生、老师、家长的交谈,将其原因总结如下: 不良饮食习惯成因分析:

(1)环境影响:学校周围到处都是想发“学生财”的小商贩,为学生提供大量食品,是学生形成不良饮食习惯的主要因素。(2)父母溺爱: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长辈们的宠爱,让他们随心所欲。养成了挑三拣四的坏习惯,常因饭菜不合胃口,一不满意就“不吃饭”。此时学生们的父母急得团团转,不是哄着、骗着、求着他们吃一点,就是赶紧上街买他们点的菜或零食,心急如焚地做给宝贝吃。如今的零食品种繁多,惹得孩子心头痒痒,加上部分孩子有减肥思想,于是好多孩子将“零食当正餐”。(3)家长对孩子的生活照顾不周,贪图方便给些零花钱让他们自己解决早餐问题。孩子还小,不能很好地安排每天的饮食,往往吃得太饱、吃得没有营养甚至省下早餐钱另作他用。不仅使一上午的身体、学习受到影响,还影响了午餐的摄取量。(4)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受别人或大人饮食习惯的影响:看到别人吃零食,自已就想吃零食。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吃零食、挑食的坏习惯。 不良内务整理习惯的成因:

(1)学生从小过强的依赖性。饭来张口,衣来伸手。(2)家长的过分溺爱,学生从小就缺少做力所能及的事,什么事情都靠父母或他人。(3)缺少上进心。做事容易满足,常抱“应付”和“混过去就行”的极不负责的态度。(3)家长没有勤劳的习惯和雷厉风行的作风,促进了学生懒惰习惯的形成。 不良着装习惯的成因:

1.许多学生一味地模仿电视里的艺术形象。认为这才是展示自已的个性的有效方法。2.学生之间的互相攀比,为了让自己与众不同。3.跟着大街上流行时尚走,学生们却认为这是“酷”的象征,是一种时髦的行为。

不良睡觉习惯的成因:

1.学生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自控能力差是导致在睡觉时间高谈阔论,干扰别人正常休息的直接原因。2.在夜晚违纪不容易被老师或家长发现。3.生理或心理性失眠也是导致学生不守睡觉纪律的重要原因。4.网络的诱惑。学生常常用手机上网和翻围墙去网吧上网,从而导致影响同室的同学的睡眠。 不良卫生习惯成因:

1、农村环境卫生差:农村的生活环境相对比较差,房屋和道路设施拥挤。甚至还存在大量的木房、简易搭建房等,更是光线阴暗、环境潮湿,拥挤不堪。村里缺乏公共厕所、垃圾箱(桶)、垃圾运输车、垃


农村中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成因与对策研究(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工程材料课后习题及答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