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 贵德县三河地区及尕让乡已发现古文化遗址共58处。其中玉皇阁、文庙等保存完整,另有白马寺、罗汉堂寺、珍珠寺等一批保存相对完好的佛教寺院。有古堡寨、古城廓遗址53处,较为知名的还有“贵德八景” (黄流春涨、沸泉冬温、东山烟雨、南海溪声、素古积雪、仙阁插云、龙池灵湫、羊峡古碑),贵德名胜众多,还有峡谷蚀貌、白塔映日、河滨翠珠、古柳拂市、神崖滴水、坐曲飞瀑以及以“天下黄河贵德清”而闻名德黄河水上旅游等景观共同构成了贵德丰富的旅游资源。 5.2.4自然条件
贵德县位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黄河自西向东横贯县境中北部,流程76.8公里。全境沟壑纵横,山川相间,呈现多级河流阶地和盆地丘陵地貌。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形成四山环抱的河谷盆地。海拔最低的松巴峡口2710米,最高的阿尼直海山5011米,县城海拔2200米。贵德深居内陆,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光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短促凉爽,秋季阴湿多雨,冬季漫长干燥,气温日差较大。年平均气温7.2?,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4?,极端显低气温-23.8?。年平均降水量251-559毫米, 全年无霜期258天,作物生长期223天,年日照时数为2928小时。 5.2.5民俗风情
贵德县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都有着独特而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和文化。
社火是汉民族群众性的大型娱乐活动,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开路灯、龙灯、杨林、狮子、旱般、拉花姐、八大光棍、眉户戏等。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八至十五,是民间演社火的日子,为春节增添热闹的气氛。
贵德藏族舞蹈主要有古老的集体舞蹈,动作既粗犷又优美,表情奔放,不受
26
场地、时间的限制。河西乡下排村的藏舞颇负盛名,已被收入《中国舞蹈集成》青海分卷内。佛教寺院的民族舞蹈,藏语称“羌姆”,汉语称为“跳神”、 “跳官经”。其内容多取保护寺院安宁、驱邪降魔、祝愿地方风调雨顺、人畜两旺、五谷丰登之意。跳神活动每年在农历正月、十月的寺院法会上举行,舞姿时而粗犷奔放,时而细腻婀娜,气氛庄严肃穆。
每年四月末至五月初举办的“梨花艺术节”,是县内规模较大的群众游园会。届时伴着漫天的梨花芬芳,游客络绎不绝,于梨园、林地和河边,欣赏怒放的梨花、唱歌、跳舞、啜饮,充分表现了生活的美满与乐趣。在梨花节上,还有物资交流、商贸洽谈等活动,节日规模盛大。
一年一度的六月会,旧称丰登会,是集文体活动与物资交流为一体的大型传统民俗活动,在农历六月二十左右举行。农历六月是高原的黄金季节,此时的贵德树木成荫,绿草成茵。参会的人成群结队而来,使这里人山人海,盛况空前。
六月六的滴水崖是贵德的沐浴节,其活动别具风情。滴水崖是位于河东乡黄河南岸的一处沙石崖头,隔河与虎头崖相望,崖下常年滴水不断,被誉为“神崖滴水”。
民间传说六月六这天用崖水洗浴可驱瘟除病,所以这天汉、藏群众纷拥而来,接水洗浴,并取水回家。人们在浴后则三五成群席地而坐,举杯劝酌,引吭高歌,造出一片花儿、拉尹的海洋。
贵德“梨花艺术节”
史册记载表明,贵德历史悠久,古文化灿烂绚丽。瓜果种植始于明代,因而清康熙年间《河州志》就有“贵德州地方,多水田,瓜果蔬乐”之记载。而梨中尤为“长把梨”引以为豪,名闻遐迩,成为贵德的代名。贵德辖内所有果树中梨树占七成左右。当你漫步在田间地头,坐客在农家小院,嗅之清香诱人,食之甘
27
甜爽口。当你走过葱郁的梨花园,一股淡淡的香味,一丝清洌的自然气息扑鼻而来,沁人心脾,令人迷醉。这时你屏住呼吸,静神闭目,深深地吸一口清洌的空气,仿佛全身充满透亮。自公元一九九八年每年四月中旬举办的“梨花艺术节”,是县内规模较大的群众游园会,届时伴着漫天的梨花芬芳,游客络绎不绝,于梨园、林间或河边,欣赏怒放的梨花,唱歌、跳舞、啜饮、民族服饰表演、射箭、拔海,充分表现了人们生活的美满与乐趣。在“梨花节”上,还有物资交流,商贸洽谈等活动,实为一大盛况。 5.2.6动植物概况
珍贵野生动植物资源主要有:早獭、香獐、雉鸡、兰马鸡、雪鸡、石鸡。中药材主要有大黄、秦艽、羌活、柴胡、雪莲、茵陈、甘草、冬虫夏草、野枸杞等,储量约1.7万吨。其它还有发莱、柳花莱、蕨麻, 被誉为“高原山珍”。
5.2.7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交通
公路方面,贵德县初步建成了以省道干线为骨架,县乡道路为脉络的交通网络体 系。自2004年湟贵二级公路建成通车以来,彻底改变了西宁至贵德路段一到雨雪天气就泥泞不堪的现状,前往贵德的车程也大大缩短。西宁—湟中—贵德公路是省道西(宁)久(治)公路的组成路段,是省会西宁连接海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以及通往四川的重要通道之一。西宁至湟中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车速为lOOkm/h,湟中至贵德长74.4km,为二级公路,设计行车速度80km/h。县城公路里程达591km。其中,投资达1134万元的村级硬化道路项目全长54.9km,使各旅游景点的可进入性大大增强。
铁路方面,西宁铁路交通四通八达。兰青、青藏铁路线经由西宁横贯全省,联通北京、上海、青岛、西安、兰州、格尔木。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后,
28
西宁作为青藏门户的地位将更加重要。
航空方面,西宁曹家堡机场是青海省唯一的二级机场,也是青藏高原上重要的空中交通枢纽,已开通了直通北京、上海、西安、太原、兰州、成都等数十个大中城市的航班。
供水
农牧业基础条件明显改善,科技兴农力度加大。1999年实施以西河灌区农业合开发项目为主的30余项水利工程,解决了河东东山、王屯、河西温泉等干旱缺水地区的农田灌溉问题和河西拉芨盖、贺尔加等5个村的人畜饮水困难。在希望台、黄河滩等村实施雨水集流工程,解决了8500人、20000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改善和扩大农田灌溉面积2000亩。千户等4个村的低压线路整改工程和常牧乡的500台太阳能电源投入使用。 一批农田水利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
邮电通讯
邮政、电信业务量不断上升。全年完成邮电业务量 元,订销报纸累计 份,办理邮政函件 份。安装电话17000余部,办理电报业务 份。
5.2.8人口及杜会经济状况
贵德县总面积3703平方公里,截止2008年底,贵德县总人口为10252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679人,总人口中汉族50665人,占51.53%,藏族37256人,占34.98%。回族12499人,占11.89%,土族1634人,占1.25%。境内共有藏、回、土、撒拉、满、蒙古等十四个少数民族,贵德全县人口主要分布于三河地区,这里分布的人口占全县人口的57.09%,这里也是贵德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
2008年全县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14151万元(当年价),比上年增长14.2%,
29
其中第一产业15548万元,比上年增长4%,第二产业71668万元;>匕上年增长16.9%,第三产业26935万元,比上年增长13.1%。实现农业产值28514万元,比上年增长18.19%。全县牲畜总增率为43.98%,出栏率为44.06%,商品率为40.14%,年末牲畜存栏为40.10万头(只),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 5.2.9旅游资源
贵德县位于青藏高原的青海省,黄河途经贵德境内的清清河水近年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游客。然而在赏了清清黄河水后,人们又惊奇地发现这里还有一处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
贵德县文庙和玉皇阁是贵德县现存明清古建筑群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这处古建筑群位于贵德县河阴镇,史料记载,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 5 8 9年),为巩固统治,教化民风,保佑“皇图永固,时岁享昌”,乃“恭择城中场地,创修玉皇圣阁”,历时四年峻工。至清道光十七(1 8 3 7)年,玉皇阁重建、扩建工程告峻。清同治六年,回民起义,玉皇阁〃毁于战火,现存古建筑群是光绪年间依次重建。该建筑群占地面积6 1亩,建筑面积4 9 1 5平方米,是一处庙观相互毗邻,集儒、道、佛为一体,掮弃门户之见,并存相依,布局独特的古建筑精品。
整体建筑采用中国传统的中轴线左右对称的形式,单体建筑以甘肃、青海两地做法为主,富丽堂皇,布局国内罕见,极具历史文物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
文庙包括棂星门、泮池、乡贤名宦祠、七十二贤祠、大成殿等十二个单体建筑。中大成殿是供奉中华民族伟大先哲孔子之神位,历来为文人祭祀孔子和集会的场所。
除玉皇阁和文庙外,贵德明清古建筑群还包括供奉着关羽、岳飞和马祖三尊神的关岳庙、汉式建筑,藏传佛教寺院大佛寺、仍留有清光绪时期壁画2 0平方米的城隍庙等。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