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平台规划方案
获得公共卫生下发的数据,完成相应社区服务。
3、 对于妇幼保健院
妇幼保健各业务数据离散度较大,分布在医院、社区、围产保健机构,难以形成个案全面的数据管理,围产保健个案跟踪数据缺乏,保健与临床信息无法统一。妇幼保健院希望得到更丰富的信息,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妇幼保健服务。妇幼各业务工作量大,需建立与其他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横向网络体系,完成妇幼保健信息与其他信息系统数据的共享与交换实现妇幼保健业务与医疗业务,做到数据一处录入,多处利用,实现妇幼保健行政管理业务的全面整合。
3.1.3. 公共卫生专业机构用户
包括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职业病防治中心、妇幼保健院(所)及精神病防治机构等用户。公共卫生专业机构主要关注的是妇幼保健、疾病管理、疾病控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等。
通过区域卫生平台信息系统能够达到如下目的:
? 可以将公共卫生机构系统采集的数据与医院系统、社区(村)系统、国家
大疫情系统、公共卫生垂直系统进行共享及整合,减少数据的重复输入 ? 可以及时获得各个医院上报的疾病数据,从而可以及时开展工作,更好的
进行公共卫生服务
? 可以在应急状态下完成对资源的合理分配。需要支持所有的资源数据进行
统一查询,并在此基层上对资源的各项指标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方便进行统一的资源调配。并建立区域卫生范围下的资源的存量预警功能,对所有的卫生资源信息进行集中监控,建立区域卫生范围下资源的分析机制、预算机制
3.1.4. 卫生行政部门用户
县卫生局通过区域卫生平台信息系统能够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有效管理,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效率、满意度。主要关注的是如何提高卫生服务
21
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平台规划方案
质量、强化绩效考核、卫生资源管理、提高监督管理能力、医疗质量监控、卫生行政管理决策支持、化解疾病风险等方面的需求。具体如下:
? 通过信息化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实施有效的绩效考核,通过绩效考核实施
合理的、有依据的公共卫生经费划拨
? 通过信息化在公共卫生条线实施有效管理,规范社区(村)卫生六位一体
服务的规范性,提高服务质量,并通过对社区(村)、家庭、居民健康信息的分析,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有效的社区(村)综合防治规划 通过获取社区(村)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的业务数据采集,及时准确把握社区(村)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的现状、预测未来业务的变化趋势;在综合查询、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为卫生资源调配、卫生决策等提供数据支撑。
3.1.5. 其它卫生相关单位与部门用户
其他卫生相关单位与部门指的是医保、农村合作医疗、药监、民政、计生、公安、银行等,这些相关单位主要关注的是业务协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需求。
1、 对于医保、农村合作医疗
通过区域卫生平台信息系统能够让区域内的医保参保居民、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员直接在医院现场报销,优化医保、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流程,也方便了区域居民。 2、 对于药监
通过区域卫生平台信息系统能够掌握区域内的药品流通情况,并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有效地统计,对药品的规范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3、 对于民政
通过区域卫生平台信息系统能够对区域内的特殊人群给予一定的照顾措施,当特殊人群就诊时实现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4、 对于计生
通过区域卫生平台信息系统能够进行出生缺陷筛查,对于提高人口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从新婚夫妇婚检时开始进行有效的跟踪管理并记录在案,并对小孩的成长发育进行有效管理。 5、 对于公安
22
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平台规划方案
通过区域卫生平台信息系统能够把区域内的居民与公安的数据进行对接,对区域内居民的唯一编号进行有效的标识。 6、 对于银行
通过区域卫生平台信息系统可以实现银联卡刷卡消费,方便就诊患者;另一方面,医院也可以与银行进行对接。
3.2.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业务需求分析 3.2.1. 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
随着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希望得到全方位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预防、保健和治疗服务。对数字化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突出。
居民是区域医疗卫生服务的服务对象,是区域医疗卫生服务的受益者。获取方便、廉价的医疗服务以及公共卫生服务是居民的根本需求。卫生信息化要能够为居民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和卫生保健的手段,提高居民满意度,从而实现小病在社区(村)、大病进医院、康复在社区(村),吸引更多的人前来看病,为带动区域的发展提供新鲜的血液;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系统要能够为市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相关信息,为市民提供网络化、信息化的健康服务与健康管理,市民能够获得连续性、综合性、和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能够提高卫生服务效率,减少市民看病等待时间;能够支持区域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解决社区(村)服务站与医院、预防保健机构间的合理分工、资源分配,重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不及时、看病不放心:
1. 看病难
由于医疗机构的资源不均等,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资源闲置,居民看病难。
建立居民卫生信息平台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2. 看病贵
各医疗机构系统独立,信息不共享,导致了以下的问题:
? 居民支付重复用药的费用
? 居民支付重复检查的费用,不同医院甚至不同的科室也存在要重复同
23
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平台规划方案
样的检查,原因就是医院和科室之间资源不能共享,既增加病人负担,又浪费社会资源
? 市民对自我健康状况不了解,导致小病变大病,支出更多费用 ? 医疗机构重复购置医技设备,成本均摊到患者看病费用上 建立居民卫生信息平台系统,可以有效缓解或解决上述问题。 3. 看病不及时
看病不及时,从医患双方角度来看:
? 患者不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没有自我保健意识,常导致重大突发疾
病,无法救治
? 从医生角度来说,由于没有完整健康档案信息,没有社区(村)服务
系统,无法有效跟踪病人的健康状况,出现重大疾病,不能快速有效救治,导致伤亡
因此,建立居民卫生信息平台系统,可以有效做到防治结合,解决看病不及时问题。 4. 看病不放心 ? 医院用药不安全 ? 医疗行为过失、过错严重 ? 隐私泄露对患者的身心的伤害
5. 用例分析
用例一:医院与社区双向转诊
医院与社区双向转诊业务的主要参与者及其需开展的业务如下: 社区医生:办理转院申请,接收康复病人,健康跟踪随访。
综合医院医生:接收转入病人,查阅检验结果以及张三既往病史,对张三进行治疗,病情稳定后,办理转社区进行康复申请。
下表是对场景描述,通过对现在使用的流程、使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后的流程进行对比,对有平台后的益处进行分析。
24
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平台规划方案
表2-1 医院与社区双向转诊情景描述
场景:李四经常性头晕,病情越来越严重,社区医生怀疑其得了脑部肿瘤。建议到综合医院确诊并治疗。 无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社区医生建议李四到综合医院确诊并治疗。 综合医院医生为李四重新全面检查。经过多番检查、治疗、观察,最后确诊为脑部肿瘤,并做手术治疗。 手术进展较顺利,病情开始基本稳定。由于综合医院病床紧张,建议办理出院。 使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社区医生帮李四办理转诊申请。 综合医院医生接收张三转入。 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直接获得检查结果 综合医院医生查阅检验结果以及张三既往病史发现数年前的情况对当前病情可能产生影响。 综合医院医生就此和张三回顾情况,以确认一些细节。 根据这些临床证据和问诊情况,综合医院医生做出诊断,决定手术治疗。 手术进展较顺利,病情开始基本稳定。由于综合医院病床紧张,转诊到社区医院康复治疗。 基本治愈后,出院,社区医生定期跟踪随访。 益处 节省重复的检查。 提供完善的资料使得医生能够做出明确的大部分诊断。 医疗卫生人员不再仅仅依靠患者的无重点的回忆和一些补充信息,而是可以直接获取精确和完善的历史信息。 提供完整的信息提高了快速准确诊断的可能性。 提高综合医院资源利用率。 病人得到更全面的健康服务,康复治疗、健康跟踪随访。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