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讲义(6)

2025-08-12

一、生物碱的鉴别

1.检品溶液的制备:

取粉碎的植物样品约2g,加蒸馏水20~30ml,并滴加数滴盐酸,使呈酸性。在60℃水浴上加热15分钟,过滤,滤液供作以下试验。

2.生物碱类成分的鉴别:

生物碱类成分(除有少数例外)均与多种生物碱沉淀试剂在酸性溶液(水液或稀醇液)中产生沉淀反应。操作如下:

(1)取上备酸水浸液四份(每份1 ml左右即可),分别滴加碘-碘化钾﹑碘化汞钾试剂﹑碘化铋钾试剂﹑硅钨酸试剂。若四者均有或大多有沉淀反应,表明该样品可能含有生物碱,再进行下项试验,进一步识别。

(2)取上备其余酸水浸液,加Na2CO3溶液呈碱性,置分液漏斗中,加入乙醚约10ml振摇,静置后分出醚层,再用乙醚3ml,如前萃取,合并醚液。将乙醚液置分液漏斗中,加酸水液10ml振摇,静置分层,分出酸水液,再以酸水液5ml如前提取,合并酸水液,如此酸提液四份,分别作以下沉淀反应。

a.碘化汞钾试剂(Mayer试剂):酸水提液滴加碘化汞钾试剂,产生白色沉淀。

b.碘化铋钾试剂(Dragendorff试剂):酸水提液滴加碘化铋钾试剂,产生桔红色或红棕色沉淀。

c.碘-碘化钾试剂(Wagner试剂):酸水提液滴加碘-碘化钾试剂,产生棕色沉淀。

d.硅钨酸试剂:酸水提取液滴加硅钨酸试剂产生淡黄色或灰白色沉淀。

此酸水提液与以上四种试剂均(或大多)产生沉淀反应,即预示本样品含有生物碱。

(3)备注:以上(1)、(2)沉淀反应结果:沉淀的多少以“+++”,“++”,“+”表示,无沉淀产生则以“—”表示。若(1)项试验全呈负反应,可另选几种生物碱沉淀试剂(可参考有关资料)进行试验,若仍为负反应,则可否定样品中有生物碱的存在,不必再进行(2)项试验。

二、苷类的鉴别

(一)苷的一般鉴别反应

1.检品溶液的制备:

26

中草药水浸液:取中草药碎块或粉末2g,加蒸馏水约20ml 70℃±水浴,浸渍10分钟,过滤,滤液供鉴别用。

中草药醇浸液:取中草药碎块或粉末少许于试管中,加乙醇10ml,在温水浴上浸渍10分钟,过滤,滤液供鉴别用。

2.鉴别试验:

(1) -萘酚试验(Molish)反应 取醇浸液1ml,加10% -萘酚醇液1滴,摇匀,沿管壁缓慢加入浓H2SO4 10滴,不振摇,观察两液介面间是否出现紫红色杯(此反应检识糖、苷类化合物,反应较灵敏。若有微量滤纸纤维或中草药粉末存在于溶液中,都能产生上述反应,故在过滤时应加以注意)。

(2)水解反应:

取水浸液3ml于试管中,加10%HCl 1ml在沸水浴上加热20分钟,观察是否有絮状沉淀产生?

(3)碱性酒石酸铜(斐林试剂Fehling’s test solution)试验

取水浸液2ml,加入新配制的斐林试剂(甲+乙等量混合)1ml,在沸水浴上加热数分钟,如产生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则行过滤,滤液中加10%HCl调成酸性,置水浴上加热10分钟。进行水解,如有絮状沉淀则滤去。然后用10%NaOH中和,再加入斐林试剂1ml,仍置沸水浴上加热5分钟,观察是否有黄色,砖红或棕色沉淀产生?(此反应试多糖,苷类)从反应结果说明供试中草药中是否含有苷?(此试验法亦可采用同体积同浓度的中草药浸液两份,一份先经酸水解过滤碱化后,另一份再同时进行如上的还原反应,对比生成的氧化亚铜量,两份是否有差异来判断,具体方法见系统预试实验)。

注:中草药对苷的一般鉴别是正反应,还可进一步作个别苷类的鉴定。具体方法如后。

(二)蒽苷的鉴别

1.检品溶液的制备:

取大黄粉末2克,加乙醇20ml,在沸水浴上回流浸提10分钟,过滤供鉴别用。

2.鉴别试验:

(1)与碱成盐显色反应(Borntrager反应):取1ml乙醇提取液,加入1ml 10% NaOH溶液,如产生红色反应,加入少量30%过氧化氢液,加热后红色不褪,加酸使呈酸性时,则红色消褪再碱化又出现红色。

注:或取大黄粉末少许,置小试管中,加水1~2ml,加浓H2SO4 2—3滴,置水浴中加热10

27

分钟,冷却,加乙醚1—2ml振摇。用吸管吸取醚液(黄色)于另一洁净试管中,加入NaOH试液1ml振摇,则醚层应褪为无色,碱层(下层)为红色,示有蒽醌类成分存在,如供试的中草药在以上试验中碱水层仅现黄色,可分出碱水溶液,置试管中,加30%H2O2溶液1~2滴,在沸水浴中加热数分钟,混液如能转为橙红色,说明中草药中可能有蒽酚类成分存在。

(2)升华试验:取大黄粉末少许,置载玻片上,玻片两端各放短木棍一小段,然后另取一洁净载玻片,放置于小棍上,注意勿触及下面粉末。然后移置在三足架的铁纱网上小心加热(勿使粉末炭化)至玻片上有升华物凝结为止,取下盖片,使升华物面向上,放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多数黄色针晶或羽毛状晶体(蒽醌衍生物)。此晶体遇碱液呈红色。

(3)园形滤纸层析:

样品:大黄醇浸液

显色:1)于自然光下观察色带

2)于紫外光下观察荧光环

3)氨熏,观察是否出现红色环,再置uv下观察荧光环

4)喷0.5%MgAC2甲醇液,于90℃烘5分钟,是否出现橙红或紫红色环。

(三)黄酮苷的鉴别

1.检品溶液的制备:

取槐花米约1克压碎于试管中加乙醇10~20ml在水浴上加热20分钟。过滤,滤液供以下试验。

2.鉴别试验:

①取醇浸液2ml,加浓盐酸2~3滴及镁粉少量,放置(或于水浴中微热),产生红色反应。

②取醇浸液1ml,滴加pbAC2溶液数滴,产生黄色沉淀。

③纸片法:

将醇浸液滴于滤纸上,分别进行以下试验:

①先在紫外灯下观察荧光,然后喷1%AlCl3试剂,再观察荧光是否加强。

②氨熏后出现黄色,棕黄色荧光斑点。

与氨接触而显黄色,或者原呈黄色,但与氨接触后黄色加深,滤纸片离开氨蒸气数分钟,黄

28

色或加深后的黄色又消褪。

③喷以3tCl3乙醇溶液,出现绿、兰或棕色斑点。

(四)强心苷的鉴别

1.检品溶液的制备:

取夹竹桃叶碎块粉末3g,于100ml锥形瓶中加70%乙醇40ml,水浴上浸煮5分钟,放冷,过滤,滤液(或经处理后——方法参照注二)供鉴别用。

[注1]:强心苷的试验都是在较强的碱性条件下进行,如果样品中含有蒽醌,也具有红色反应,防碍检查,因此在检查前需先检查有无蒽醌类成分,若有则应先将其除去,即将乙醇浸液在水浴上蒸发,残渣加CHCl3热溶后过滤,CHCl3液用1%NaOH液振摇,去除蒽醌后,CHCl3液供鉴别用。

[注2]:夹竹桃叶或毛地黄叶绿素,常使醇提液带较深的绿色,影响反应的进行。故需将叶绿素除去,具体方法如下:

乙醇浸提液在水浴上挥去大部分乙醇(不让乙醇挥尽),再加水适量,使含醇量约20%左右,稍热后即放冷,过滤,滤液即可供试验用,或将滤液在水浴上浓缩至糖浆状,加入95%乙醇10ml溶解再供试验用。

2.鉴别试验:

(1)三氯化铁冰醋酸反应(Keller-Kiliani反应):取醇提液或经处理后的CHCl3或醇液1ml,水浴上蒸干,残渣溶于冰醋酸2ml中,加入1tCl3乙醇液1滴,混合均匀,倾入干燥小试管中,再沿管壁缓慢加入等体积浓硫酸,静置,二液交界处显棕色(苷元),渐变为浅绿,兰色,最后上面醋酸层全呈兰色或兰绿色( -去氧糖)。

(2)碱性3.5-二硝基苯甲酸反应(Kedde反应):取1ml醇浸提液,加入碱性3.5-二硝苯甲酸试剂3~4滴,产和红色或红紫色反应。

(3)亚硝酰铁氰化钠反应(Legal反应):取1ml醇浸提液或经处理后的CHCl3或醇液在水浴上蒸干,用1ml吡淀溶解残渣,加入0.3%亚硝酰铁氰化钠溶液4~5滴,混匀,再加入NaOH饱和乙醇液1—2滴,是否呈现红色(若结果不明显可另一取一份供试液如上操作,最后加NaOH饱和乙醇液0—5ml,观察二液交界面有无红色)。

(4)碱性苦味酸(Baljet反应)

取样品醇液1ml,加入碱性苦味酸试剂(苦味酸饱和水液与5%NaOH水液等量混合)数滴,呈现橙或橙红色。

(五)皂苷的鉴别

29

1.检品溶液的制备:

1)取皂角碎块1g于大试管(或小烧杯)中,加蒸馏水15ml,于30~90°水浴上浸渍15分钟后过滤,滤液供鉴别用。

2)取薯蓣碎块0.5g加上法同样制备得薯蓣水浸液。

3)取薯蓣碎块0.5g于大试管或小锥形瓶中加95%乙醇10ml于水浴上温浸15分钟,滤液供鉴别。

2.鉴别试验:

(1)溶血试验:取滤纸片一小块,于小心处滴加皂角浸液一滴,待干后于同处再滴加一滴,如是反复操作至滴加数滴,干燥后无喷雾血球试液(取牛血、羊血或兔血一份,用玻棒或棉签搅和,除去凝集的血蛋白,加pH7.4磷酸盐缓冲液一份稀释即得),数分钟后观察在红色的背底中是否出现无红色的黄色(或透明)斑点(中心处皂解浸液原点)。(本反应亦可在试管中进行,血球试液中草药浸液中的皂苷溶解后,血球液由浑浊变为澄明。此外还可在载玻片上进行,并在显微镜下观察血球破裂溶解前后的状况)。

(2)泡沫试验:薯蓣浸液,皂角浸液各2ml,分别置于试管中。用力振摇一分钟后放置,在10分钟内观察二管是否都有持久性泡沫产生?

(3)醋酐浓硫酸试验(Liebermann-Burchard反应),皂角浸液5ml,于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加入1ml醋酐使其溶解,滴于干燥比色盘中,从边沿缓缓滴加浓硫酸1滴,观察颜色变化。

另取薯蓣浸液5ml,置于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加入1ml醋酐溶液,并倾入比色盘中,(试管)沿管壁加入几滴浓硫酸,观察界面间是否有紫红色环产生?

(4)氯仿—浓硫酸试验(Salkowski反应):取薯蓣醇浸液2ml,在水浴上蒸干,有氯仿1ml溶解,转入干燥小试管中,沿壁小心加浓硫酸1ml,氯仿层显红或兰色,硫酸层有绿色荧光,示含甾体皂苷。

(六)香豆精苷的鉴别

1.检品溶液的制备:

取秦皮2克,加入乙醇20ml,在水浴上回流10分钟,趁热过滤,滤液供鉴别用。

2.鉴别试验:

(1)内酯化合物的开环与闭环反应:取2ml乙醇浸出液,加1—2ml 1% NaOH,于沸水浴中煮沸3分钟,冷却后加新配制的重氮化试剂1~2滴,显红色。

30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讲义(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结构设计原理 第三章 受弯构件 习题及答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