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中,用橡皮塞密封。
(3)氢氧化钠溶液:取2.0g NaOH,加10ml水溶解。
(4)三氯化铝溶液:2.5g无水三氯铝小心地加入无水甲醇550ml中,放置24小时后全溶即得。
(5)醋酸钠:用无水粉状醋酸钠。
(6)硼酸饱和液:将无水硼酸加入适量无水甲醇,制成饱和溶液。
依照上述方法制备的各贮备液,可存放使用6个月。
2.测定方法
精密称取黄酮样品(槲皮素)约1.2mg,用无水甲醇溶解,再稀释至100ml。
(1)黄酮光谱:取样品溶液约3ml置于石英杯(1cm)中,在200~500nm波段内进行扫描,重测一次,视光谱的重现性。
(2)氢氧化钠光谱:取样品溶液约3ml置于石英杯中,加入氢氧化钠2~3滴后,立即进行测定。放置5分钟后,再测定一次。
(3)甲醇钠光谱:取样品溶液约 3ml置于石英杯中,加入甲醇钠溶液5~7滴后,立即进行测定。放置5分钟后,再测定一次。
(4)三氯化铝光谱:在盛有约3ml样品溶液的石英杯中,加入AICI3溶液6滴,放置一分钟后进行测定。测定后,加入3滴盐酸溶液(浓盐酸:水=1:1),再测定一次。
(5)醋酸钠光谱:取样品溶液约3ml置于石英杯中,加入适量的无水醋酸钠固体,杯底剩有约2mm的醋酸钠时,二分钟内进行测定。
实验六 秦皮中七叶苷、七叶内酯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秦皮为本樨科白蜡树属植物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 Poxb)或苦沥白蜡树(F.rhynchophylla Hance)或小叶白蜡树(F.bungeana DC)的树皮,味苦,性微寒。具有清热、燥湿、收涩作用。主治温热痢疾、目赤肿瘤等症。
21
秦皮中含有多种内酯类成分及皂苷、鞣质等,其中主要有七叶苷、七叶内酯、秦皮苷及秦皮素等。多有抗菌消炎的生理活性,七叶内酯对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有较好治疗效果,兼有退热作用,毒付作用小,几无苦味。适于小儿服用。
一、秦皮中主要成分的结构及性质
1.七叶苷(esculin),又叫马粟树皮苷:白色粉末状结晶,mp205~206℃。易溶于热水(1:15),可溶于乙醇(1:24),微溶于冷水(1:610),难溶于乙酸乙酯,不溶于乙醚、氯仿。在稀酸中可水解。水溶液中有蓝色荧光。
2.七叶内酯(esculetin):黄色针状结晶,mp276℃。易溶于沸乙醇及氢氧化钠溶液,可溶于乙酸乙酯,稍溶于沸水,几不溶于乙醚、氯仿。
3.秦皮苷(fraxin):mp205℃。
4.秦皮素(fraxetin):mp227~228℃。
二、实验原理
七叶苷、七叶内酯均能溶于沸乙醇,可用沸乙醇将二者提取出来,再利用二者在乙酸乙酯中的溶解性不同而分离之。
三、实验方法
(一)提取:取秦皮粗粉150g于索氏提取器中,加400ml乙醇回流10-12小时,得乙醇提取液,减压回收溶剂至浸膏状,即得总提取物。
(二)分离:在上述浸膏中加40ml水加热溶之。移于分液漏斗中,以等体积氯仿萃取二次,将氯仿萃取过的水层蒸去残留氯仿后加等积乙酸乙酯萃取二次,合并乙酸乙酯液,以无水硫酸钠脱水,减压回收溶剂至干,残留物溶于温热甲醇中,浓缩至适量,放置析晶,即有黄色针状结晶析出。滤出结晶。甲醇、水反复重结晶,即得七叶内酯。
将乙酸乙酯萃取过的水层浓缩至适量,放置析晶,即有微黄色晶体析出。滤出结晶。以甲醇,水反复重结晶,即得七叶苷。
(三)鉴定:
1.化学检识:取七叶苷、七叶内酯各少许分别置试管中,加乙醇1ml溶解。加1tCl3溶
22
液2—3滴,显暗绿色,再滴加浓氨水3滴,加水6ml,日光下观察显深红色。
2.薄层鉴定:
吸附剂:硅胶G
样品:七叶苷、七叶内酯标准品及自制七叶苷﹑七叶内酯的醇溶液。
展开剂:甲醇—甲酸乙酯—甲苯(1:4:5)
显色:1)UV254灯下观察,七叶苷为灰色荧光,七叶内酯为灰褐色。
2)以重氮化对硝基苯胺喷雾显色,七叶苷和七叶内酯均呈玛瑙色。
结果:七叶苷Rf=0. 04,七叶内酯Rf=0.28
实验七 薯蓣皂苷元的提取和鉴别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甾体皂苷元(亲脂性和中性成分)的提取方法。
2.熟悉薯蓣皂苷元的性质及鉴定法。
二、简介:
薯蓣皂苷元(Diosgenin)是一种甾体皂苷元,分子式(C27H42O31),分子量414.61,为白色结晶,mp204~207℃,[ ]25D-129.3(CHCl3),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和醋酸,不溶于水。目前,是制造多种甾体药物如口服避孕药(I号,II号避孕药片)和甾体激素(如可的松)等的重要原料。在植物界主要分布在薯蓣科薯蓣属(Dioscorea)植物中,我国的薯蓣属植物有80余种,其中只有薯蓣根茎组(Stenophora)的17种、I亚种及一变种才含有甾体皂苷元,其它则含有多量淀粉,无皂苷元。已用于生产的主要有盾叶薯蓣(D.Zingiberensis C. H. Wright),穿龙薯蓣(D.nipponica Makino),黄山药(D.panthaica prain et Burkil),紫黄姜(D.nipponica Makinovar rosthani prain et Burk)等。在植物体内薯蓣皂苷元是与葡萄糖、鼠李
23
糖结合成薯蓣皂苷(Dioscin)而存在。提取分离时,一般是先用稀酸将薯蓣皂苷水解成薯蓣皂苷元与单糖(葡萄糖、鼠李糖)。因薯蓣皂苷元不溶于水,混存于植物残渣中,故可用有机溶剂(如石油醚)直接从植物残渣中提取出薯蓣皂苷元。
三、提取方法
1.皂苷预试:
方法见“皂苷的鉴别”
①泡沫试验
②李伯曼—布哈德(Liebermann-Burchard)反应
2.薯蓣皂苷元的提取:
注一:检查薯蓣皂苷元是否提尽,可用李伯曼反应,参考实验二“注三”项下。
注二:回收石油醚的方法见实验一“注四”项下。
注三:所得薯蓣皂苷元(粗品)用石油醚抽洗后,即可测定熔点,若熔点不合格时,才进行重结晶。
四、薯蓣皂苷元的鉴定
1.熔点测定:204~209℃
2.薄层层析鉴定:
应只呈现一个与标准Rf值一致的色斑。
样品:白色结晶的无水醇液
标准品:薯蓣皂苷元无水醇液
1)吸附剂:AI2O3软板(中性100~200目,活性Ⅲ级)
展开剂:苯一甲醇(9:1)
24
2)吸附剂:硅胶H-CMC硬板
展开剂:石油醚-乙酸乙酯(7:3)
显色剂:10%磷钼酸乙醇溶液。喷雾后加热10~20分钟
3)化学反应:
①Liebermann-Burchard反应
②CHCI3—浓H2SO4试验
③五氯化锑反应(Kahlenberg反应):与五氯化锑的氯仿溶液呈紫蓝色。
4)制备衍生物:
乙酰化物的制法:取样品100mg溶于3ml吡啶中,加入20ml醋酐,煮沸半小时至一小时后,将反应物倒入冰水中(冬季操作使用冷水即可)。待析出白色晶体后,抽滤,析出物丙酮重结晶即得。mp196~193℃。
5.紫外吸收光谱的测定:
取样品5mg,加入浓H2SO4 10ml,在40℃水浴上加热1小时,放冷,测定。薯蓣皂苷元应有以下最大吸收峰:
λmax 271nm 415nm 514nm
10g 3.99 4.06 3.64
实验八 中草药化学成份的鉴别法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