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褐色的瀑布泼撒了下来。
?二十美元,?夫人一边说,一边内行似地抓起头发。 ?快给我钱,?德拉说。
呵,接着而至的两个小时犹如长了翅膀,愉快地飞掠而过。请不用理会这胡诌的比喻。她正在彻底搜寻各家店铺,为吉姆买礼物。
她终于找到了,那准是专为吉姆特制的,决非为别人。她找遍了各家商店,哪儿也没有这样的东西,一条朴素的白金表链,镂刻着花纹。正如一切优质东西那样,它只以货色论长短,不以装潢来炫耀。而且它正配得上那只金表。她一见这条表链,就知道一定属于吉姆所有。它就像吉姆本人,文静而有价值——这一形容对两者都恰如其份。她花去二十一美元买下了,匆匆赶回家,只剩下八角七分钱。金表匹配这条链子,无论在任何场合,吉姆都可以毫无愧色地看时间了。
尽管这只表华丽珍贵,因为用的是旧皮带取代表链,他有时只偷偷地瞥上一眼。 德拉回家之后,她的狂喜有点儿变得审慎和理智了。她找出烫发铁钳,点燃煤气,着手修补因爱情加慷慨所造成的破坏,这永远是件极其艰巨的任务,亲爱的朋友们——简直是件了不起的任务呵。
不出四十分钟,她的头上布满了紧贴头皮的一绺绺小卷发,使她活像个逃学的小男孩。她在镜子里老盯着自己瞧,小心地、苛刻地照来照去。
?假如吉姆看我一眼不把我宰掉的话,?她自言自语,?他定会说我像个科尼岛上合唱队的卖唱姑娘。但是我能怎么办呢——唉,只有一元八角七,我能干什么呢?? 七点钟,她煮好了咖啡,把煎锅置于热炉上,随时都可做肉排。
吉姆一贯准时回家。德拉将表链对叠握在手心,坐在离他一贯进门最近的桌子角上。接着,她听见下面楼梯上响起了他的脚步声,她紧张得脸色失去了一会儿血色。她习惯于为了最简单的日常事物而默默祈祷,此刻,她悄声道:?求求上帝,让他觉得我还是漂亮的吧。?
门开了,吉姆步入,随手关上了门。他显得瘦削而又非常严肃。可怜的人儿,他才二十二岁,就挑起了家庭重担!他需要买件新大衣,连手套也没有呀。 吉姆站在屋里的门口边,纹丝不动地好像猎犬嗅到了鹌鹑的气味似的。他的两眼固定在德拉身上,其神情使她无法理解,令她毛骨悚然。既不是愤怒,也不是惊讶,又不是不满,更不是嫌恶,根本不是她所预料的任何一种神情。他仅仅是面带这种神情死死地盯着德拉。
德拉一扭腰,从桌上跳了下来,向他走过去。
?吉姆,亲爱的,?她喊道,?别那样盯着我。我把头发剪掉卖了,因为不送你一件礼物,我无法过圣诞节。头发会再长起来——你不会介意,是吗?我非这么做不可。我的头发长得快极了。说‘恭贺圣诞’吧!吉姆,让我们快快乐乐的。你肯定猜不着我给你买了一件多么好的——多么美丽精致的礼物啊!?
?你已经把头发剪掉了??吉姆吃力地问道,似乎他绞尽脑汁也没弄明白这明摆着的事实。
26
?剪掉卖了,?德拉说。?不管怎么说,你不也同样喜欢我吗?没了长发,我还是我嘛,对吗??
吉姆古怪地四下望望这房间。
?你说你的头发没有了吗??他差不多是白痴似地问道。
?别找啦,?德拉说。?告诉你,我已经卖了——卖掉了,没有啦。这是圣诞前夜,好人儿。好好待我,这是为了你呀。也许我的头发数得清,?突然她特别温柔地接下去,?可谁也数不清我对你的恩爱啊。我做肉排吗,吉姆??
吉姆好像从恍惚之中醒来,把德拉紧紧地搂在怀里。现在,别着急,先让我们花个十秒钟从另一角度审慎地思索一下某些无关紧要的事。房租每周八美元,或者一百万美元——那有什么差别呢?数学家或才子会给你错误的答案。麦琪带来了宝贵的礼物,但就是缺少了那件东西。这句晦涩的话,下文将有所交待。 吉姆从大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包,扔在桌上。
?别对我产生误会,德尔,?他说道,?无论剪发、修面,还是洗头,我以为世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减低一点点对我妻子的爱情。不过,你只要打开那包东西,就会明白刚才为什么使我楞头楞脑了。?
白皙的手指灵巧地解开绳子,打开纸包。紧接着是欣喜若狂的尖叫,哎呀!突然变成了女性神经质的泪水和哭泣,急需男主人千方百计的慰藉。
还是因为摆在桌上的梳子——全套梳子,包括两鬓用的,后面的,样样俱全。那是很久以前德拉在百老汇的一个橱窗里见过并羡慕得要死的东西。这些美妙的发梳,纯玳瑁做的,边上镶着珠宝——其色彩正好同她失去的美发相匹配。她明白,这套梳子实在太昂贵,对此,她仅仅是羡慕渴望,但从未想到过据为己有。现在,这一切居然属于她了,可惜那有资格佩戴这垂涎已久的装饰品的美丽长发已无影无踪了。 不过,她依然把发梳搂在胸前,过了好一阵子才抬起泪水迷蒙的双眼,微笑着说:?我的头发长得飞快,吉姆!?
随后,德拉活像一只被烫伤的小猫跳了起来,叫道,?喔!喔!?
吉姆还没有瞧见他的美丽的礼物哩。她急不可耐地把手掌摊开,伸到他面前,那没有知觉的贵重金属似乎闪现着她的欢快和热忱。
?漂亮吗,吉姆?我搜遍了全城才找到了它。现在,你每天可以看一百次时间了。把表给我,我要看看它配在表上的样子。?
吉姆非但不按她的吩咐行事,反而倒在睡椅上,两手枕在头下,微微发笑。 ?德尔,?他说,?让我们把圣诞礼物放在一边,保存一会儿吧。它们实在太好了,目前尚不宜用。我卖掉金表,换钱为你买了发梳。现在,你做肉排吧。? 正如诸位所知,麦琪是聪明人,聪明绝顶的人,他们把礼物带来送给出生在马槽里的耶稣。他们发明送圣诞礼物这玩艺儿。由于他们是聪明人,毫无疑问,他们的礼物也是聪明的礼物,如果碰上两样东西完全一样,可能还具有交换的权利。在这儿,我已经笨拙地给你们介绍了住公寓套间的两个傻孩子不足为奇的平淡故事,他们极不明智地为了对方而牺牲了他们家最最宝贵的东西。不过,让我们对现今的聪明人说最后一句话,在一切馈赠礼品的人当中,那两个人是最聪明的。在一切馈赠又接收礼品
27
的人当中,像他们两个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无论在任何地方,他们都是最聪明的人。
他们就是圣贤。
二、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篇小说的叙事特色,尤其在叙事波澜上,有哪些地方可以借鉴。 (学生讨论。学生的讨论集中在以下几点:1.本文叙述的线索是“礼物”。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明线(德拉),一条是暗线(吉姆)。这样的安排很具匠心。2.叙述结构其实就是形成故事的基本构思,这个构思决定了文本的其它方面,我们把这个构思之“核”称之为叙述结构。本文叙述的结构是“错位式”结构,即男女主人公互相买礼物,却各自卖掉了自己的贵重物,对方买的礼物用不上了。3.本文的叙述视角是全知视角,即作者视角。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换成了人物视角,或者是德拉,或者是吉姆,那肯定就不能这样写了。同学们写《刘邦鸿门脱险记》,可以用作者视角,也可以用人物视角,但效果肯定不一样。哪个更有利于表现波澜,就用哪一个。关于叙述波澜,可以说意外的结局是波澜。这也是欧·亨利小说的特点。至于叙述方式,可以说是顺叙,没有特别之处。记住,下周交作文。下课。)
第三课时
一、老师从学生的作文中选出两篇优秀作文,请同学们分享。下面是其中的一篇。
刘邦鸿门脱险记
周 荃
霸上。天色未明。 刘邦在等待。待思绪在脑海中一缕一缕清晰收拢,最终合成一个完美的圆圈。行前慎思,这是他的习惯。整理了一遍全部计划,确保再无明显的纰漏,他抬起目光,扫视着整个校场……
昏暗的光线下,看不清将士们的表情,但他能清晰地感受到,一股坚定如铁的气氛,正从这些岿然不动的男儿中间缓缓升起。百余骑兵,已是精锐中的精锐;这其中,有他最忠诚的谋士,最信任的随从。?出发!?他定了定神,扬鞭指向消失在天际的道路,马蹄过处,扬起滚滚烟尘。
此刻的鸿门,正是晨光熹微。
项羽在等待。他不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负手在营前静立片刻,已然有些不耐,忍不住来回踱了几步。陪同的项伯见状,给他一个安抚的眼神,但却使他更觉烦躁。他一直不认为刘邦是个值得入眼的角色,前几日闻说这小子在关中的轶事,自是火冒三丈,倍感失了颜面。想到此节,他感到昨夜被项伯劝解下去的怒气又向上蹿了几分,渐有压抑不住的趋势。正在无名火达到最旺的时候,传讯兵报来了沛公已至的消息。
刘邦的鬓发有些散乱,衣上也沾了些灰尘,但他已顾不得这些。因为他看到了自己的对手——双目重瞳的霸王。即使相隔甚远,即使对方在抑制着自己的情绪,他仍然有些震慑于那滔滔怒焰中夹杂的骇人威势。
飞速下马,靠近那对于现在的自己来说还远远不够资格招惹的人,他将自己的神情调成七分庄重、三分惶恐,恭敬地行礼,然后献上了那一套几近天衣无缝的说辞——寥寥数言,
28
却是他与谋士们彻夜推敲斟酌的结果,应该能够骗过对方才是。言谈中偷眼打量项羽的神色,果然和缓了不少,于是心中稍安。假作无意的试探,却套出令人惊心的收获。左司马曹无伤?……很好。眼中森然的杀意未闪即逝,仿佛根本从未存在一般。
中军帐中,兴正浓,酒正酣。所有的客套和机锋此时都暂告一段落,佳酿琼觞之畔,唯有主客尽欢。刘邦有些微醉,因此没能捕捉到范增的小动作。当范增领着一名身着劲装的年轻人步入帐中时,一种对于危险的敏锐直觉才激醒了他,后背渗出一层薄薄的冷汗。?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那人说。语气虽恳,眼中却无半分行乐的味道。?来了!?剑光清凉如水,在空中划过凄厉的弧线,直取客人面门,刘邦在心中一叹,?果然还是躲不过吗?……?他想起昨夜不速之客的来访,他几乎用尽了自己全部的智慧和机敏,才挽回一场灭顶之灾,可谁料…… 心念如电疾转,剑尖破空而来,转瞬已近在咫尺;然而顷刻间,只听?当?的一声,持剑的项伯挡在项庄面前,剑刃相触溅起灿亮火花,铁器的铮鸣在空气里震颤。项庄剑势急转,极端优美的腾跃过后,转身再度扑向刘邦,这次项伯不及格挡,索性以身护在沛公身前,于是剑锋急剧走偏,生生擦着刘邦的头皮过去。汩汩而下的冷汗帮助刘邦恢复了些许镇定,他不敢去想项伯还能抵挡多久,只得把求助的目光投向张良,这位忠心耿耿的谋士趁机站起身来,匆匆离席而去。
项羽冷眼看着眼前的剑拔弩张。他虽然没有下决心杀刘邦,但事已至此,便也不打算阻止。只是,项伯一次又一次的舍身相护,使他不自觉皱起眉头。这时,帷帐忽地被猛力掀开,正午的阳光直射进来,刺得所有人眼前一花。项羽微微眯起眼睛,打量着眼前的闯入者——那是一名高大威猛的军士,持剑拥盾、批帷而立,一双虎目怒视着自己,因为用力过大,眼角已经绽出血痕——饶是项羽杀人如麻,此刻也被这人唬了一跳,不由得跪直了身子,手指摸向腰际的佩剑:?客何为者???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张良恭维应道,舞剑不知在何时已终止了。项羽颔首,眼中的戒备换成暗暗赞许:?壮士,赐之卮酒。?侍从应声而下,少顷,一尊硕大的酒杯被端送到樊哙面前。只见他拜谢而起,不假思索地端起杯,仰头一气灌下,动作如行云流水,即使是旁观者也很觉得酣畅淋漓;而再赐彘肩,这位小小参乘的表现就更为可圈可点了——他将一整条生猪腿置于盾上,拔剑而切,大口大口吃得津津有味。?壮士!能复饮乎??项羽不欲掩盖自己的激赏,眸中隐现风雷之色。?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樊哙见时机已至,便开始侃侃而谈。一席话有理有据、针针见血,而项羽此时已无心赞叹沛公这位随侍及其鲁勇外表极不相称的细腻心思——樊哙的话戳中了他的要害:诸侯的降军。此时自己军中人心未稳,他对待已然臣服的沛公的态度,将很大程度决定这些人是否会甘愿为他所用。反复思忖之下,项羽发现自己所能给出的回应,也只有默然。?便先放过刘邦一回罢。?项羽心道:?无关轻重的小角色而已,以后有的是收拾他的机会。?
站在茅房门前,刘邦努力平复着自己狂乱的心跳,不知何时额上早已是冷汗涔涔。喘息方定,项王的都尉陈平就前来催他入席。三言两语敷衍过去,他急急转向身旁的樊哙,压低了声音:?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一跺脚:?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片刻之后,一切安排停当。张良独自立在帐外,凝望着地平线上将将消散的一缕烟尘——那是主公军营的方向。不知过了多久,他理一理在风中略显凌乱的衣冠,打起精神,大步向项王帐中迈去。
日影西斜,刘邦在策马飞奔。紧绷了一天的神经,终于在此刻得以稍稍松弛,他不再压抑那些自心灵深处涌向四肢百骸的战栗感,终于紧握着缰绳全身颤抖起来。在飞奔的马背上,一切的成因都只会是颠簸。
晚风悄然拂过,夕阳在群山间投下阴影。历史的车轮缓缓转动着,缓慢却又坚定;那一日,未来的汉朝高祖和年轻的西楚霸王都没有预料到,属于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29
教师评语:
本文写得很成功。一是波澜起伏跌宕,二是取舍得当,三是有景物描写,四是语言富有特点。能写出这样的美文非常可贵。还有两篇,也比较成功。其他同学都有明显进步。这说明,从考试的作文,到本次的重写,同学们的进步是很明显的,已经初步掌握了叙事的技巧。
二、下面,请同学们批改重写的作文。每人改一篇,标准是:波澜、取舍、景物描写。三个方面都写得比较成功,给80分;波澜写得成功,75分以上。给分时两个同学商量一下,如有疑问,请提出来,老师帮助解决。 (学生批阅作文)
三、学生将批阅完的作交给老师。
第四课时
一、下面我们结合具体作品,来学习叙事的视角。所谓视角,就是一部作品或一个文本看世界的特殊眼光和角度。换句话说,就是作者投射到作品中的眼光和角度。叙述视角直接关系到表达的倾向和效果。
叙事学家把第三人称叫做“全知视角”,无所不知,叙述者>人物;把第一、第二人称的叫做“内视角”,叙述者不能全知,叙述者=人物;还有一种“外视角”,叙述者<人物。这种叙述视角的优点是有悬念,缺点是局限性太大,很难进入人物内心,顶多做些暗示,因而不利于全面刻画人物形象。读者看这种小说会感到疲劳;如果读者的生活和文化背景不足以支撑阅读理解的话,那很可能读不懂。我们重点学习前两种。
当然,很多作品不使用单一视角,而是多种视角进行转换,形成一种多元的流动视角。
同学们回忆一下初中学过的《孔乙己》。鲁迅先生采用了一个叙述视角:一个十二三岁的小伙计,单纯幼稚,尚未受到社会大染缸的熏染。正是在这个视角下,孔乙己“迂腐、善良和麻木”的性格特点才得到了客观真实的表现,收到了强烈的艺术表达效果。如果换了叙述视角,比如换成掌柜的视角,那么孔乙己迂腐、善良和麻木的性格特点就会变样了,因为在掌柜眼中的孔乙己与小伙计眼中的孔乙己是大不一样的,掌柜是不会认为孔乙己善良的。究竟选哪个视角呢?鲁迅先生肯定是经过了反复考虑的,最后确定用一个只有十几岁的小孩子的视角来表现孔乙己,这就使得作品有了悲剧的深度。
下面,我们再结合周荃同学的作文来讨论一下。请同学们再看一遍周荃写的《刘邦鸿门脱险记》。
(学生看作文)
有的同学自愧不如,的确,即便是我这个老师,如果没有充足的时间,也是写不出来的,我很钦佩周荃这个小才女。
下面,我们要讨论了。周荃使用的是全知视角。所以我们觉得作者什么事情都知道,悬念就不明显了。看看下面,似乎有八个视角。我们先把作者视角删掉,剩下的谁来做视角最好呢?请同学们讨论: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