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同时做好。)
试想在这之前他们是怎样干这些活的?
(放牛的可能砍不了柴。砍柴时放不了牛,或捡不了果子等,放
牛、砍柴、捡果子不能兼顾。) 学生练习朗读,指名读,评议。
B导入:还从哪里看出毛泽东想的办法好,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后说一说。
C理解什么办法?怎样好?
a出示挂图,分别讲解分组、分工合作、结果,想象情景,理解其方法怎样好。
一组放牛,一组砍柴,一组捡果子。
把牛喂得饱饱的,背回了许多柴,捡了满篮的野果子。高高兴兴 每人一份。每人一份
b体会小伙伴们的心情:他们什么表情?会说什么?想什么? 三、当堂训练:
小组讨论:该怎样分工合作朗读?试试。
指名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听,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
第二课时
一.复习会认字
老师手里有很多生字卡片,请你当小老师带着大家来读一读上面的字,。
[请学生当小老师,不但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习的能力。]
出示学习目标: 学写本课7个生字。 二.先学后教
1观察本课要写的字:们、伙、份、伴、法、组、背。引导学生
思考:你能说出这些字的结构吗?
2请你说说这些字写时应注意什么?怎样写才能写漂亮? 3你觉得哪两个字最难写? 4.同桌互相讨论、研究一下。 5.自己写一写,再评一评。 6.展示写好的字,全班评议。 三、当堂训练
刚才我们也进行了分工合作。你们觉得这样学习有什么好处?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是大家分工合作完成好的?
想一想:今天轮到你们组值日,请你来当值日组长,怎样让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又快又干净?
板书设计:
11、这个办法好 {一组:放牛 }
毛主席 {二组:砍柴 } 每人一份(高高
兴兴)
{三组:捡果子}
- 36 -
12、小英雄王二小
教学目标:
1.了解王二小的英雄事迹,领悟小英雄爱憎分明、机智勇敢的精
神,激发学生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2.认识“军、根、敌”等14个生字,会写“灭、面、听、就、
员、声、边”8个生字,理解“根据地\“扫荡”等新词。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挂图、《歌唱二小放牛郎》歌曲录音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烘托气氛
1.出示挂图:在《歌唱二小放牛郎》为背景音乐的衬托下,教师
配乐解说,把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之中。
师:同学们:想深入了解这个动人的故事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
学习13课《小英雄王二小》。(板书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军、根、敌”等14个生字,会写“灭、面、听、
就、员、声、边”8个生字,理解“根据地\“扫荡”等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出示自学指导:
了解为什么说王二小是个小英雄。
二、先学后教
1.初读课文,明确要求。
师: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音读准。
多读几次,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质疑,提出生字、新词。 3.自主识字,合作交流。 (1)学生自学字、词。
小组互认互教互查生字认读情况,并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以及对词语的理解。
(2)检查识字情况
做摘果子游戏:出示果子(未加音的生字),生认读,并抽查识字
的方法,组词,用“帮助”造句等。 (3)说说解决了哪些刚才不懂的词。(划掉板书上相应的词) 4.借图解词,降低难度。
(集中解决一、二自然段的生词,其余随文解决) 学生读生词,教师通俗地讲解:
八路军:抗战时期,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儿童团:抗战时期的儿童组织,儿童团员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少先队员。
放哨:观察敌人的情况,及时向八路军报告。
- 37 -
扫荡:敌人进村里杀人、放火、抢东西。 5.看图说词,理解巩固。
师:让我们连起来说说画面的意思。 (师)这个村庄是一块抗日——(生)。根据地,(师)这里有乡亲们,还有——(生)八路军、儿童团员,(师)为了预防敌人来一(生)扫荡,这位儿童团员正在——(生)山坡上放哨。 6.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7.指导写字
师范写,生描红。
生在田字格内书写,师巡视指导。 三、当堂训练:
在黑板的田字格内比赛写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小英雄王二小,这节课我们
要深入研读课文,弄清楚为什么说王二小是小英雄。(板书课题)
要研读课文,必须闯过三关——生字关、插图关、朗读关,有勇气闯关吗?
二、复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学生轮读、抢读。(先加音读,再去掉音读) 2.词语花篮的生词,学生认读。 三、先学后教
(一)1.同桌一起合用一本书,看课文插图,找到相应的段落,读一读。
2.用“谁在干什么?”这样的句式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1)王二小帮助八路军放哨。 (2)敌人迷了路让王二小带路。
(3)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4)敌人杀害了王二小。 (5)八路军消灭了敌人。 (二)研读感悟
1.找到你认为最能说明王二小是小英雄的段落,大声读一读,然
后说说你从哪里可以看出王二小的确是个小英雄。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调整教学顺序)
(1)生:敌人经常来扫荡,王二小还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
路军放哨,所以说,他是个小英雄。
出示句子:王二小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 师:指读句子,“常常”是什么意思?换个词再读一读。 师:你会用“常常\说句话吗? 学生口头造句。 师:(出示第一幅插图)看,王二小常常干什么?想想他为什么这
么做?(引导学生理解王二小是以放牛做掩护,为八路军放哨。)
指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导突出“常常”“一边??一边??”
- 38 -
(2)继续研读。我们还可以从哪里看出王二小是个小英雄? (讨论后回答)
生:敌人叫王二小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生: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自己却被敌人杀害了,所以他是英雄。
生:王二小帮助八路军消灭了敌人,所以是英雄。 2.借助画面,启发想像,感悟英雄内心。
(1)出示第二幅插图。看图,想像敌人怎样叫王二小带路的?王
二小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2)先说一说,再演一演,然后集体评议。
(3)出示第三幅画面以及远处山腰上隐约可见呈包围之态的八路军战士。
(4)理解:埋伏圈
(5)出示句子: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
师:为什么要“装着听话”的样子?说明什么?
(6)出示第四幅图。看图,敌人知道上了当,会怎么样?说说他
们的表情,想想他们的样子。
生:敌人肯定又急又气。 生:敌人是又气又怕。
生:敌人气得大喊大叫,举刀要杀王二小。 生:敌人气得瞪着眼睛,跺着脚。 师:这就是气急败坏的样子。 (7)第5自然段
(8)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英雄的内心世界。
师:面对气急败坏的敌人,面对敌人举起的战刀,我们的小英雄
王二小是怎样想的呢?(引导看图,想像出王二小的语言、行动和内心世界)
(9)说说王二小在敌人面前的表现,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3.小结。
师:现在,你觉得王二小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图片出示,填空:( )的王二小。 4.激发情感。 师:(根据学生填空总结)对,就这样聪明可爱、勇敢机智、不怕
牺牲、热爱家乡的王二小被敌人杀害了,年仅13岁。他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山沟里的乡亲们。正是千千万万个王二小这样的英雄,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师: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吗?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3、4、5自然段,同桌互读互评。 (2).谁觉得自己读好了,就站起来读给大家听。
(先自评说说自己比初读有哪些进步,然后师生对“自评”进行评价。)
(3).教师范读
(4)生齐读最后一段。 三、总结全文
小英雄王二小,让我们一起把一首颂歌献给他。播放《歌唱二小
- 39 -
放牛郎》歌曲。
七、当堂训练:
1.把这个故事讲给周围的小朋友听。 板书设计:
12、小英雄王二小 { 儿童团员}
王二小 { 放哨 } 被杀害 { 装顺从 }
13、夜色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针对学生胆小的心理,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中培养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3、正确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教学重点:
1、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
2、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使孩子们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
教育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挂图等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再学之前让我们一起唱
一首既熟悉又好听的歌曲《小星星》好吗?
(教师和学生一起表演一起唱。)
2、师:你们喜欢这首歌吗?谁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老师想知道你们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有关夜色的课文。 板书课题:《夜色》
3、出示学习目标: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正确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4、出示自学指导: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先学后教
(一)1、师:请同学们试着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选择自
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它。(教师巡视,对平时识字能力差的孩子尤其关注)
2、小组内检查生字,谁全认对了,就是“识字大王”。 3、检查读文情况。 (二)读读悟悟
- 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