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长宁县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说明书(8)

2025-08-09

对国家金融危机,国家确定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制定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10条措施”,国务院还出台了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30条措施”,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的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举施。2011年中央颁布新世纪以来关注“三农”的第八个“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在新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再次强调“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二)四川省大量强农惠农政策法规的相继实施

新农村建设是新阶段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推动我省农村改革发展上台阶、促进农村全面小康进程的重大决策。为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四川省对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战略部署,相继出台和实施了《关于积极发展“三农”保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意见》(川办发[2006]20号)、《关于金融支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川府发[2007]34号)、《关于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大力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川委发[2008]1号)、《关于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为支撑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工作的意见》(川委发[2009]17号)、《关于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上新台阶的意见》(川委发[2010]1号)等一系列强农惠农的政策法规,为加快包括长宁县在内的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提供了多方位的政策支持。

宜宾市长宁县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说明书 (三)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深化农村体制机制改革是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也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动力源泉。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国家和四川省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均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并从农业经营、农村金融、土地流转、林权改革、社会管理等方面为新农村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在长宁县的“十二五”规划中,结合县域农村发展实际,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理,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探索将农民承包的土地流转到公司等组织统一经营,使村民就地转化为农业产业工人,享受“土地分红”;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加快供销社改革发展;建立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完善小额信贷机制,健全农业保险制度,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推进农村电价改革,逐步实现城乡分类用电同价;健全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等。农村发展机制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为长宁县新农村建设的加快推进和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四)经济发展和科技推广对新村建设的支撑

农村经济的长足发展,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农业科技推广创新,这些既为新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又提供了宝贵的项目实施经验;同时,还大大增强和延伸了产业发展的包容性和承载力,经济与科技推广成为县域新村建设的支撑力。 (五)村民意愿和支持对新村建设的内部驱动

长宁县域目前还存在村庄发展散乱,没有形成规模,多为户数散乱分布于县域境内,仅平坝地区或城镇附近有一定集居规模的自然村庄、基础设施条件差,环境卫生状况差等现实问题。另一方面,城镇的生活条件、生活方式、发展机会、

36

价值观念吸引着农民渴望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各乡镇和村委会都积极申请参与新农村示范片区的建设,尽管有相当一部分村民通过自身努力有机会转化为城镇人口,但大部分村民还是会继续生活在农村,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推进,这部分村民建设新村的愿望和支持将成为全县新村建设的内驱力。 二、县域新村建设发展战略

(一)完善规划体系运行管理体制,强化对新村布局的科学引导

通过新村建设总体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的协调,构建全县全域新村建设管理制度。加强新村总体规划的实施力度,把落实新村空间布局规划的要求作为实现城乡统筹、推动全县健康发展的着力点。同时,重视新村建设和改建工作,完善其基本设施配套并加强其服务村民的能力。(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新村建设的经济支撑,充分利用现有农业资源条件,通过加强对城乡产业发展的统筹,培育和壮大符合各地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并建立农业产业基地,积极完善新村功能,增强新村对农业的承载力。

(三)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新村的综合承载能力

区域内城镇之间、城乡之间的联系是通过多种运输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建设满足区域农村整体发展要求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前提。建设和完善长宁农村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重点在于加强新村之间的建设,实现各乡镇之间道路的联通,增强道路通达性。 (四)重构镇乡村体系空间格局,高水准推进新村建设

宜宾市长宁县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说明书 合理的镇乡村体系不仅有利于区域的快速推进,还有利于新村建设。积极利用宜(宜宾)泸(泸州)渝(重庆)高速公路、宜(宜宾)叙(叙永)高速公路、宜(宜宾)威(威信、毕节)高速公路规划建设和县域道路进一步完善的机遇,重构长宁县镇乡村体系发展的空间格局,促进城乡空间格局与规模结构的耦合,推进区域快速发展。通过新村建设,聚集分散的农村居民点,引导村民集中居住,集约居住,高标准地建设新村,提高村民聚居度,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 (五)加强新村风貌特色塑造,美化人居环境,促进新村建设健康发展

加大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保护力度,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新村为重点,积极倡导开展新村风貌特色研究和环境整治,鼓励从自然地理与历史文化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托特色,充分挖掘本地优势、弘扬优秀地方文化,突出各自的地方特点,强化新村风貌特色的塑造,美化人居环境。 三、县域新村建设发展目标

(一)近期建设发展目标(2015年)

按照科学合理、循序渐进的原则,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通过整村连片推进长宁县梅硐镇、双河镇、富兴乡、龙头镇等4个乡镇30个行政村的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其它乡镇试点新村的规划建设,推进农业产业的发展,完善产业基地建设,统筹布置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对条件成熟的行政村进行区划调整,调整率达40%。 (二)远期建设发展目标(2020年)

全力推进长宁示范县的新村规划建设,实现全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形成产业结构合理,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环境优美,村民生

37

活富裕的新型农村社区。行政村区划调整全部完成,至规划期末,全县共形成67个中心村和120个基层村。 四、县域行政村区划调整 (一)调整原则

1、因地制宜,科学合理。

调整行政村区划应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对山区等特殊地理条件的行政村,应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以利于行政管理和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

2、突出重点,加强中心村。

以中心村为基础,撤并规模较小、交通条件差和较偏远的行政村,调大调强中心村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行政村,增强其聚集和辐射效应,推进新村建设的快速发展。

3、优化布局,促进发展。

有利于发展区域经济、特色产业、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加大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力度,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政治和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有利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4、分期合并,逐步实施

根据各行政村的实际情况,分期分批地实行合并,逐步实施,尽可能减少资源、资产、水系及债权债务等引发的矛盾。 (二)调整标准

对符合以下迁并标准的村,应考虑进行迁建合并,做出行政区划调整。

宜宾市长宁县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说明书 1、人口规模过小的村。

2、存在自然灾害安全隐患的村,包括地处洪区、蓄滞区、矿产采空区、泥石流、滑坡、塌陷、冲沟易发区等地区的村。

3、存在严重人居环境问题的村庄,包括供水、供电、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严重匮乏且建设困难的村庄;位于水源地、自然生态保护区、风景名胜核心区等生态敏感区的村庄;地方病高发地区的村庄。

4、压占矿产资源或地下文物的村庄;位于城镇内部和近郊逐步与城镇相融合的村庄;地域空间上接近且逐渐融为一体的村庄等。 (三)调整内容

按照自愿有偿、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切实维护村民利益的前提下,积极进行农村居民点整合。根据村庄的区位、交通、规模、用地等条件,采取城市化整理、就地改造、合村并点、整体搬迁等整合办法,进行行政村的区划调整,由现状的269个行政村调整为67个中心村和120个基层村,结果详见下表。

县域行政村区划调整结果一览表

规划中心村 名 称 数 规划基层村数 中心村名 (个) (个) 长宁镇 5 12 八一、柏坪、龙台、先锋、加林 竹海镇 5 10 大房、高坝、双凤、新桥、龙山 龙头镇 4 6 龙头、昆仑、石笋、两江 双河镇 4 8 杨柳、葡萄、鱼池、大伏 梅硐镇 4 8 马坪、泽鸿、星光、天文 老翁镇 4 9 柳村、大堰、金光、平原 古河镇 3 7 保农、白马、兴隆 花滩镇 4 7 三八、大坡、中心、丰坪 硐底镇 4 6 石垭、红旗、五一、治平 下长镇 5 9 长江、新宁、民主、复兴、淯江 梅白乡 4 7 新益、旭光、白虎、力行 38

井江乡 3 5 广济、水利、仁里 富兴乡 3 4 合龙、合家、宝联 开佛乡 3 5 马村、龙君、佛梨 三元乡 3 5 大明、新星、双龙 铜锣乡 3 4 大坝、高潮、白花 桃坪乡 2 4 十子、大林 铜鼓乡 4 4 和睦、长伍、柏果、水库 合 计 67 120 行政村区划调整内容一览表

乡镇名 行政村名 行政区划调整前 行政区划调整后 硐底镇 三桥村 三桥村 ○ 七坝村 七坝村 ○ 民元村 红旗村 红旗村 △ 龙溪村 龙溪村 ○ 新堡村 新堡村 ○ 石垭村 石垭村 △ 育贤村 育贤村 ○ 水潮村 水潮村 ○ 五一村 五一村 △ 治平村 治平村 △ 井江乡 高铜村 高铜村 ○ 下寨村 民政村 民政村 ○ 马达村 马达村 ○ 兴田村 仁里村 仁里村 △ 水利村 水利村 △ 莲花村 广济村 广济村 △ 长龙村 新政村 新政村 ○ 三块村 三块村 ○ 佛应村 双河镇 犁头村 犁头村 ○ 铜锣村 笔架村 笔架村 ○ 葡萄村 葡萄村 △ 金鱼村 宜宾市长宁县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说明书 伏头村 伏头村 ○ 大旗村 大旗村 ○ 鱼池村 鱼池村 △ 风洞村 前进村 前进村 ○ 九龙村 大水村 大水村 ○ 珍珠村 大伏村 大伏村 △ 凤凰村 桂花村 朝阳村 金鸡村 金鸡村 ○ 杨柳村 杨柳村 △ 荷叶村 荷叶村 ○ 燕子村 竹海镇 利民村 大房村 △ 大房村 益心村 益心村 ○ 新生村 新生村 ○ 新加村 双凤村 △ 双凤村 红益村 红益村 ○ 永江村 永江村 ○ 龙山村 龙山村 △ 楠木林 白羊村 白羊村 ○ 农林村 高峰村 集贤村 集贤村 ○ 龙庆村 联山村 联山村 ○ 龙潭村 塔沙村 ○ 塔沙村 水清村 水清村 ○ 新桥村 新桥村 △ 高坝村 高坝村 △ 秀村 秀村 ○ 老翁镇 俄池村 旭红村 ○ 39

旭红村 柳村 柳村 △ 正冲村 正冲村 ○ 黎明村 黎明村 ○ 长河村 太平村 ○ 太平村 大堰村 大堰村 △ 胜利村 胜利村 ○ 金光村 金光村 △ 天井村 公里村 公里村 ○ 盐井村 盐井村 ○ 平原村 平原村 △ 松林村 松林村 ○ 长翁村 长翁村 ○ 古河镇 绣球村 群益村 绣球村 ○ 长丰村 红色村 红色村 ○ 白马村 白马村 △ 茶林村 茶林村 ○ 新伍村 新伍村 ○ 泡桐村 泡桐村 ○ 兴隆村 兴隆村 △ 保民村 保民村 ○ 保农村 保农村 △ 幸福村 和乐村 幸福村 ○ 三元乡 熊家村 大明村 △ 大明村 天池村 天池村 ○ 天堂村 坝头村 佛岩村 ○ 佛岩村 新星村 新星村 △ 其林村 双龙村 双龙村 △ 大村 大村 ○ 大沟村 大沟村 ○ 宜宾市长宁县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说明书 胡村 胡村 ○ 铜鼓乡 红星村 民星村 ○ 民星村 和睦村 和睦村 △ 五星村 水库村 水库村 △ 星金村 长伍村 长伍村 △ 龙群村 柏果村 柏果村 △ 星火村 星火村 ○ 马桥村 马桥村 ○ 黄桷村 黄桷村 ○ 花滩镇 三八村 三八村 △ 大冲村 新光村 邓村村 ○ 邓村村 丰顶村 大坡村 △ 大坡村 中心村 中心村 △ 丰坪村 丰坪村 △ 石梁村 石梁村 ○ 联心村 联心村 ○ 宁春村 宁春村 ○ 保平村 保平村 ○ 团结村 团结村 ○ 高滩村 高滩村 ○ 龙头镇 从兴村 富裕村 ○ 富裕村 两江村 两江村 △ 石马村 连丰村 连丰村 ○ 北村村 竹洞村 方村村 竹洞村 ○ 石笋村 石笋村 △ 昆仑村 昆仑村 △ 40


06长宁县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说明书(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近年来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若干趋势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