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章 战略定位与面临新形势、新机遇和新问题????????????3
一、战略定位??????????????????????????3二、面临新形势、新机遇和新问题 ?????????????????3 第二章 县域现状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6
一、县域现状概况????????????????????????6二、农村发展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0 第三章 规划总则 ?????????????????????????11
一、规划背景??????????????????????????11 二、规划指导思想????????????????????????11 三、规划依据??????????????????????????12 四、规划原则??????????????????????????12 五、建设目标??????????????????????????13 六、规划期限??????????????????????????14 七、规划范围??????????????????????????14 第四章 上位县域村镇体系规划要点 ?????????????????14
一、发展总目标?????????????????????????14 二、县域产业发展规划要点????????????????????14 三、县域城镇化水平???????????????????????18 四、县域村镇体系结构规划????????????????????20
宜宾市长宁县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说明书 五、村镇建设用地标准与空间管制规划???????????????22 六、县域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24 七、县域旅游发展规划要点????????????????????30 八、县域综合防灾规划要点????????????????????32 九、县域环保环卫设施规划????????????????????33 第五章 上位县域村镇体系规划评价与调整 ??????????????34
一、对上位规划的评价??????????????????????34 二、对上位规划的调整??????????????????????34 第六章 县域新村建设布局规划 ???????????????????35
一、县域新村建设动力??????????????????????35 二、县域新村建设发展战略????????????????????36 三、县域新村建设发展目标????????????????????37 四、县域行政村区划调整?????????????????????37 五、县域农村建设模式??????????????????????42 六、新村建设布局规划??????????????????????43 第七章 县域农村基础设施规划 ???????????????????46
一、农村道路交通规划??????????????????????46 二、农村给水工程规划??????????????????????47 三、农村排水工程规划??????????????????????47 四、农村电力工程规划??????????????????????48 五、农村能源工程规划??????????????????????48
1
六、农村邮政电信工程规划????????????????????48 七、农村环卫设施规划??????????????????????48 第八章 县域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49
一、等级配置??????????????????????????49 二、规模配置??????????????????????????49 第九章 县域新村综合防灾规划 ???????????????????50
一、地质灾害防治规划??????????????????????50 二、防洪规划??????????????????????????50 三、消防规划??????????????????????????50 四、防震规划??????????????????????????50 第十章 县域村庄规划设计、新村风貌与农房户型指引??????????51
一、县域村庄规划设计指引????????????????????51 二、县域新村风貌分区??????????????????????51 三、新村风貌引导示意??????????????????????52 四、县域新村农房户型指引????????????????????54 第十一章 分镇乡新村建设规划 ???????????????????58
一、新村建设方式????????????????????????58 二、长宁镇新村建设规划?????????????????????58 三、梅白乡新村建设规划?????????????????????60 四、古河镇新村建设规划?????????????????????61 五、下长镇新村建设规划?????????????????????63
宜宾市长宁县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说明书 六、开佛乡新村建设规划?????????????????????64 七、老翁镇新村建设规划?????????????????????66 八、桃坪乡新村建设规划?????????????????????67 九、竹海镇新村建设规划?????????????????????68 十、井江乡新村建设规划?????????????????????70 十一、三元乡新村建设规划????????????????????71 十二、铜鼓乡新村建设规划????????????????????73 十三、花滩镇新村建设规划????????????????????74 十四、铜锣乡新村建设规划????????????????????75 十五、硐底镇新村建设规划????????????????????77 十六、龙头镇新村建设规划????????????????????78 十七、双河镇新村建设规划????????????????????79 十八、富兴乡新村建设规划????????????????????81 十九、梅硐镇新村建设规划????????????????????82 第十二章 县域新村建设时序规划 ??????????????????84
一、分年度建设时序安排?????????????????????84 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工程量与投资估算????????85 第十三章 规划实施措施和建议 ???????????????????88
2
第一章 战略定位与面临新形势、新机遇和新问题
一、战略定位
(一)中国竹生态养生名城
围绕打造建设 “中国竹生态养生名城”的战略定位,依托“蜀南竹海”国家级风景区,抓住四川旅游发展机遇,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旅游各要素上档升级。全力建设中国生态经济强县,打造中国乃至世界的竹生态养生旅游目的地,培育和壮大以旅游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发挥“旅游主导”作用,从而带动县域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二)城乡发展总体目标
到2020年,把长宁县建设成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人民生活大幅改善、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更富实效、生态环境更加改善的全国生态经济强县。 (三)产业发展战略
坚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为支撑,转化生态资源优势、突出生态品牌,构建低碳、低耗、生态、环保的新型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强力建设生态环保工业经济开发区,着力发展生态旅游和养生休闲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产业,努力建设全国生态经济强县。 (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区域
长宁县位于长江上游,地貌多样、地形复杂、水系众多、生态植被好、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属于生态环境较为敏感的区域,其生态建设的成败与否不仅
宜宾市长宁县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说明书 关系到长宁县本身发展的可持续性,还关系到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是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区域。
(五)川滇旅游合作的重要节点城市
长宁县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景观独特,地处宜宾市域核心旅游区,“竹海生态文化旅游区”环线(宜宾—竹海—石海洞乡—僰人悬棺—古楼山水—七仙湖—宜宾)与川云旅游线路,即省道(S206)在此交汇,区位优势明显。2009年6月,四川、云南等12个省区市签署了《中国西部旅游合作框架协议书》,随着省际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川滇的旅游合作必然会进一步加强,长宁县必将成为川滇两省向对方延伸旅游线路的一个重要节点城市。 (六)宜宾市域二级中心城市
长宁县位于宜宾市域西部,与翠屏区、江安县、珙县和兴文县相邻,是《宜宾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规划市域东南城镇密集发展轴线上的二级中心城市。以发展旅游、食品、轻工为主的片区中心城市和旅游服务基地。竹生态旅游名称。 二、面临新形势、新机遇和新问题 (一)新形势
1、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
我国政府在2000年和2004年分别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发[2000]33号)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
3
大开发的若干意见》两个重要文件,标志着西部大开发正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逐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提升,西部经济出现了明显的提速过程,西部开发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的新亮点。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10年7月,中央召开西部工作会议,为西部开发的深入推进确定了方向和重点。当前,西部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随着西部大开发的纵深推进,国家将继续加大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事业、生态屏障建设等投入,更加注重加大西部特色优势产业的培育和支持力度。这将为包括长宁县在内的宜宾市实现优势资源深度开发以及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方向、以生态旅游产业为突破推进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2、成渝经济区规划获批并全面启动
成渝经济区是我国第四增长极,也是西部地区唯一的一个都市圈,人口约11214万人。2001年以来,《重庆-成都经济合作会谈纪要》、《关于加强川渝经济社会领域合作,共谋长江上游经济区发展的框架协议》等一系列合作协议的签订,成渝经济区正在从理论研究与规划中的抽象概念演化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城镇密集区实体,成渝经济区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龙尾”,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和长江中游经济区共同构成了长江经济带,是辐射带动川滇黔等西南地区甚至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核心地带。2007年4月,四川省政府和重庆市政府共同签署了《推进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的协议,随后,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分别针对该地区编制了《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和《成渝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11年3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标志着包括宜宾市在内成渝两地46个城市的成渝经
宜宾市长宁县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说明书 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全面启动。
3、四川省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推进
2007年,中共四川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要着力打造“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的战略目标,其中“一枢纽”即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2009年获批的《四川省高速公路规划(2008-2030)》规划了16条成都引入线、5条南北纵向路线、5条东西横向路线和8条联络线组成的“16、5、5”网,总规模约8600公里。根据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快构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四川省高速公路规划(2011年调整方案)》新增了8条南北路线、7条东西向路线和10条联络线,调整后的里程达到12000公里。其中,新增的南北线部分将穿越宜宾。
依据宜宾市总体规划,长宁县将有三条高速线路通过县域:宜(宜宾)泸(泸州)渝(重庆)高速公路、宜(宜宾)叙(叙永)高速公路、宜(宜宾)威(威信、毕节)高速公路。
4、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提出
中国西部重庆市和四川省成都市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中国首次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立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加快建立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机制的需要,是探索建立构建和谐社会体制的需要,也是探索中西部地区发展模式的需要。
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提出重点在统筹城乡规划、健全基层自治组织、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以及建立城乡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其管理体制、城乡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保障体制、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
4
系、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等8个方面方面率先突破,通过改革探索加快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5、十二五规划对长宁县发展的要求
长宁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坚持“环境立县、农业固基、工业强县、旅游富县、科教兴县”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中心,经济支柱建设和社会民生建设为基本点,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抓住西部二轮开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川南经济区打造三大战略机遇,推进资源转化、平台构筑、全域开放、新村建设四大战略,实施四个百亿产业建设工程,推进四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旅游国际化)进程,全力建设全国生态经济强县,为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新机遇
1、长宁旅游业面临快速发展的大好机遇
长宁山水俱美,旅游兴盛。蜀南竹海是“世界罕见、国内惟一”以竹类资源为主的中国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中国最美十大森林之一、世界“绿色环球21”认证景区。梅硐镇竹石林旅游区和佛来山旅游区为国家AA级旅游区。世纪竹园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竹类品种最多的竹类系统生态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旅游业战略地位显著提升。长宁县独特而丰富的旅游资源也必然迎来快速发展的大好机遇。
2、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的规划建设使得长宁县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 依据宜宾市总体规划,长宁县将有三条高速线路通过县域:宜(宜宾)泸(泸
宜宾市长宁县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说明书 州)渝(重庆)高速公路、宜(宜宾)叙(叙永)高速公路、宜(宜宾)威(威信、毕节)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的建设必将为长宁县经济社会和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此外,成贵高速铁路的立项建设将进一步提升长宁县的对外联系,加快长宁经济的发展。
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的规划建设,增强了长宁县区域内外的交通联系,进而全面融入我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成渝经济区,使得县域经济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3、省级新农村示范县的建设为长宁县新农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要求,加快推进长宁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经长宁县委、县政府研究,并报经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推进领导小组同意并推荐,经省政府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推进领导小组同意,将长宁县设定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县,为长宁县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示范村面貌、经济、设施等条件的大幅改善将起到带头和模范作用,将有力地推进全县新村建设工作的进展。 (三)新问题
1、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旅游经济有待加强
由于区域原因,长宁县的经济明显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与成都平原县城相比也有较大差距。乡镇经济发展滞后,工业整体竞争力不强。旅游产品较为单一,外围景观区尚待开发,县城对游客的吸引力小,旅游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旅游服务水平较低,大旅游的规模效应未能产生,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不够,旅游业发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