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电子教案(2)

2025-10-19

? 算术平均值 ? 贝塞尔公式 ? 试验标准差

? 测量结果的最佳估计

定义:在相同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同一量时,以不可预定的方式变化的(但具有统计规律的)测量误差

—随机误差。(在等精度测量条件下)

一、随机误差产生的原因

1、测量装置方面:零部件配合的不稳定性,零部件的变形,零件表面油膜不均匀,摩擦等。 2、环境方面:温度、气压、,光照强度、灰尘及电磁场变化。 3、人员方面:瞄准方向的不稳定,读数的不稳定。

二、随机误差的统计特性—正态分布

多数随机误差服从正态分布,有以下四个特征;

1、对称性: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与负误差出现的次数相等。 2、单峰性: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次数多。

3、有界性: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随机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界限。 4、抵偿性:随着测量次数增多,随机误差的算术平均值趋于零。

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具有上面四条特征。由于多数随机误差都服从正态分布,所以正态分布在误差理论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规律: 设被测量的真值为L0,一系列测得值为li。则测量列中的随机误差?i为

?i?li?L0 (2-1)

式中i?1,2,?n。

1e 正态分布密度f???和分布函数F???为 f?????2?1记为N?0,?? F?????2?2??2?2??2 (2-2)

????2??e?2??2d? (2-3)

?(一般F?x??p?x?X??

?X??,在???,??内概率p??f???d??1。) f?x?dx)

??。。 ?—标准差(方均根误差) e—自然对数的底=2.7182。 它的数学期望为 E?它的方差为

????? ?f???d??0 (2-4)

?2???2f???d? (2-5)

????其平均误差为 ??此外由

????? ?f???d??0.7979??? (2-6)

245????f???d??1 26

可解得或然误差为 ??0.6745??2 ? (2-7)

3正态分布曲线以及各精度参数在图中的坐标。

?—曲线上拐点A的横坐标 ?—曲线右半部面积重心B的横坐标 ?—右半部面积的平分线的横坐标。

三、算术平均值

1、公理:一系列等精度测量,则 ?i?li?L0。 L0—真值 随机误差的代数和:

?????l?L???l?nLii0ii?1i?1i?1nnn0 (2-8)

L0??l???ii?1i?1nnin

根据正态分布随机误差的对称性,当n??,

nn????i?0

所以 ???x??li?1in?L0 即无限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即为真值。

2、残差:但有限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真值是有误差的,只能近似真值。

?? Vi—li的残余误差 (2-9)x 残余误差=测量值—平均值 即 Vi?li??

残余误差的代数和:

???xx?????l?n?V???l????iiii?1i?1i?1i?1nnnni l??il0?i?1n即残余误差的代数和等于零,即3、算术平均值的简便算法:

?V与次数无关,而??ii?1i?1nni?0必须n??,即与测量次数有关。

任选一个接近所有测得值的数l0。计算?li?li?l0

???x?n?l??lii?1nn0??li??l0?n?i?1??li?1ninn

令????x0???li?1inx?l0?????x (2-10), 则 ???

[例2-1]测量某物理量10次,结果见表,求???x

?? x 序号 li ?li?li?l0 Vi?li??

7

1 1879.64 -0.01 0 2 1879.69 0.04 +0.05 3 1879.60 +0.05 -0.04 ? ? ? ? 10 1879.65 0 +0.01

x0列于表中,很容易求得算术平均值???任选参考值l0=1879.65,计算?li和????x=1879.64

4、算术平均值的校核方法: 因为

?Vi?1ni?0,所以可以根据残差代数和的性质来校核???x和Vi。但是根据有效数字,数据运算和

数字舍入规则,在计算???x时,在小数位数较多或除不尽的情况下,对???x进行凑整,所以实得的???x可能为

经过凑整的非准确数,存在舍入误差?。

?n?ll?i??i?nni?1i?1????????n??0。 校核规则为: x???,而?Vi??li?n?n?n?i?1i?1????(1)

n?V应符合:

ii?1nn当

?li?1ni???,求得的??? (2-11) ?nxx为非凑整的准确数时,?Vi?0;

i?1n当

?li?1ni???,求得的????nxx为凑整的非准确数时,??0,则?Vi?0;

i?1nn当

?li?1ni???,求得的????nxx为凑整的非准确数时,??0,则?Vi?0。否则有误;

i?1(2)

?Vi?1i应符合:

当n为偶数时,则

?Vi?i?1nnnA; 2 当n为奇数时,则

?n?V?x 末位数的一个单位。 ?i??0.5?A; A为????2?i?1 多数情况下用规则(2)来校核。

[例2-2] 用例2-1数据,对计算结果进行校核。

因为n为偶数,

n10??5 A=0.01 22n由上页表可知

?Vi?0?i?1nA?0.05,故计算结果正确。 28

[例2-3] 测量某直径11次,结果如下,求???x并进行校核。 序号 limm Vimm 1 2000.07 +0.003 2 2000.05 -0.017 3 2000.09 +0.023 ? ? ? 11 2000.07 +0.003

?li?111i?22000.74

?V?0.003

ii?1n解:算术平均值???x??li?1nin?1122000.74?2000.0673,取x?2000.067mm。

11????11?2000.067?22000.737 ?22000.74mm?nx11 用(1)校核则有:

?li?1nii

说明结果正确。 用(2)校核则有:

11x?22000.74?22000.737?0.003mm ?V??l?11???ii?1i?1n11?0.5??0.5?5,A=0.001mm。 22 也说明正确。

?n?V?0.003mm??i??0.5?A?0.005mm

?2?i?1四、测量的标准差(方均根误差)?

(一)测量列中单次测量的标准差

1、方差:

定义:等精度测量列无穷多个随机误差平方的平均值。

?2???2f???d??Vax????D???

???2、标准差:

2 定义:方差的正方根称为标准差。 ????D??? 3、方差与标准差的意义:

若一列等精度测量符合正态分布,即密度函数。f????

1e?2???22?2

因为?越小,则e的指数的绝对值越大。最大密度函数值越大,则钟形曲线越尖瘦,即可能产生的随机误差的最大值越小,任一单次测得值对???x的分散度就小,9 测量精度高(如1)。反之,?越大,测量的精度低,如(3)

因此?是表征同一被测量n次测量的测得值分散度的参数。可作为单次测量不可靠性的评定标准,是说明随机误差的主要特征的量。

?????2???nn2122???i?1n2in (2-12)

n—测量次数 ?i?li?L0(真值)

??代替真值误差?i。从而得到标准差的估计值。由L0(真值)未知时,可用残余误差Vi?li??x?i?li?L0得:(推导贝塞尔公式)

???????L0?V1???x?1?l1??xx??

???????L0?V2???x????2?l2??xx?? (2-13)????x?x?L0。 x为算术平均值的误差。???? ? ? ?

???????L0?Vn???x?n?ln??xx??

(2-13)式相加

??i?1ni??Vi?n??x??? ?????xi?1n??i?1nin?n?V??ii?1nnin?i?1n (2-15)见(2-11)

(2-13)式平方后相加

??i?1n2i??Vi?n?2i?1n2???x22?2??x ???Vi??Vi?n????x (2-16)

i?1i?1n将(2-15)式平方 ????x2?n???i??i?1?n??ij???????2??i?1n2i2??i?j?1?i?jnn2n2

当n适当大时,可认为

???i?1n趋近于零,并将????x代入(2-16)得

n2??i?1n2i??Vi2?i?1n??i?12in?n?2

10

(2-17)

由式(2-12)可知

??i?1n2i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电子教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广播稿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