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数学 年级 五 主备人 辛宝福 执教人 2015-2016学年 上学期
课题 第一课时 对称(1) 个性化 修改 课型:新授 知识点: 1、认识轴对称图形 2、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3、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4、能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并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的现象,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含义。 2、能识别较复杂的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其对称轴;能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并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3、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反思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美。 教学重点: 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2、能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并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情境引入 小组合作 质疑问难 实践操作 教具准备: 国旗图片及各种图形纸片(正方形、长方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和一些不符合轴对称特点的纸片) 学具准备: 剪刀、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师启发谈话:同学们,一提到2008年,你首先会想到什么?在奥运会上你最想看到什么? 师述:当五星红旗缓缓升起的时候,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因为国旗就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2、出示图片:信息窗1的图片和一些不符合轴对称特点的图片 提问:你能把它们按图形的特点分类吗?(学生可以自己动脑分类、有困难的也可以在小组中交流) 16
讨论: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动脑思考,并回答)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进一步研究对称图形。对称图形也分好几类,小学阶段只研究其中的一类——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前面我们已确认的对称的旗臶图片,都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动手操作,理解概念 1、尝试用剪刀创作一个轴对称图形,动手前先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使你剪得又快又能保证得到的肯定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学生尝试动手剪,教师巡视。) 互相欣赏剪出的作品。 交流剪的方法。(先将纸对折,然后再剪。) 为什么这样做? 2、小组探究:先判断一组图片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再结合自己前面的动手剪与交流的结论,小组合作研究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征? 小组汇报交流,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理解对折、完全重合;在交流中指认对称轴。) 3、总结概念: 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叫对称轴?(明确:轴对称图形要求图形内部的小的图形或图案也应是对称的;对称轴是一条直线) 教师板演对称轴的画法,画对称轴一般画成虚线。 在信息窗所呈现的轴对称旗臶中任选一行,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4、研究平面图形 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学生回答,说出长方形、正方形比较容易。说三角形、梯形时注意引导是什么三角形、什么梯形,表述要准确。也有可能把平行四边形当成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动手验证一下,明确结论。) 找出对称的平面图形的对称轴。(借助准备好的图形纸片动手者看看。) 追问:每个轴对称图形都是只有一条对称轴吗? 交流答案,说说你是怎样得到的? 明确: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注意让每个学生都动手,进一步明确这个结论,才能印象深刻。) (二)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打开课本第19页,自己动脑想一想,动笔画一画(只完成左边一题即可),然后在小组中交流画图的方法。 集体交流,总结方法: 1、找关键转折点; 2、点出其对应点(对应的一组点到对称轴的格数相等); 3、连线(对应线所占格数相等)。 17
按照我们总结的方法完成右边一题。 (三)看书质疑 今天我们所学内容是课本第17-19页,看一看,有什么疑问写到问题口袋处,然后小组内研究解决,解决不了的可以提出来,我们大家共同解决。 三、练习巩固,内化提升 (一)完成自主练习1—3题。 1、第1题: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增加一部分:中国银行标志、联通标志、汽车徽标标志等的判断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 2、第2题:在方格纸上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独立完成。要求尽可能的画出所有的对称轴。 订正答案,明确图形1有两条对称轴,图形2有一条对称轴,图形3有无数条对称轴。 3、第3题:想一想、连一连。 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问:本题就像是在做什么?(照镜子) (二)欣赏轴对称图片 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很多,你在哪见过轴对称图形?(学生举例) 老师这儿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图片,请大家欣赏。 四、回顾整理、拓展应用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和本领?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布置 完成P20自主练习4、5题
18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 主备人 辛宝福 执教人 2015-2016学年 上学期
课题 第二课时 对称(2) 个性化 修改 课型:练习 知识点: 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2、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并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 2、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反思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美及数学的普遍性。 教学重点: 正确、完整画出一组图形的多条对称轴。 教学难点: 1、找规律,写出数字的对称数字。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 质疑问难 实践操作 教具准备: 小黑板 学具准备: 剪刀、纸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共同认识了一种奇特的图形——轴对称图形,它在我们的周围普遍存在,不但生活物品、建筑、动植物中有对称特性,就连我们自己身上也有对称现象,不信我们就一同去找一找。 二、自主练习 1、学生自主解决第6题。 (1)学生找一找,指一指,讲一讲。 (2)学生自己做并总结。 (3)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总结: 有的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如图1),有的图形有两条(如图2)或多条对称轴(如图3),我们都要画出来。 2、学生自主解决第7题。 (1)学生做完,组织学生讨论:观察每组图形的对称轴,你发现 19
了什么? (2)学生小组合作,探讨、交流反馈信息后小结: a、有的对称轴经过了圆心。 b、所有的对称轴都相交于一点。 (3)验证学生所发现的第2条规律: 第6题中“每个图形的所有的对称轴都相交于一点”吗?学生反思认识到:运用这一规律可以使对称轴画得更精确些。 3、指导学生完成第8题。(找规律,接着往下写) (1)学生同位间尝试找一找、说一说规律,并试着写一写,画出它们各自的对称轴。 (2)交流方法:1:蒙纸法。2、照镜法。3、左右握笔法。 (3)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写一写,相互交流,比一比看谁写的漂亮。 4、欣赏与回忆。(自主练习的第9题) (1)师:不光数字有对称现象,有些汉字的形状也是近似轴对称的,例如“日、田、金、美”等汉字。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汉字吗? 古、丰、喜、申、甲、天…… (2)师补充:在英文字母中,你能找到轴对称字母吗? 学生独自写,并交流。 W、E、T、Y、U、I、O、A、D、H、K、X、C、V、B、M、 同位间相互指一指它们各自的对称轴。 5、创作与欣赏。(自主练习的第10题) (1)每个学生准备几张正方形彩纸,拿出一张,按照课本方法对折3次,成为一个三角形,再剪一次展开就会得到一个轴对称图形。 (2)你还会剪哪些轴对称图形?试着剪一剪,比一比看谁是剪纸小能手。 (3)展示交流,评出剪纸小能手。 三、全课总结 1、你都学过哪些有关对称图形的知识? 2、你用这些知识都解决过哪些问题? 四、作业布置 运用所学的对称知识设计一幅图画,比一比谁设计的有创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