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中国古代史考研笔记(4)

2025-11-01

(三)重点问题延展

1、人口迁移的原因:

①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的落后和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少数民族内迁;

②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导致大量北人南迁;

③统治阶级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移;

④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兼并等,也使农民流离失所,导致人口被迫迁移。

⑤此外,国家政策、国土开发、劳动力供求关系(“民工流”)城市化等是建国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2、清代前期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

①国家统一、疆域扩大、社会安定,为人口的快速增长提供了较大的生存空间。

②耕地面积迅速扩大、粮食产量的提高,为人口的快速增长提供了较强的物质基础。

③政府奖励垦荒,宣布“更名田”,实行“摊丁入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劳动者的负担,进一步刺激了人口的增长。

④城镇居民人头税的废除,推动了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增加了人口的容量。

3、经济重心转移的原因(略)

历史原因:北方长期战乱,破坏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则相对和平稳定;北方农民大批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统治者从维护自身统治出发,重视发展生产。

地理角度:①气候影响:宋以前的粮食主要以旱地作物小麦、粟为主,这类作物适宜北方的温带大陆气候。宋时占城稻传入后成为主要农作物,明朝时产量提高、面积扩大,水稻不适宜在温带大陆性气候下种植,而适宜在江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种植,这里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水利工程开发好。

②自然环境:江南多以平原丘陵区为主,土层深厚,易于开垦和操作。茶树、甘蔗、柑橘这些经济作物更是适宜在江南种植。北方水土流失严重,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

③交通运输及对外贸易也促进了江南的发展。

4、政治经济重心转移带来的相关现象(略)

唐末五代之前,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是统一的,都位于北方黄河流域,这种局面大约持续了2000多年,随着后来政治经济重心的分离,出现了一系列与之有关的现象。例如大运河的开凿与经济、政治中心转移

9

的关系。隋朝开凿大运河,一方面是出于政治上控制全国的需要,但另一方面也满足了统治者从南方获取财富的需求。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迅速,南北经济差距缩小,隋朝时从南方获取财富不仅可能,而且必要。同时,大运河的开凿也有利于南北两大经济区域之间的交流往来,由于政治中心位于黄河中游一带,运河南北两段被开凿成向西北、西南倾斜的走势。到了元、明、清三代,形成了政治中心在北,经济中心在南的格局。统治者需要连接另外两大地理单元,即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同时更需要得到长江流域的经济文化支持。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大运河不仅是连接南北两个经济区域的重要交通线,而且是连接经济中心与政治中心的国家生命线。因此,隋朝大运河绕道洛阳,河道迂回曲折,运转不迅捷的状况就急需改变。元朝于是动员大量的人力、物力将隋朝大运河裁弯取直,以缩短航程。在运河凿成后的1000多年历史中,沿线的经济随着运河的发展而发展,成为特殊的经济发展地带,一些城市的兴衰也与运河的变迁密切相关,如开封、扬州等。注意:政治经济重心转移是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我国当前的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是辩证统一的道理,应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途径。还要注意当前的西部大开发,不是经济重心西移,而是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5、联系当前民工流动,认识充分利用外来劳动力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了解我国建国以来人口迁移的主要迁出区、主要迁移方向以及近年来民工迁出区和流动方向。

一是国家有组织地从东部地区的城市调出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和边疆地区的建设;

二是东部农村人口移向地广人稀的东北、西北等地,农村人口省区间迁移主流是自发移动。

三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主要原因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要辩证地分析认识当前民工流动问题:各地组织有序的民工流动,有效地调整了我国各地区劳动力的余缺,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是民工盲目无序地流动,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如加重城市和交通负荷,影响社会治安的稳定,因此需要做好有序的组织引导工作。

专题六、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与重农抑商政策

(二)主体线索梳理

1、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的进步

①奴隶社会:商周时期使用的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西周晚期开始使用铁器。春秋时期铁农具已广泛使用。

②封建社会:A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更为普遍,铁器时代到来。春秋战国时期,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

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B秦朝:中原铁器传到。

C西汉:铁农具向边疆传播,西域、珠江流域开始使用铁器;普遍使用牛耕、马耕;出现犁

壁和犁耕法,赵过发明耧车。

D三国:魏国马钧发明翻车。

E唐朝:发明曲辕犁和筒车。

2.农作物的培植、推广、引进(略)

①商周:后来习称的“五谷”都已经种植。

②两汉:稻麦种植推广,北主方要农作物是冬小麦,也开始种稻;南方普遍种稻,东汉已有双季稻,汉水流域出现稻麦轮作种植方法,一年两熟。

③北宋:在全国范围调剂农作物品种,粟麦菽豆在江南大量种植,江北广种水稻。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也传播到北方。茶树栽培进一步扩大。棉花种植由福建、广东推广到江淮、川蜀。

④元朝:农作物增多,棉花种植遍及南方。

⑤明清:棉花种植在明代由江南推向江北。明代由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甘薯,在清代不断推广种植。清代前期,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专业生产区,促进农

10

业生产商品化。

3、历代中央政府出台的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①奴隶社会:夏商周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卜辞问农事。

②战国:秦国商鞅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③西汉:刘邦实行休养生息,重农抑商政策:士兵复员,免除若干年徭役;战争期间逃亡的人回家,恢复原有的田宅;把因饥饿卖身为奴的人释放为平民;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文景帝减轻田租,三十税一,甚至十多年不收田租,鼓励农耕。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④东汉:多次下达释奴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减轻赋税,把田租从十税一恢复到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鼓励流民返乡,复员军队。

⑤北朝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保证农民得到一定的土地。北周武帝释放奴婢,强制僧尼还俗。

⑥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唐太宗轻徭薄赋,戒奢从简;武则天重视农业,唐玄宗大力发展生产。

⑦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政府积极推广占城稻,促进南北作物交流。

⑧明初:统治者采取鼓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推广植棉,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甘薯等措施。

⑨清初:不断推广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甘薯;鼓励垦荒,康熙实行更名田;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

4、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例如汉唐时期都再现一些太平盛世景象,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些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②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如汉初高祖在位时期实行一些宽舒政策;士兵复员,释奴为民,减轻田租等,文帝景帝在位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提倡节俭,废除肉刑等。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汉初经济发展起来,并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像东汉、唐、明、清各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都与统治阶级实行的一系列好的经济政策有关。

③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例如西汉武帝时调集几万民工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再如汉唐两朝都十分重视生产工具的改革,汉朝普遍使用耦犁和犁耕法,发明了耧车,唐代制成曲辕犁,发明了筒车等。

④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才使中国古代的经济得到发展。例如三国两晋南北朝和辽宋夏金元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发展主要是由于北方劳动人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工具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与南方人民一起辛勤耕耘的结果。

⑤注意分裂时期还要考虑民族融合和民族间的交流。

(三)重点问题延展

1、如何看待中国古代以农立国的思想及重农抑商政策

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由于农业生产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民之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大事来抓,努力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重农抑商政策是历代封建王朝一直奉行的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和政策。它产生于战国时代,最早由李悝在魏国的改革内容中有所体现,随后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中将重农抑商政策第一次明确提出,并以此作为大力推行农战方针的基本内容付诸实施。成为历代统治者治国的典范。重农抑商政策实质上是维护封建的经济基础。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在这时,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并在重农抑商政策思想的指导下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失去了初期的进步性。

11

“抑商”措施:西汉时汉武帝开始盐铁管营,征收工商业者的营业税、财产税,对私营工商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唐朝政府设置官员管理物价、税收,并对市的买卖规模和时间都有限定;北宋政府在广州等地设置“市舶司”,负责管理对外贸易和征收商税;明中后期,政府设立众多关卡,对商业收重税;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

历史学-中国古代史考研笔记(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powermill程序单变量参数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