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7)

2025-07-13

拆除、道路硬化、健身路径铺装、绿化美化等综合整治,不断提高小区物业管理水平。

(七)坚持走协调发展之路,加快推进和谐城市建设

坚持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人民群众广惠及为目标,扩大政府投入,着力解决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全面建立保障基本需求和权益的公共服务体系。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整合教育资源,调整结构,优化布局,积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不断强化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筹建榆树职业技术学院和榆树农业技术学院,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加快发展高中教育,提高高中段学生入学率,使职普比例更趋合理,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步伐;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改造扩建市第二中学,改善办学条件。新建西部城区小学,扩建榆树市第二小学,满足新城区和市区东北部学龄儿童的教育需求;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关心支持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在新城区和市区东北部各建一所幼儿园,努力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推进教育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2、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抓好域外高尖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引进、管理、使用平台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各方面人才。建设榆树市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实训基地、职业技能鉴定基地、大型现场招聘洽谈基地、劳动人事事务代理中心、职业介

绍与指导中心),建设各乡镇街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所,建设各街道和重点镇的劳动力交易市场,建立贯通城乡的人力资源信息发布系统,开通市、乡(镇)、村(社区)信息服务网络,推进人力资源市场服务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

3、加快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我市卫生设施标准达到全省优秀水平。新建榆树市“120”急救中心,市卫生监督大楼,市康复中心,市传染病医院,市妇产医院,市儿童医院、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88个标准化村卫生所。配建榆树市医院、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的各种医疗设施,完善大型医院的医疗服务功能。建立健全疫情监测和信息报告系统,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覆盖城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分别达到100%。

4、加强人口与计生工作。采取“奖、优、扶、免、补、济”等多种措施,健全完善类型多样、内容多元、措施具体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家庭扶助政策和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后一次性奖励政策。扩大人口和计划生育保险范围,实施优生优育工程,为全市已婚育龄妇女免费进行优生筛查、优生指导和营养素补充,有效预防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偏高问题,加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探索,建立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管理体系。

5、加快文体广电事业发展。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目标,按照加大投入、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的原则,重点建设一批文体设施,建成游泳馆,改建图书馆,打造吉林农业博物馆,满足城镇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建成100个乡镇文化大院,实施100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成194个标准化书屋,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支持发展精品文化产业,打造榆树特色城市文化品牌,提高城市知名度,以文化促繁荣。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加强全民健身运动,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巩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加强频道、栏目、节目建设,全面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

6、加强平安和谐建设。全面加强社会治安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社会治安防范水平。深入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加强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和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加强药品生产经营质量监管和基本药物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安全生产“双基建设”,加大隐患整改资金投入,建设安全生产培训中心办公楼。加强城市应急设施建设,建立应急预警机制,健全应急协调系统,提高预防和处理各类突发性事件能力。抓好国防后备力量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推进国防事业不断发展。推动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和依法治市工作深入开展, 大力加强政府廉政工作和自身建设。健全科学民主决策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不断提高民主决策的水平和质量。

(八)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快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以建设绿色生态城市为目标,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提高能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水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城乡绿化工程,建设市区南部郊野公园;把霸家建成大型市郊生态湿地加果园的精品公园;结合新城区建设,在西部新城规划建设带状园林;在五棵树至老干江段建设滨江森林公园;结合引松济卡、大荒沟改造,建成两条贯穿榆树的绿色长廊,全面建设“宜居家园”、“生态榆树”。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造五棵树、弓棚两个国家级生态乡镇,扩大创建生态村覆盖面;实施农村规模养殖畜禽粪便、作物秸秆与生活垃圾转化综合利用,加强废弃农药及其包装物集中处置,有效控制农村水源和面源污染;实施帝斯曼抗生素和吉林正榆一亿只肉鸡加工废水治理,中粮生化能源公司废水深度处理和中水回用,实现废水治理达标排放;建设市区五座大型供热站及配套脱硫设施,实施重点镇集中供热工程,大力推行医疗垃圾热解处理,减少大气污染;整体搬迁改造市场街铁艺加工,解决市区铁艺加工噪声污染。

2、促进节能减排。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原则,在现有园区内进行生态经济结构重组,引进发展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理念,引导和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改善生产和管理,减少或避免废弃物的产生,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建设市政设施中水回用系统,实施城市节水工程,推广清洁煤炭燃烧技术,推进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

以废旧轮胎、废旧塑料、废旧纸张、废旧金属等为重点,建立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五、“十二五”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增强我市发展活力。坚持解放思想,深化各方面改革,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进一步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明确改革重点任务,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医疗、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改革,更加适应新形势下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为我市科学发展、振兴崛起提供有力保障。 (二)加强政府职能转变,构建现代开放性体系。坚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制定公共政策、完善公共服务、强化市场监管、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等方面。培育提升商品市场,规范发展土地、技术、劳动力、产权交易市场,加快构建开放性的地方资本市场,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打造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以更加优惠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一流服务,吸引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向我市集中,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

(三)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强化政策引导作用。实行功能性的产业政策,着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高市场竞争力。对重点优势产业,加大资金、用地、能源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使其尽快做大做强;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产业,实行必要限制,把好环境关,不上污染环境的企业;加强和完善长春五棵树经济开发区和环城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生产要素的集聚;对生态重点保护区域,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


榆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卫生部关于印发室内空气质量-----》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