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25-07-13

榆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这一阶段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于确保全市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实现我市科学发展、振兴崛起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意义。

一、 “十二五”发展现实基础与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四大基地”发展战略,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奋力推进吉林省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确定的各项指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等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就。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10年(预计,下同),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65亿元,年均增长18.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385元,年均增长18.1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406.8亿元,年均增长4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5亿元,年均增长16.7%;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7亿元,年均增长32.3%;本级财政收入达到5亿元,年均增长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0750

元和7700元,年均分别增长12.8%。“十一五”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均已完成或超额完成了预期计划。

结构优化取得新进展。2010年, 三次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06年34.5:17.9:47.6调整到2010年26.4:23.4:50.2。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粮食总产连续7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标兵称号,形成粮食、畜牧、特产三足鼎立之势。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67亿元,年均增长28.9%。五年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40亿元,年均增长40%。规模以上工业户数达到99户,总产值达到64亿元。深入实施民营经济腾飞计划。积极营造“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全市民营企业发展到1.2万户,全口径民营经济总产值实现554亿元,年均增长27.8%。服务业发展水平提高。现代物流、金融、信息和房地产等产业迅速崛起,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89.99亿元,年均增长26%。

城乡建设展现新面貌。全市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大,一批交通、城建、给排水、供热、燃气等基础设施相继建成。榆江公路、榆舒铁路等全线贯通,市政道路全部打开,农村公路实现了水泥化,通村率已达到100%,通屯率达到80%。市行政中心顺利西迁,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0.25平方公里,新城区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功能初步显现。城市供水、排水、供热和气化管网不断完善。全面开展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和乡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荣获省级卫生城市称号,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改善民生再上新水平。全市城镇恩格尔系数40%;五年累计城镇就业5.9万人,城镇失业登记率3.45%;农村劳动力转移连续5年保持在42万人以上;社保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市城镇养老保险参保总数4.7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9.4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人居住房条件明显改善,新建廉租房总面积65000平方米,改造农村泥草房33230户;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社会事业实现新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研究攻关国家和省市的重大科技项目,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5%。教育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小学入学率及巩固率达到99%,初中入学率达到96%,高中入学率达到85%,高考成绩始终保持长春地区先进县(市)地位。建成多功能市文体活动中心,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和百镇千村农民健身工程等加快推进,积极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全力打造榆树特色文化品牌。创新发展广播电视节目和栏目,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市有线电视用户发展到15万户,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市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16个,万人拥有医院床位21.69张,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32人。预防保健和计划免疫工作得到加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和市、乡、村三级疾病预防体系逐步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不断完善。

生态环境有了新变化。全市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26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5.8%,城市绿化面积达到458.4公顷,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达到6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25.6%。实施了“蓝天碧水”工程,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控制在国家三级标准以内,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标准,城市噪声全部达到城市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全市单位GDP能耗0.89吨标准煤,年均降速8%。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削减10%,COD排放总量削减20%,SO 2排放总量削减25%。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全市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理顺,发展环境得到改善,发展活力逐步增强。市属国有企业改制顺利推进,妥善处理了历史遗留问题。加快实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成机构撤并、职能优化、人员配置等改革任务,机关效能不断提高。认真落实国家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深化农业农村综合改革。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高,全市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3725万美元,利用内资70.2亿元人民币,年均分别增长25.4%和20.6%。

“十一五”期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形势较好,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尚有很大差距,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经济总量依然偏低,整体竞争力和发展后劲仍需增强。二是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二产质量有待提高,三产发展相对滞后,产业层次较低。三是城乡差距较大,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相对薄弱,农民增收步伐缓慢。四是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制约明显,重大项目建设进展不快。五是在生存性民生、安全性民生、发

展性民生等问题上,还需加大改善和保障力度。六是各项改革向纵深推进难度大,软环境建设有待继续加强。这些矛盾和问题,有些是长期以来积累形成的,有些是在发展中显现的,在“十二五”时期乃至今后更长时期内要认真加以解决。

(二)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我市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发展的环境必将更趋复杂。

1、从国际国内环境来看。“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发展充满了诸多不确定性,国际经济格局和产业格局调整趋势显著增大。总体上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有所增强,国际资源战略、贸易保护主义、气候变化等问题备受关注。就国内而言,未来几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对外开放以及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增强,和谐社会建设、城乡统筹和改善民生将成为发展战略重点。

2、从区域环境来看。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正由非均衡发展向区域统筹协调发展转变,伴随国家宏观调控不断推进和区域政策的不断完善,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规划的加快实施,为我市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资源、劳


榆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卫生部关于印发室内空气质量-----》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