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 绑扎箍筋
A.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
B.箍筋叠合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度,平直长度为10d。
C.梁端第一个箍筋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毫米处。
D.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加密,其加密区长度为框架梁高度的1.5倍。 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垫保护层垫块(或塑料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梁筋搭接
A.梁的受拉钢筋采用闪光对焊和绑扎搭接。
B.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距处。受拉区域内I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Ⅲ级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
C.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大于25%,受压区不大于50%。
5)顶板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下受力筋→绑负弯距钢筋 1)清扫模板上刨花、碎木、电线管头等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
2)按画好的间距,先摆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
等及时配合安装。
3绑扎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全部绑扎外,其余各
6
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须全部绑扎)。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φ6间距1500mm上部钢筋的位置。
4)绑扎负弯矩钢筋,每个扣均要绑扎。最后在主筋下垫砂浆垫块,垫块
厚度满足板保护层,间距为1000mm梅花布置。
6)楼梯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画位置线 → 绑主筋→ 绑分部筋→ 绑踏步筋
在楼梯段底模上画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根据设计图纸主筋、分布筋的
方向,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如果有楼梯梁时,先绑梁后绑板筋 ,板筋要锚固到梁内。
梁、板钢筋绑扎技术要点:
所有板筋的相交点用铁丝全部扎牢。梁的箍筋和主筋应满绑扎,柱箍筋开口应交错,且与主筋满绑扎,箍筋弯钩弯成135度。
为保证板上层钢筋位置正确,加设马蹬撑筋梅花形式布置Φ14@600X600,确保上层钢筋不产生挠度。绑扎完楼板钢筋后,及时搭设人行马道,防止下道工序施工时直接踩踏在钢筋上,使钢筋产生位移及变形。
所有梁钢筋等到梁底模板铺完,或者梁一侧模板安装后绑扎钢筋,梁箍筋起步间距为5cm,板起步筋为10cm,有主次梁搭接时按图纸要求附加箍筋和吊筋,钢筋绑完后调整位置及标高,按要求垫垫块25mm保护层。
浇筑砼过程中,安排专职钢筋工值班,发现钢筋位移和变形后及时修复,保证钢筋间距、位置、保护层始终符合设计要求。需要焊接的钢筋Ⅰ级钢筋采用E43焊条,Ⅱ级钢筋采用E50焊条,焊工应执证上岗,其试件检验合格后方可在主体工程中施焊。
7
绑扎钢筋和钢筋骨架尺寸允许偏差表
项次 1 2 项目 网的长度、宽度 焊接 网眼尺寸 绑扎 允许偏差(mm) ± 10 ± 10 ± 20 ± 5 ± 10 间距 5 受力钢筋 排距 ± 10 ± 5 ± 20 ≤5 +3,-0 ± 5 ± 3 尺量检查 检验方法 尺量检查 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大值 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3 4 骨架的宽度、高度 骨架的长度 6 绑扎箍筋、构造筋间距 中心线位移 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7 焊接预埋件 水平高差 梁、柱 8 受力钢筋保护层 墙 板 梁板钢筋绑扎效果图
2、模板施工方法
模板施工使用主要材料:15mm镜面多层板(2440*1220*20)、60×80㎜方
8
木、钢管、扣件、对拉螺杆、步步紧、可调支托等。
1)柱:所有柱子都采用15mm镜面多层板,60×100㎜方木作为竖向次楞,间距150mm,加固方式采用钢管围檩(间距同拉杆间距)+双向对拉螺杆,对拉螺杆纵向间距为500㎜,最下面一道拉杆距离柱子根部100mm,普通拉杆外侧套?14(内径)PVC管,所有拉杆用?12圆钢加工,拉杆长度由柱子边长确定,丝长100mm,柱子与满堂架用钢管连接来固定柱的垂直度,水平方向不少于三道。
柱模板安装顺序:搭设脚手架→柱模就位→安装柱模→安装支撑→固定柱模→浇筑混凝土→拆除脚手架、模板→清理模板
独立框架柱加固方式如下图:
48x3.5钢管60x80 方木@15012对拉螺栓15厚镜面竹胶板1
独立框架柱模板支设图
2)框架梁、板:采用12mm厚的多层板,框架梁底方木背楞的间距不大于B/2(B为框架梁宽度),同时不大于200mm,梁底小横杆的间距为600mm,小横杆从梁端250mm起设置,沿梁纵向设置,当梁跨度≥7m时按L/300进行起拱,梁底加固措施为水平和垂直钢管,满堂架搭设前先前确定好梁的位置,钢管从梁的两侧搭起立
9
杆、水平间距按计算书布置,算好梁的位置,水平方向固定好钢管支梁底模板。
框架梁高≤550mm时梁侧纵向方木背档间距150mm,根数由梁高确定,竖向立杆钢管背档间距为600mm。
框架梁高≥550mm时梁侧纵向方木背档间距150mm,根数由梁高确定,竖向立杆钢管背档间距为600mm;梁侧加一排对拉螺栓,螺栓距梁底250mm,螺栓间距600mm。
梁、板模板安装顺序:搭设满堂脚手架→立杆→扫地杆→调整标高→安装梁底模→安装板模板→绑扎梁钢筋→安装梁侧模板→板钢筋安装→钢筋隐蔽验收→浇筑混凝土→拆除脚手架、模板→清理模板。
梁侧、板模按下图方式进行支设,顶板模板按计算书立杆间距、步距搭设,上端高度由可调支托来调整顶板高度,板跨度大于4m时按1/1000--3/1000进行起拱,木方间距不大于20cm,在梁砼达到强度以后,可以顺利拆模,使梁侧模板周转使用顶板模板待砼达到设计强度100%时方可拆除。
112mm厚竹胶板60x80方木@150可调支托对拉螺栓间距900 间距900,同满堂架立杆间距2 大横杆必须搭设梁、板支设加固图 节点详图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