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1、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芹河乡境内榆横煤化学工业区北区,本装置为全厂变电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独立基础。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混凝土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设防烈度6度,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地基基础为强夯地基,设计等级为丙类,自然条件基本风压0.4KN/㎡,基本雪压0.25KN/㎡,标准冻深1.46m,层高为两层,建筑面积约4000㎡。
1、2编制依据:兖矿榆林1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制油工业示范项目全厂总变电所设计图纸及变更图纸,《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0300-2001和主要钢筋图集11G101-1系列及预埋件HG/T21544-2006、HG/T21545-2006、加气块砌体03J104、11G329-1等图集。
第二章 施工安排及主要重点、难点施工部位
1、施工部署:按原基础施工划分段流水施工。
基础-1.2m施工完经基础验收后直接回填土,回填至-1.2m处(原因有二:一是建筑图没有无法施工,二是工期紧不能及时砌墙影响上面施工) 2、施工重点及难点
框架柱(4.6m高)施工按砼施工缝留置(在梁下10cm处留设,)浇筑时间待满堂架搭完、板模板施工完有施工面时浇筑。 牛腿柱(5.82m高)施工砼缝留置在吊车梁上面(浇筑时间同上,满堂架搭完铺好操作面)。
2-1轴到2-6轴从2.48m - 10.8m为一层,高度为8.32m高(需要专家论证),梁板模板安装难度大。满堂架搭设要求立杆间距为1m,立杆规格使用2m和6m、4m和4m为一竖向立杆间隔搭设。水平杆、扫地杆等共五道水平杆,剪刀撑每间隔一排立杆搭设,同时
1
满堂架与外架连接。
梁底、板底预埋件太多,梁钢筋施工难度大。 梁柱交接处钢筋太密集,砼浇筑难度大,采取先浇筑柱砼。
第三章 施工进度计划 1、主体结构施工工期计划:44天 2、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见附表)
第四章 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1、施工准备
技术准备:技术人员及施工队伍首先对图纸全面熟悉,详细掌握每个
施工环节的具体步骤,对图纸中存在的疑问及时提出并和监理、甲方、设计单位进行沟通,对各个班组班前技术交底 2、机械材料准备
施工机械同基础施工机械,外加垂直运输塔吊C5010一台 1)主要使用材料 钢模板 筋 t ㎡ 6620 备注 M3 785 M3 95 m 30000 个 15000 个 3000 个 1200 个 645 200*300*600mm 单位 M3 350 砼 木方 钢管 扣件 顶丝 步步紧 预埋件 砼砌块 规格 数量 85 3、劳动力计划安排(人) 序号 1 2 3
工 种 木工 钢筋工 混凝土工 数 量 25 12 10 工作内容 模板工程 钢筋工程 砼浇筑 2
4 5 6 7 8
瓦工 电工 测量工 机械工 普工 10 2 2 4 13 后砌墙 接地 测量、放线 机械操作、维修 配合施工 第五章 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主要工序流程:
柱子钢筋施工→满堂架搭设→柱子砼提前浇筑→梁底配模板→预埋件安装→梁钢筋绑扎→顶板模板施工→板钢筋施工→浇筑砼
1、钢筋施工方法
1)钢筋主要使用规格:
部位 梁 板 柱 2)施工流程
材料进场
钢筋进场要有合格证,第一步会同监理、甲方各个部门进行现场钢筋质量验收,第二步进场要复试并作好材料的报验工作。
钢筋连接
大致分为:梁、板钢筋采用绑扎搭接形式,柱子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形式。
下料加工: 钢筋加工前,再次核对钢筋翻样尺寸,保证钢筋数量、位置准确。对梁、柱、钢筋的锚固要严格遵守图集11G101-1等的规定,并严格按照《钢筋翻样单》进行加工。加工成型的钢筋应分类堆放,做好标识和填写《钢筋使用
3
一级钢筋(mm) 8、10 8、10 10 2、三级钢筋(mm) 12、14、16、18、20、22、25 25
跟踪单》,做好发放记录。
钢筋加工: 钢筋统一下料。综合考虑柱、梁钢筋位置交叉关系,对钢筋交叉复杂节点放样加工,箍筋按胎具加工,确保箍筋弯钩(135°)、平直部分长度(10d)。钢筋加工,Ⅰ级钢筋弯曲直径不小于2.5d,采用180度弯钩,II级钢筋弯曲直径不小于4d,采用90度弯钩。
箍筋加工: Ⅰ级钢筋采用人工操作摇手扳子进行钢筋成型。Ⅰ级箍筋的末端弯钩弯成1350,平直长度为10d(见下图),为了保证箍筋加工的准确性要求在加工机具的操作平台上用角钢焊出135°、90°及弯钩平直长度控制线。 箍筋检查: 箍筋加工完后,要求用“箍筋检查模具”进行检查,确保加工出来的每个箍筋尺寸、弯钩长度、角度符合标准。操作工人应参加技术规程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钢筋绑扎:绑扎前,要对钢筋的直径、尺寸进行核查,并准备好保护层垫块。钢筋绑扎采用22号铁丝,绑扎时,要画出钢筋位置,绑扎燕尾朝向内侧,绑扎接头区域不少于3道绑扣,钢筋接头并按规范错开。钢筋绑扎好后,不得上人踩踏,作好保护措施。
3)柱子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套柱箍筋→焊接绑扎竖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
4
d度角Ⅰ级箍筋
柱接头的位置应相互错开:焊接接头受拉区不大于50%,受压区不限制。接头位置宜设在受力较小处,同一根钢筋应尽量减少接头。
箍筋绑扎:
A.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用粉笔画出箍筋间距,然后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宜采用缠扣绑扎。
B.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C.箍筋的接头(即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绑扎)
D.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一层底为层高的1/3Hn,顶为1/6Hn,二层为为1/6Hn。
筋保护层:垫块应绑在柱竖筋外皮上,间距一般1000毫米左右(或用塑料卡卡在外竖筋上)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尺寸正确。
柱截面尺寸有变化时,柱钢筋弯折的位置、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
4)框架梁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模外绑扎:(先在梁模上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 →画箍筋间距→在主次梁模上口铺横杆数根→放箍筋→穿主梁下层纵筋→穿次梁下层纵筋→穿主梁上层纵筋→ 按箍筋间距绑牢→绑主梁下层纵筋→穿次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牢→绑次梁下层纵筋 →抽横杆-落骨架于模板内
1)在模板侧帮上画箍筋间距后摆放箍筋。
2)穿梁的上、下部纵向受力筋,先绑上部纵横筋,再绑下部纵筋。 A.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的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