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取得的成果及创新之处 1.解决学生朗读中存在诸如多字、丢字,声音放不开,语气、停顿掌握不好,情感表现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 2.课堂教学中学生用于朗读的时间明显增加,教师能积极贯彻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的教学理念; 3.教师朗读指导技巧和方法不断增强,能有效指导学生朗读; 4.学生课外阅读量增加,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提高; 5.学生语音面貌得到大幅改善,普通话水平明显提高。形成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存在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而朗读又是各个的 学段引领学生和文本对话的最好手段。目前初中生在停顿断句、语调语气、问题 朗读节奏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教师朗读训练方法单一 今后我们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根据学科特点和自己学校学生的实际,进努力行分模块研究,小问题探讨,把教研工作真正做好、做细。 的 方向 31
提 问 记 录 1.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课题? 2.在研究过程中用了哪些方法? 3.课题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 1.随着语文课程改革和教学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师越来越意识到朗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作用。“书声琅琅”已成为不少语文教师所追求的理想语文课堂情境。一些研究显示,有80%多的阅读课让学生朗读的时间在5分钟以上。尽管学生朗读的时间越来越有保障,但朗读学习的成效,即朗读的质量,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答 2.文献研究法:《语文课程标准》、朗读指导方面的理论书籍、学生课外读 物、名篇美文等书刊,是寻找理论支持和学生朗读训练篇目的主要来源。 辩 行动研究法:通过课题理论学习,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朗读指导和朗读 训练评价,组织演讲比赛、故事会等活动,推进和检测研究成果,明确研究重点记 和方向。 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各个阶段要不断进行研究,在反思中行进,探讨录 课内课外朗读训练如何有机整合,促进学生主动朗读。 教育调查法:根据实验需要采用问卷调查、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等形式对课题 研究进展进行调查分析,找出规律和方法。 3.解决学生朗读中存在诸如多字、丢字,声音放不开,语气、停顿掌握不好,情感表现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课堂教学中学生用于朗读的时间明显增加,教师能积极贯彻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的教学理念;教师朗读指导技巧和方法不断增强,能有效指导学生朗读;学生课外阅读量增加,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提高;学生语音面貌得到大幅改善,普通话水平明显提高。形成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通过 鉴定 意见 答辩委员会主席及成员签名:郭建锋、许会能、王印仓、贾朋莉、李红利、曹彬彬、成苏红、王凯 2016年1月4日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