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组初中学生朗读研究最终版 - 图文(2)

2025-08-08

二、开题报告

负责人 姓名 课题名称 王凯 开题时间 2015.12 选题缘由或教学困惑 提初中生朗读能力的策略研究 朗读是初中学生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初中语文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但作为初中语文教师,通过我的亲身体验和观察了解,发现目前朗读的现状是:老师们大力抓朗读,而学生仍不喜欢读书,尤其是有感情朗读,甚至出现念读唱读之势,而教师指导也存在机械匮乏,方法单调,生硬等问题。所以,开展对提初中生朗读能力的课题研究刻不容缓。通过朗读训练使学生从对文本的初读,读准、读通、读流利这些朗读的基本要求,到有感情朗读,达到以情发声,以声传情,才是真正的“情动于衷而发与言”。这对初中学生的语感培养以致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及推广价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听、说、读、写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读是阅读教学重要环节之一”。语文教学其实质就是言语能力的培养,言语能力的核心是语感,语感左右着语文叫的质量和效率,而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课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语言所蕴涵丰富的情感”。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和教学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师越来越意识到朗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作用。“书声琅琅”已成为不少语文教师所追求的理想语文课堂情境。一些研究显示,有80%多的阅读课让学生朗读的时间在5分钟以上。尽管学生朗读的时间越来越有保障,但朗读学习的成效,即朗读的质量,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朗读学习目标的表述,朗读应该被视为一种能力。其总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不同学段的具体要求有一些细微差别。朗读的“评价建议”是“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其中提到了语音、语调,也提到了内研究的意容理解和文体,体现了朗读技巧与文意理解的结合。 义与目的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常会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作为对学生每一次朗读活动的具体要求。特别是在有感情朗读方面,一些教师提出要兼顾课文内容感悟和朗读技巧运用来进行指导。其一,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生活经验,理解和体会特定角色或自己在特定情境下的思想感情,以及表达这些思想感情的可能方式,然后把相应的表达方式在朗读中表现出来。这主要表现为感悟式的朗读指导。其二,引导学生感知、理解和运用有感情朗读的基本技能(技巧),如重音、停顿、速度、节拍、语气、语调,以及表情和肢体语言,等等。这方面比较注重范读,还强调引导学生注意朗读范例对具体技巧的运用。例如,“识谱式朗读指导”。然而,要使学生在朗读课文时真正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并逐渐形成朗读能力,仅仅依靠示范或技巧方面的指导是不够的。朗读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朗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不仅涉及阅读教学,而且涉及识字教学和口语交际训练等诸多方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而朗读又是各个学段引领学生和文本对话的最好手段,语文教学要以读文本。目前初中生在停顿断句、语调语

6

气、朗读节奏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主要是老师朗读训练方法单一、机械造成的。因此,《提高初中生朗读能力的策略研究》的目的就是针对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弱的现象,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训练使学生从对文本的初读,读准、读通、读流利这些朗读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朗读训练指导,达到以情发声,以声传情,“情动于衷而发与言”的目的。 文献综述及对综述的评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陶行知教育名篇》、《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四读法”构建有效语文阅读课堂》、《用朗读点亮语文课堂》 7

研究步骤及措施 研究步骤及时间部署: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成立课题组,制定科研制度;进一步调查分析初中生朗读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参阅相关教学网 络资源与教学报刊杂志,研究与课题相关的材料,制定研究方案与阶段研究实施计划。 2.第二阶段:实验操作阶段根据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进行课内外的探索与实践,探求提高初中生朗读能力的方法,激起学生朗读兴趣;适当组织朗读拓展活动,通过开展朗读拓展活动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 3.第三阶段:提高发展阶段在前阶段的基础上,整理研究思路,完善研究方案,撰写研究报告,阶段性研究论文。 4.第四阶段:修改整理根据前面搜集的资料,撰写论文并进行修改,形成最终课题报告。 研究分三个阶段 (一)研究准备阶段 (1)问题反思,确定课题; (2)文献研究,申报课题; (3)立项开题,制定方案; (4)学习理论,培训动员。 (二)研究实施阶段 设计为三个研究时段: 1.研究时段一 (1)组织教师问卷调查,撰写初中生朗读能力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2)组织研讨,解读《提高初中生朗读能力的策略研究》实施方案; (3)分年段确定研究子课题,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方案; (4)培训指导:研究的理论依据“儿童学习方式”和“朗读指导策略”; (5)分子课题尝试选用相关策略,设计朗读活动并在教学中验证,开展教后反思。 2.研究时段二 第一学期完成四项工作 (1)运用“实践—反思—合作—研究”的思路,分组开展课堂观察研讨活动,专家参与,指导教师用理论分析教学活动,写反思札记; (2)开展案例研究,探究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策略的运用,围绕“教学设计—课堂观察—反思总结”螺旋上升方式开展活动; (3)组织教研沙龙,交流研讨同课异构教学中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的整合效果,进行案例分析; (4)指导专家依据研究情况分二至三次进行跟进培训、指导。 第二学期完成四项工作 (1)分组开展“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研究”为主题的交流活动,总结个人、团队研究经验成果; (2)初步研讨、反思指导朗读策略的适切性和针对性,评估整合成效; (3)交流、展示课堂教学中提高初中生朗读能力的经验和成效,汇编成集; (4) 完成课题中期总结报告。 3.研究时段三 第一学期完成四项工作 (1)培训引领:朗读教学课堂评价的理论和实践方法; (2)分学段探究适合不同教学内容的朗读策略(开展说课—做课—评课活动); (3)反思、交流、评价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运用的实效; (4)教师个人和子课题组反思、总结运用朗读策略的典型案例和经验。 第二学期完成五项工作 (1)组织骨干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 (2)开展区域性名师教学艺术展示和成长经验交流; 8 (3)重点研究分析十种通用教学策略整合的效果,并总结经验; (4)培训指导,引导教师总结提升学生朗读能力策略落实中的得失和经验; (5)分层次交流,课堂教学反思,汇编成集。 (三)研究结题阶段

三、教师开题过程记录

课题名称 主持人 评审人员 提初中生朗读能力的策略研究 郭建锋 开题时间 2015.10 教研组长办公室 地点 郭建锋、许会能、王印仓、贾朋莉、李红莉、曹彬彬、成苏红、王凯 1.由教研组长讲解提高初中生朗读能力在教学过程当中的积极意义。 开题2.各组员畅谈自己今后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提高初中生朗读能力,从而为教学服务的设过程想。 记录 3.领导总结并提出学生朗读在以后教学当中的运用的要求。 开题1.初中生朗读能力如何提高 反思2.提高初中生朗读能力的必要性 与启3.朗读在教学当中的作用 示 4.朗读在教学当中该如何操作 开题人:王凯 2015年10月10日

9

四、研究过程记录(一):知识结构图课堂教学纪实

授课人(1) 教学主题 王凯 授课班级 九二班 授课时间 2015.12 《我爱这土地》艾青 教材《我爱这土地》的作者艾青假设自己是一只鸟,眼含热泪对祖国母亲唱了一首深情内容的赞歌,表达了诗人一片真挚的爱国之情,激发了一代知识分子为国献身的热情。 分析 教学任务分析 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4.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 5.把握诗歌的主题。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6.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一、导语设计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恋。早在1938年,著名诗人艾青就眼含热泪对祖国母亲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我爱这土地》。今天,我们——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着的灵魂。 二、资料助读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笔名莪伽、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长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长为—个革命者。1929年赴法国留学,并开始诗歌创作。1932年回国,在狱中写成诗作《大堰河一一我的教保姆》,奠定了在诗坛的地位。他的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风格浑厚质朴,调学子沉重忧郁,但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憬。他的抗战时期的诗作,为觉醒了的民过族而歌唱,格调高昂。作品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程等。主要诗作还有抒情长诗《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 设《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计 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三、朗读指导 1.学生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10


语文组初中学生朗读研究最终版 - 图文(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24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 磁场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